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海藍博士
做你喜歡并擅長的事
文_海藍博士
我有一個朋友,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律師,之所以當律師,只因為律師是一個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同時收入也非常高。他做了許多年,感覺越做越累,身心疲憊,就想辭職不干了,但他房貸還沒還清,家里還有要上大學的孩子,于是有很多猶豫和糾結(jié)。因為不干的代價意味著全家要從別墅中搬出來,還意味著家庭收入的不穩(wěn)定,意味著孩子要自己打工賺學費,意味著不知道未來會怎么樣……
當他把想法告訴太太后,她非??只?,堅決反對;孩子聽了也很不高興,問他:“你難道就不能再堅持幾年嗎?”他對太太說:“我可以不辭職,但你可能會失去丈夫?!庇謱鹤诱f:“我可以忍幾年,但很有可能你很早就會沒有爸爸。不僅如此,你們每天會跟一個疲憊不堪、很不開心的人在一起?!?/p>
愛人和孩子在無奈中接受了他的選擇。他選擇離職去當作家。房子比以前小了很多,收入少了很多;但是,他去醫(yī)院的次數(shù)少了很多,脾氣好了很多,內(nèi)心充實、快樂了很多。
他失去的都是別人看得到的,但得到的都是別人看不到的。對他而言,真正屬于自己的生命開始了,不再人云亦云。
又比如我,出生在一個醫(yī)學世家,和許多中國式父母一樣,我的父母親對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孩子的定義是:考個好大學,然后讀碩士、讀博士,做博士后;有一份不論世態(tài)怎樣炎涼,都不會影響到收入的工作,醫(yī)生是他們眼中的最好選擇。
17歲的我,不知如何選擇未來,就遂了父母的愿做了醫(yī)學生。在醫(yī)學領(lǐng)域求學、行醫(yī)和研究,一待就是20多年。一路走來,除了辛苦,就是疲憊。
從小,老師和家長教育我的是“學海無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晌倚牡壮3S袀€聲音:不能就這樣過一輩子。能不能把業(yè)余時間喜歡做的事情變成一種職業(yè)?什么是我喜歡做的事?
我業(yè)余時間最愛看心理學方面的書,幫人家解決各種情緒問題。于是,我不顧父母和公婆的強烈抗議,頂著朋友們的嘲笑和各種不看好,借了一大筆錢,38歲進入心理學領(lǐng)域。
一進學校開始學習心理學,我就感到無比快樂,如魚得水。我發(fā)現(xiàn)“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說法誤人子弟,太坑人了,苦是因為你學著你不想學的東西。當你學你想學的東西,你的感覺是如饑似渴!
還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說法也根本不靠譜。如果你把既定的目標當作人生的全部,特別是當目標是功名利祿時,自然會苦,因為有太多的不甘不愿,太多的違背初心。
從轉(zhuǎn)行做傳播幸福的工作,至今已近16年,我感受到的是從心而發(fā)的充實,每天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喜悅。
當一個人做一件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時,就會做好,做好了就會成為優(yōu)秀人才、甚至稀缺人才,收入也一定會比其他人高,最關(guān)鍵的是:每天都會感到充實和快樂。生命就不再是拼命趕到一個山頂,又匆匆忙忙攀登下一個山頂;生命會變成一路都是風景,只是每段路的風景都有各自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