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玲玨
摘 要:高校違紀的學生雖說只占學生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從全面實現(xiàn)高校培養(yǎng)目標,維護高校穩(wěn)定秩序和學生個體成長出發(fā),高校有責任、有義務、有必要做好違紀學生教育管理和轉化工作。近年來,大學生違紀行為和動機呈現(xiàn)出復雜化,多樣化的特點,違紀的數(shù)量、反復的數(shù)量均呈上升趨勢。對違紀學生既不可聽之任之,更不可推向社會。所以,違紀學生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已經(jīng)成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高校 違紀學生 教育
大學生違紀人數(shù)只占學生總數(shù)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大學生違紀事件在校內,對家庭,甚至對社會都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甚至于釀成嚴重惡果。對此,絕不可以掉以輕心。所以說做好違紀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是做好學生工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其一,注重違紀學生教育是實現(xiàn)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吨腥A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四條規(guī)定:“高校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成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睂`紀學生教育轉化,正是高校全面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新世紀合格人才的需要。違紀學生雖說只占少數(shù),但作為大學生群體之一,也是高校教書育人的對象之一,教育工作者如果放棄和輕視了這個特殊組成部分,顯然是與高校的培養(yǎng)目標相違背的。
其二,注重違紀學生教育是維護學校正常秩序和穩(wěn)定的需要。學生的違紀行為是與學校所期望的良好秩序相背離的。對違紀學生教育和處理是維護學校良好秩序,保持學校良好氛圍的手段之一,違紀學生的行為和思想轉變,乃至達到學校的要求便是良好的秩序和氛圍的直接表現(xiàn)。相反,部分違紀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在受到處分后,會對學校、老師和同學產(chǎn)生戒備心理和報復心理,思想和行為會呈現(xiàn)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可能直接影響到學校的穩(wěn)定和團結。雖說是少數(shù)或個別,但后果也是很嚴重的。
其三,注重違紀學生教育是幫助學生個體成長成才的需要。當代大學生的素質總體說來是較好的,少數(shù)學生違紀的原因,錯綜復雜,既有大氣候、大環(huán)境、大社會的影響,也往往帶有非主觀故意性和初次偶發(fā)性。主觀上來看,既有個體思想、道德因素、理解能力等等,也有心理素質方面的原因,甚至有時還帶有嬉戲中的無意性。但是據(jù)調查了解,不管學生違紀前出于何種情況,抱有何種心態(tài),違紀后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羞恥、后悔、自卑、茫然、痛苦、內疚、焦慮、抑郁、矛盾、戒備等不良情緒,產(chǎn)生逃避、冷漠、緊張等不良的行為方式,甚至會由此而導致一些嚴重的后果,這時,如果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夠及時地根據(jù)違紀學生的個體特點和心態(tài)進行教育、疏導、轉化,幫助學生端正態(tài)度,形成健康的心態(tài),這樣將有利于違紀學生迅速走出誤區(qū),擺脫違紀處理的心理陰影,有利于違紀學生個體的健康成長。
為了維護良好的學校教育管理秩序,構建良好的校風學風,普通高校都會制定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學生違紀處分管理規(guī)定。根據(jù)《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第五十三條,紀律處分從輕到重一般分為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和開除學籍五個種類。學校一般都會本著教書育人的宗旨,對于違紀學生給予適度的處分。因為紀律處分是對違紀學生個體的一種懲戒,同時也是對學生群體的一種警示。處理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處分是教育的一種形式,也是教育的開始。那么怎樣才能及時做好違紀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呢?可以按以下的“三個階段”“兩項工作”的方法進行。
以紀律處分為界點,將違紀學生的教育分為事前教育、事中跟進、事后關愛這樣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事前教育階段——學生發(fā)生違紀行為到學校對該生采取紀律處分前的時間區(qū)間。
在這一階段可分三步走:第一步,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做好違紀事實的調查取證,做好第一手資料的收集和保存。了解違紀事實的來龍去脈。第二步,分析學生違紀的原因。全面深入了解違紀學生是分析違紀原因的前提。同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了解家庭情況,聽取家長意見。只有對學生有了全面而清楚的了解,才能客觀地分析產(chǎn)生違紀行為的動機,從而使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有據(jù)可循。第三步,在尊重事實和深入分析違紀原因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育方法,與學生一起回顧事情發(fā)生的經(jīng)過,分析行為的性質,幫助學生認識行為的錯誤,進行深刻的反省。
第二階段:事中跟進階段——學校對學生做出紀律處分的時間區(qū)間。
