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2016年4月8日報道,這兩天一篇出自9歲小女孩之手的日記《我的爸爸》在微信朋友圈被瘋狂轉(zhuǎn)發(fā)。日記中的“爸爸”是個“工作狂”,值班、加班、開會、出差……很少有時間陪女兒,女兒甚至哭著在電話里喊:“要見你一面都這么難嗎?”尤其是日記中的最后一句話——“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讓許多正在為工作打拼、為生活奮斗而缺少時間陪伴孩子的家長看哭了。
據(jù)悉,小女孩文中的“爸爸”是名警察——浙江海寧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胡飛。他的女兒小名朵朵,正上小學二年級。這篇日記是4月1日“泄露”出去的,當天是胡飛妻子的生日,胡飛卻還遠在陜西抓捕一個命案的嫌疑人。按隊里規(guī)矩,家屬過生日,隊里要買鮮花上門拜訪。當時,這篇日記正好放在桌上,被海寧公安局刑偵大隊教導員高董華看到后發(fā)到了朋友圈中,結(jié)果迅速在網(wǎng)絡“發(fā)酵”,引起了網(wǎng)友們的熱傳。
“不能陪長大”,不是壞爸爸
“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边@是孩子的抱怨?!霸俨婚L大,爸爸就老了。”這可能才是父母的糾結(jié)。孩子總是天真的,生活總是殘酷的。值班、加班、開會、出差……這也許算不得某個行業(yè)的“特點”。做小本生意的也好,在工廠流水線上班的也罷,哪怕是就職于公職單位的,凡此種種,恐怕也是常態(tài)。爸爸總是希望能陪兒女長大的,但“詩與遠方的田野”再好,總還要過得了“眼前的茍且”。如果每個爸爸都兒女情長地廝守在“兒女成長”這件事上。估計很多家庭只能靠喝西北風過日子了。一句話,非不愿,而不能。
勤勉的父親,固然讓人敬仰,但顯然不是每個女兒都有如此撒嬌的自由。公眾應該還沒有忘記去年的那篇“世界上最悲傷的小學作文”,是非曲直之間,盡管真相跌宕,但其描摹的男一種生存樣本,卻未必是炒作與杜撰?!安荒芘汩L大”,不是壞爸爸。這個道理,孩子遲早會懂??墒?,有什么辦法能讓爸爸早日回家、早日參與到兒女的成長中去呢?這個問題,顯然比簡單而抽象地贊美勤勞更重要。相較于無言以對的廉價感動我們更需理性面對。
沒時間陪孩子長大是對“未來”欠賬
“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出自一個孩子的口,讓人淚流滿面?!鞍职秩ツ膬毫耍俊痹诤⒆拥娜沼浿?,爸爸成為了“工作狂”,總有做不完的工作。父母怎樣做才對孩子的成長最有利?美國哈佛商學院的專家告訴我們。比起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父母的陪伴與良好的親子互動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然而,很多時候,做父母的想陪陪孩子,卻總是被工作所累,這顯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陪孩子成長,也是孩子成長的需要,是父母的責任。做父母的工作再忙,也要抽時間陪陪孩子。一方面,需要父母意識到陪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盡量抽時間陪孩子,而在陪孩子的過程中,更要真心陪伴,不能人在孩子身邊,心卻在手機上。另一方面,需要尊重法律,嚴格執(zhí)行法律,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時間。雖然有些行業(yè),其加班時間較多,但卻不能無情剝奪職工陪孩子的時間?!芭愫⒆娱L大”,這需要全社會的承諾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