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亞楠
11月有《一句頂一萬句》和《我不是潘金蓮》兩部根據(jù)劉震云小說改編的電影上映,前者的導演是劉震云的女兒劉雨霖,后者的導演是其老搭檔馮小剛,“帶著閨女迎戰(zhàn)老友”,電影圈子里的人稱此月為“劉震云月”。10月22日,我在“青睞藝術院線”組織的《一句頂一萬句》觀影活動現(xiàn)場見到了劉震云父女。他倆長得太不像了,58歲的劉震云瘦臉小眼,29歲的劉雨霖則明眸善睞,十分養(yǎng)眼。
小說《一句頂一萬句》我讀過,這是本大部頭的書,分“出延津記”“回延津記”兩部分,書中時間跨度百余年,涉及上百個人物??戳穗娪昂?,知道劉雨霖主要拍的是第二部分的內(nèi)容,講河南延津的牛愛國、牛愛香姐弟倆,一個離婚一個結婚,無非都是想找個“說得著”的人。
劉震云顯然對女兒的改編十分滿意,活動現(xiàn)場,我坐在第一排,離他倆最近,我能很直接地感受到劉震云的那種喜悅,這位人稱“砸場王”,“擅長”將客場變主場的名嘴作家如今是女兒的 “捧場嘉賓”,用一口河南腔與女兒的播音腔一唱一和,二人如說對口相聲般充滿默契,十分地“說得著”。
“說得著”與“說不著”,一直是劉震云書寫的母題?!兑痪漤斠蝗f句》講的是“想找人說一句話有多難”,《我不是潘金蓮》講的是“想糾正一句話有多難”。他說寫東西屬“中國最繞最扯”,但所有的“扯”都源于“生活本身的存在”,只是他愿意花時間將平日里被人們忽略的道理和邏輯“一五一十、枝枝葉葉、從頭到尾、一點一點地碼放清楚”。
現(xiàn)實里,誰都知道“話找話”比“人找人”困難,都知道這個世界最稀罕的事是遇到“理解”,只有劉震云一人“扯”出了這背后深刻的孤獨感。
他在女兒電影里客串一個與牛愛香這個角色相親的,只知道蘇格拉底和孔子名字的冒牌“哲學家”,他問劉蓓扮演的牛愛香:“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什么意思?對方回說是“歡迎詞”。 “怎么會是歡迎呢?”戴著眼鏡的他提高了音調:“是罵人的話呀,身邊有朋友,遠處來人那不是添堵嘛?”眾人看到這里哄堂大笑。
我知道這話背后的深意,原著小說里,開私塾的老汪將孔子這話講給徒弟:遠道來了人,孔子根本高興不起來。如果身邊有人,把心里話說完了,再來人不是添堵嗎?恰恰是身邊沒人了,才把遠方來的人當朋友。這個遠道之人,是不是朋友,還兩說著呢。老王說完,一個人傷心地流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