[(英)培根]
?
孤陋寡聞的人就會疑神疑鬼
[(英)培根]
思想中的猜疑猶如飛鳥中的蝙蝠,它們總在暮色中飛翔。其實,猜疑是可以制止的,至少可以給予適當的限制,因為它蒙蔽心智,疏遠朋友,干擾事務,使它不能持之以恒順利進行。猜疑使君王暴虐,使丈夫嫉妒,使智者優(yōu)柔寡斷、悒郁不歡。猜疑不是心病,而是腦疾,性格最勇健的人也在所難免。英王亨利七世就是例證,他的多疑、他的勇健都堪稱天下之最。對于這種氣質的人,猜疑的危害并不很大,因為他們先要考察一番,以便確定猜疑是否有充分的根據,否則是不大會給它一席之地的。然而遇到膽小怕事的人,猜疑會長驅直入。
一個人孤陋寡聞就會疑神疑鬼,因此人們應當用博聞廣見根治猜疑,千萬不可將它悶在心里。人們到底想要什么?難道他們認為他們雇用、交往的都是圣人?難道他們認為這些人個個不謀私利,個個舍己為人?因此要節(jié)制猜疑,別無妙方,只有心里把它信以為真,做最壞的準備,眼里將其視以為假,抱最好的希望。因為一個人對付猜疑,只有做好準備,即便他的猜疑確有其事,也不能給他造成危害。自己頭腦里憑空產生的猜疑不過是蚊蠅的嗡嗡之聲,然而聽了別人的流言蜚語有意繁衍、硬行塞進腦袋的猜疑帶有毒刺。
毫無疑問,疑云密布之時,清道的最好辦法莫過于跟懷疑的對象坦誠相見。因為這樣一來,你肯定會對實情有進一步的了解,也使對方更加謹慎小心,以免給人進一步生疑的依據。然而,這種辦法對卑鄙小人絕對不行,因為這種人一旦發(fā)現自己遭人猜疑,就永遠不會真誠待人。意大利人說:“猜疑是信任的放行證?!狈路鸩乱烧娴慕o信任發(fā)了放行證,不過它應當燃起信任之火將自己焚毀才是。
摘自長江文藝出版社《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