在這一階段是建立在事前教育階段為基礎的,學校在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的情況下,對學生的違紀行為進行定性,根據(jù)學校有關的管理規(guī)定對學生做出適當?shù)募o律處分。這一階段是學生心理昀矛盾、昀糾結、昀低落的時候,一方面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已無法挽回而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紀律處分作為人生的一個污點可能會影響到將來的就業(yè)和發(fā)展,在心理上難以接受。因此,這一階段應重在化解矛盾,穩(wěn)定心態(tài)??梢詮囊韵聝蓚€方面入手:首先,學校處分學生時應本著治病救人、嚴肅謹慎的態(tài)度,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處分與違法、違紀、違規(guī)行為的性質和過錯程度相適應原則,做到程序正當,證據(jù)充分,依據(jù)明確,定性準確,處分恰當。切不可“一棒子打死”,更不能動輒開除。同時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權利,允許學生對紀律處分決定進行辯解和申訴,及時化解學生對處分決定的不服情緒。其次,教育工作者應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和情緒變化,與學生促膝談心,耐心說明教育,解釋學校的政策和規(guī)章制度,及時化解學生和學校的對立情緒,消除學生的不良心理,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防止出現(xiàn)過激行為。
第三階段:事后關愛階段——學生被學校紀律處分后在校學習生活的時間區(qū)間。
這一階段是不少教育工作者昀容易忽略的階段,認為前面已做好了很多引導教育工作,學校對違紀行為做了定性和處分,學生也有了正確的認識,表示認錯、改錯,整個事情就算結束了,剩下的是學生的自我教育、吸取教訓、自我提高的事情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也是不負責的。學生在被處分后,經(jīng)過老師的教育和自身的反省,思想上認識到了錯誤,愿意改正錯誤,但是要真正付出行動,還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毅力。一方面,違紀學生需要克服心理上的矛盾心理;另一方面,還要承受外界對自己過往行為形成的負面壓力。因此,在這一階段,教育工作者應給予違紀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針對違紀學生被處分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正常心理,常見的有:1.自卑心理,認為自己一無是處;2.后悔心理,后悔當初的所作所為;3.矛盾心理,決心面對現(xiàn)實改正錯誤,而又沒有勇氣面對現(xiàn)實壓力;4.戒備心理,自我封閉,逃避現(xiàn)實,對老師和同學避而遠之;5.僥幸心理;6.無所謂心理,破罐子破摔,需要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幫助他們積極面對人生,與他們共同度過心理低潮期。要幫助違紀學生減輕壓力,通過心理輔導和談心引導,消除他的自卑感和沮喪感,幫助他們走出陰晦,恢復自信心,鼓勵他們積極面對現(xiàn)實,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開始新的人生道路。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還應該多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幫助學生解決在成長中遇到的困難,激發(fā)學生積極面對困難,勇往直前的決心和勇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違紀學生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較長時間循序漸進的教育積累才顯成效的,可以說是一項系列工程。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員的變動,可能會出現(xiàn)教育的隨意性、波動性和間斷性,這都不利于對學生進行完整有效的教育,甚至還有可能使前期的努力付諸東流。首先,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建立一套規(guī)范的違紀學生教育管理體制,建立教育跟蹤檔案,對每一個現(xiàn)階段進行的教育情況以及學生的狀態(tài)、思想及轉變、現(xiàn)實表現(xiàn)、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詳細記錄在案,以記載的學生成長的軌跡和教育的點點滴滴,使其成為日后違紀學生撤銷處分的有力佐證。第二,發(fā)揮集體和家庭的力量。違紀學生的教育涉及心理輔導、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每一個教育環(huán)節(jié)除需要教育工作者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外,還要有相關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驗,需要多方力量一起關注和參與教育,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如心理咨詢中心、學生處的工作人員、班主任老師、院系領導,使得教育達到個性化和專業(yè)化的效果。同時,還不能忽略家庭教育和同伴教育的力量。學校首先應與違紀學生的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共同設計教育方案,與家長達成共識,學校家庭合力倡導學生知行并進,不斷進步。其次,教育工作者還需要做好違紀學生所在群體、宿舍、班級、年級的思想工作,讓違紀學生得到群體的溫暖,同時還要做好受害人和事主的思想工作,穩(wěn)定情緒。對違紀學生思想道德的矯正不是一時一刻就能夠完成的事,它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漸進的過程。因為違紀學生的錯誤思想有一個形成的過程,矯正學生重新形成正確的思想同樣需要一個過程。由于青年學生思想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及不確定性,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思想會出現(xiàn)反復,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應遵循教育規(guī)律。可以這么說,教育工作者,教出十個好學生,那只是你的本職工作,你的職責,你應盡的義務,而教育好和轉化好一個違紀學生,是功德無量的事業(yè),是教書育人的昀高境界,是你對學校、家庭和社會做出的貢獻。俗話說得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所以,教育工作者應以高度的責任感,以生為本,積極地探索和實踐違紀學生的教育途徑,幫助和感化違紀學生,讓違紀學生經(jīng)歷人生的重大轉折,依然能積極面對人生,健康成長。勇往直前,成為國家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