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忠東,白楊
通淋湯治療濕熱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研究
貝忠東,白楊
目的:探討通淋湯治療濕熱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濕熱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0例,采用隨機分組方法分為治療組(通淋湯組)和對照組(左氧氟沙星膠囊組)各25例,治療4周后對其療效進行判斷。結(jié)果:治療組臨床顯效17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對照組臨床顯效7例,有效11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72%。兩組在中醫(yī)癥狀評分、疼痛、排尿癥狀等方面均有改善,NIH-CPSI評分方面與對照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2例在服用中藥時出現(xiàn)腹瀉,中藥減量后癥狀緩解;對照組1例出現(xiàn)胃腸道不適,減半劑量后癥狀緩解。臨床隨訪1年,治療組臨床復發(fā)6例,復發(fā)率為24%,對照組臨床復發(fā)12例,復發(fā)率為48%。結(jié)論:通淋湯治療濕熱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有較好療效,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排尿癥狀作用,可減少臨床復發(fā)率。
慢性前列腺炎;通淋湯;濕熱下注型
慢性前列腺炎為泌尿男科常見病、疑難病[1],好發(fā)于青壯年。臨床以發(fā)病緩慢、病因病理復雜、癥狀多樣化、體征不典型、病程遷延、反復發(fā)作、經(jīng)久難愈為其特點。目前臨床治療方法單一、且許多藥物難以滲入前列腺組織,治療效果不滿意。其病因病機復雜,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排尿異常,局部疼痛不適,性功能障礙,甚或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本病屬中醫(yī)學“白濁、精濁、勞淋”等范疇[2],濕熱證為最常見證候[3]。我科通過對中醫(yī)藥理論的探討,自行研制“通淋湯”治療濕熱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臨床療效顯著,現(xiàn)匯報如下。
1.1 病例選擇所選50例病例均來自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山東青島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外科門診病人。年齡在30~61歲之間,治療組平均年齡(46.7±5.0)歲,病程為(3.2±1.2)年;對照組平均年齡(47.6±5.3)歲,病程為(3.1±1.1)年,兩組在年齡、病程、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NIH-慢性前列腺炎SI)、中醫(yī)癥狀評分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所有入選病例均符合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提出的慢性前列腺炎診斷標準和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
兩杯法進行尿液、前列腺液細菌培養(yǎng),如果考慮前列腺液存在感染性病原菌,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療結(jié)果轉(zhuǎn)陰并停藥2周后入選。
中醫(yī)證候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5],結(jié)合本臨床試驗要求制定。
主證:⑴尿頻、尿急、尿痛;⑵余瀝不盡,或尿道灼熱或尿道赤澀。
次證:⑴會陰疼痛或不適,或少腹疼痛不適或睪丸疼痛不適,腰骶疼痛;⑵陰囊潮濕,白濁;⑶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
凡具備以上主證中第1項和第2~3項中的任一項者,以及次癥中任一項,即可納入。
納入標準: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中醫(yī)濕熱下注型辨證標準;年齡在31~61歲。
排除標準:對本藥物過敏者;神經(jīng)原性膀胱、膀胱腫瘤、尿路結(jié)石、精索靜脈曲張及附睪炎等患者;嚴重糖尿病、心血管疾患及肝腎功能等異常者。
1.3 治療方法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25例。治療組服用通淋湯,水煎溫服,1次100mL,2次/d,飯后30min服用,由本院煎藥室煎制。
通淋湯組成:黃柏15 g,金銀花10 g,通草10 g,茯苓10 g,澤瀉10 g,車前子10 g,滑石10 g,瞿麥10 g,丹參15 g,赤芍10 g,牛膝10 g,元胡10 g。
對照組服用左氧氟沙星膠囊(國藥準字H19990051,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0.2 g,3次/d。治療組與對照組均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療效,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及隨訪結(jié)果。
1.5 療效評價標準中醫(yī)癥候療效判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中醫(yī)癥候療效標準。⑴臨床痊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0%;⑵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60%~89%;⑶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有好轉(zhuǎn),證候積分減少30%~59%;⑷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少于30%。
注: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為:[(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西醫(yī)療效評價標準,顯效:癥狀體征消失,前列腺液白細胞數(shù)正常,觸診壓痛消失,前列腺質(zhì)地變軟;有效:癥狀體征改善,前列腺液白細胞數(shù)好轉(zhuǎn),觸診前列腺改善;無效:癥狀及前列腺液白細胞數(shù)均沒有改善。
1.6 統(tǒng)計學方法統(tǒng)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觀察指標,采用SPSS 17.0軟件包分析,計量料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s),兩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檢驗水平α=0.05,雙側(cè)檢驗。
2.1 兩組總療效比較表1顯示,治療組25例中,顯效17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對照組25例中,顯效7例,有效11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72%,經(jīng)Ridit分析,兩組總有效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兩組總療效比較
2.2 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表2顯示,經(jīng)t檢驗,兩組在中醫(yī)證候評分、疼痛、排尿癥狀改善、NIH-CPSI方面與治療前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間比較亦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通淋湯在改善整體方面較對照組有明顯療效。
