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國首
【摘要】分層教學真正實現了在因材施教理念基礎上的發(fā)展,讓各個階段的學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文章在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分層教學的必要性與理論依據,并同時提出了相關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分層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從某種客觀的角度來看,學生的主觀認知能力是有差異的,同時由于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等原因很容易造成他們對知識結構層面上的差異,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學工作者在課堂現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分層教學計劃。所謂分層教學,即分群體組織教學,對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指導,從而讓班級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自身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語文課堂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新課改在普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要關注學生素質的提升,促進審美水平,保證學生能夠均衡化與個性化同步發(fā)展。高中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通常存在一定差異,尤其是語文素養(yǎng)的不同。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長期依賴大綱與教材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最終導致學生產生反感與厭學情緒,長期以來就導致學生群體之中分層化嚴重。素質教育所面向的是全體學生,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不拋棄不放棄。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個體差異性??梢哉f,分層教學的應用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整體水平的需要。
二、分層教學應用在高中語文課堂的理論依據
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得出,“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這也是分層教學發(fā)展的前身。蘇聯教育學者費可夫在他發(fā)表的文章中提出,“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有教無類,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地發(fā)展?!绷硗?,心理學家也有一項研究表明,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科中不能取得理想成績,其主要原因并不是能力欠缺,而是教學條件與教學方式不當引起的。如果我們能積極主動的給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學習條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我們在這里提到的“學習條件”即學生為達成某種語文課程目標所大致需要的時間、情感以及差異性輔導而創(chuàng)設的學習機會。要創(chuàng)設這種學習機會,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巧妙實施分層教學。
三、高中語文課堂實施分層教學的措施
我們把分層教學追溯到春秋時期孔老夫子身上,他把自己的學生分成上等與次等。學而知者為上等,學而后知者為次等。在當前高中語文課堂中,分層教學是對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操作,像以下幾種模式都是可供參考的。
(一)參照入學成績分層分班
在學生初升高進校的時候,參照學生的入學考試成績進行分班??傮w來說,語文課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綜合思維與素養(yǎng)能力。在分層分班的時候我們以期中、期末的語文成績,再加上日常作業(yè)與平時表現為參考。同時,還要時常觀察學生的意志力、興趣、態(tài)度等等。另外,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分層分班,避免產生認知誤差而反感分層分班,引導學生明確分層分班的意義,從而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與高漲的積極性。分層分班不能是一成不變的,要定期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層次變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取得最大限度地進步。
(二)依據個體能力進行目標分層
教學目標需要考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我們把它分為長遠目標與近期目標兩項。長遠目標的確定要參照學生的習慣、能力、態(tài)度等,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確定。而近期目標則是針對每一個單元學習情況,進行初步診斷以后形成的近期內能達到的目標。同時,要做好遠期與近期目標的融合,形成相對具體、清晰的層次結構,尤其是針對水平相對落后的學生,我們更要做好對學生層層遞進的計劃性鼓勵。
(三)結合學生實際做好分層指導
可以說,因材施教是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學生的語文素質能力是由教師的指導所決定的。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狀況,根據層次的不同來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最關鍵的是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定期對語文內容進行比較分析,做好體系整理。同時要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個人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深刻性。另外,針對次等學生我們要肯下功夫做好課前、中、后的指導工作,加強督促學習,完成基本教學任務。而對于中等學生,則要指導他們形成清晰的語文結構體系,逐步培養(yǎng)語感,加強閱讀與寫作能力。優(yōu)等生就要形成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輔導他們的專業(yè)所長。
(四)進行恰當的分層評價
分層評價自身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鼓勵性與有效性。傳統教學評價側重于對學生以統一的目標來衡量,對所有學生以同一個高度進行評價。而分層評價與其不同的是,在分層目標的基礎上進行分層評價,衡量學生發(fā)展現狀,從而進行有效的分層評價。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與提升,從而增強高中語文課堂整體教學效果。
三、結語
分層教學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受到廣泛的關注與重視。高中語文課堂靈活應用分層教學,能夠讓學生學習目標更為清晰,學習主動性更強,學習興趣更為濃烈,從而進一步實現縮小兩極分化的最終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整體目標??梢哉f,分層教學就目前的發(fā)展現狀來看,操作難度還是相對較大,有待于更多教學工作者積極參與到探討中來。
參考文獻
[1]施靜.對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成效的幾點探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1(9).
[2]林莉莉.科學課堂分層教學嘗試[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8).
[3]來坤.分層教學——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和實踐[J].中學數學,2013(12).
[4]陳忠云,嚴冬梅.淺談課堂教學的分層教學[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版),2015(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