表2 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s)
注:同組間治療前后比較,a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中醫(yī)證候評分15.61±6.62 6.58±2.12a、b16.39±5.96 10.23±6.12a疼痛癥狀6.28±3.83 2.18±2.18a、b6.56±3.08 2.86±2.25a排尿癥狀3.26±2.41 1.31±1.22a、b2.96±2.06 2.06±1.48aNIH-CPSI評分9.54±3.46 3.49±1.26a、b9.55±3.38 4.82±2.16a
2.3 隨訪表3表明,隨訪1年后治療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不良反應為治療組2例患者在服用中藥時出現(xiàn)腹瀉,囑其將中藥減量為1次/d后癥狀緩解,對照組患者1例出現(xiàn)胃腸道不適,減半劑量后癥狀緩解,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復發(fā)率與不良反應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發(fā)病率高,估計在全世界男性中的患病率為9%~14%[6],其具體病因不清,臨床表現(xiàn)多樣,國外文獻報道疼痛是最常見的癥狀[7-8],但國內(nèi)報道以排尿功能障礙為主[9]。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5大類:⑴下尿路刺激癥狀;⑵下尿路梗阻癥狀;⑶盆腔疼痛癥狀;⑷生殖性功能障礙;⑸精神情感障礙。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提出的分類方法分為兩類,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Ⅱ型)、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Ⅲ型)。其確切病因至今未明,一般認為與病原微生物感染、自身免疫反應、尿液返流、盆腔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及心理因素等有關(guān)。目前慢性前列腺炎的診斷和治療上仍然存在很大爭議,傳統(tǒng)的治療藥物包括抗生素、抗炎藥和前列腺特異性藥物非那雄胺和各種α受體阻斷藥,療效不能令人滿意。中醫(yī)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良好的臨床療效,大量臨床實踐也證實,中醫(yī)藥能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愈率。
中醫(yī)古籍中并無前列腺炎的病名,一般根據(jù)前列腺炎的尿道癥狀歸屬于“淋證”、“精濁”、“白淫”、“白濁”范疇。慢性前列腺炎其病位在精室、精竅,與腎和膀胱相關(guān),同時與肝、肺、脾、心、三焦等也有密切關(guān)系,其病機特點是腎虛為本,濕、熱、瘀、毒為標。崔學教[10]認為,該病多見于青壯年,因氣血充足、性機能旺盛又不能得以正常疏泄,欲念不遂,或房勞過度而相火妄動;飲食不節(jié),嗜食煙酒辛辣之物;久治不愈或治療不當者,成為濕熱留連,相火久遏,瘀血內(nèi)結(jié)之證。江海身[11]認為,慢性前列腺炎病在“精道”,多發(fā)于青春期“天癸”始生以后,是由于肝腎相火偏旺,或濕熱循奇經(jīng)深入下焦血分而致。
通淋湯主要作用為清熱利濕、利尿通淋、活血化瘀,其中黃柏為君藥,直接作用于腎臟,清熱利濕;金銀花清熱解毒;茯苓健脾祛濕;澤瀉清泄腎濁;滑石清熱利尿;通草、車前子、瞿麥利尿通淋;赤芍涼血活血;丹參活血補血;牛膝活血、利尿通淋、補益肝腎;元胡活血止痛。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均能緩解患者排尿異?;蛱弁床贿m癥狀,其中治療組對改善排尿癥狀尤為突出。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機理為:清熱利濕中藥具有廣譜抗菌作用,能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減輕炎性反應,解除局部炎性梗阻,能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炎性分泌物排出和增生病變的軟化,改善臨床癥狀。50例治療組及對照組臨床研究表明,針對濕熱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通淋湯治療組總體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通淋湯能顯著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綜上,通淋湯可能具有抗炎、解痙、利尿、鎮(zhèn)痛、鎮(zhèn)靜、活血化瘀等多重功效,直接改善患者癥狀和不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但其作用機理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郭應祿,李宏軍.前列腺炎[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3∶374-386.
[2]彭貴云.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中醫(yī)辨證論治[J].四川中醫(yī),2002,20 (7)∶40-41.
[3]肖友平,李正勝,王波,等.自擬五黃湯結(jié)合西藥治療Ⅲ型前列腺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房,2009,20(30)∶2383-2384.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39.
[5]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9-170.
[6]Shoskes DA.Use of antibiotics in chronic prostatitis syndromes[J]. Can JUrol,2001,8(suppl 1):24-28.
[7]True LD,Berger RE,Rothman I,et al.Prostate histopthology and the chronic prostatitis/chroic pelvic pain syddrome:A prospective biopsy study[J].JUrol,1999,162(6):2014-2018.
[8]Wenninger K,Heiman JR,Rothman I,et al.Sickness impact of 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and its correlates[J].J Urol,1996, 155(3):965-968.
[9]Liang CZ,Zhang XJ,Hao ZY,et al.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pa?tientswith chronic prostatitis[J].BJU Int,2004,94(4):568-570.
[10]徐發(fā)彬.崔學教教授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特色[J].新中醫(yī),1999,31(5):12-13.
[11]江海身.慢性前列腺炎當從“精道”論治[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9,22(6):61-62.
(收稿:2016-03-06修回:2016-07-18)
(責任編輯 張亞強)
R697+.33
A
1007-6948(2016)05-0490-03
10.3969/j.issn.1007-6948.2016.05.021
山東青島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外科(青島26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