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珊 攝影 | 高蒙萌 魚
傳統(tǒng)與新鮮并存,老社區(qū)的鄰里日常
文 | 薛珊 攝影 | 高蒙萌 魚
老街道里麻石砌起來的高墻,抬高地勢,讓這里不會被雨水積水淹到,也少了許多外界的打擾,也讓這里的鄰里關系更加純粹。
“嗨,得閑出來行下?”
從夏美路朝光明街的方向一路走來,紅旗社區(qū)居委會黃媛妮遇到了不少街坊,有剛放學走在回家路上一臉俏皮的小朋友,有出來散步順帶買菜步伐緩慢的老人家,還有悠閑倚在門外的精品咖啡店的伙計。
珠海有趣的小店近年如雨后春筍般冒了起來,說來也算是個逸聞,這些小店大多喜歡藏在民宅社區(qū)內,通俗來說,就是接地氣,他們在老宅子里做新鮮事,和街坊們做鄰居。獅山就是這么一個接地氣的社區(qū),雖然這里道路狹窄、停車位極為稀缺,但是仍阻擋不了小店們對這里的喜愛。“獅山街道有大大小小十個社區(qū),珠海大多數(shù)好聽并寓意美好的街道都在集中在這里,‘青春’、‘吉祥’、‘如意’、‘幸福’、‘光明’、‘桃園’、‘石榴’,從前珠海人結婚,婚車都要在獅山這邊轉一圈,走走那些寓意吉祥的街道。”2013年到獅山街道辦工作的程碧燕說起獅山的種種,如數(shù)家珍。
現(xiàn)如今,這些用美麗字眼來命名的街道,成了新鮮小店的藏身之處,別具一格。除卻有關名字的情調,一種懷舊的情懷也成為這些小店選擇獅山的另外一個理由。早些年,在珠海建市時,獅山是最繁華的區(qū)域,商業(yè)、辦公、住宅、公共設施都集中在這里,四通八達的街道,能讓你快速到達菜市場、醫(yī)院或是學校,珠海最早的一家咖啡館就是鳳凰路上的一個角落,店鋪早已面目全非,留下的是一段傳奇和斑駁的老房子。
從南坑往安平路方向走,先是經(jīng)過學校所在桃園路的上坡,地勢在杜鵑花正當季的香山公園達到最高點,接著是安平路的下坡,出了路口,就是人民醫(yī)院所在的康寧路,十來分鐘的路程,仔細看慢慢走,能看到許多有趣的店鋪,它們門面不大,明亮的顏色與身處其中的老宅子形成強烈的對比,特別顯眼,日式小吃、婚禮定制、吉他學習、書店、咖啡甜點……主題不一,各有自成一派的特色。這些新鮮與傳統(tǒng)沖突的特質吸引了很多珠海新移民,他們或是好奇,或是停留。但對于一直生活在這里的老街坊來說,這樣的“鄰居”并不新奇。
珠海大多數(shù)好聽并寓意美好的街道都集中在獅山,現(xiàn)在這些街道成了新鮮小店的藏身之處,別具一格。除卻有關名字的情調,一種懷舊的情懷也成為這些小店選擇獅山的另外一個理由。
珠海人對安平路情有獨鐘,曲徑通幽、綠蔭如蓋、綠葉成蔭這樣的詞語會在這里得到最佳的詮釋,這里也是最被外人所熟知的珠海最美街道的街道。許多流連在安平臺的人,會注意這里上了年紀的老樟樹、不知道誰家栽下的楊桃,抑或是獨門別院的嫻靜,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一口安靜存在的水井。
安平路一個下沉的樓梯往下走,就能在一個平臺看到這一口井,兩尾金魚在清澈的井水里游來游去,一個寫著紅字的水泥板成為它的標志?!疤崾荆l(fā)揚美德,愛護古井,保護水源,勿丟垃圾,人人有責?!庇行┳纸?jīng)過幾年雨水的洗刷已經(jīng)褪色,但卻深深印在附近的街坊眼里。說起這個安平路老街坊“水井”的故事,我們要從紅旗街入口,那家門外平臺上種著芫荽的曾叔說起。
“這個水井1983年就有了,1979年到1983年的時候,老香洲到處都在建馬路、修房子,我們安平路的老房子也是根據(jù)地勢從低往高處慢慢建起來的。那時候水壓低的時候,大家都是去水井那打水用的?!苯衲暌呀?jīng)70多歲的曾叔,18、19歲的時候就到珠海參軍,在荷包島上駐守了17年,說起東灣、大南灣那些海上的故事還是記憶猶新。1989年安平路的房屋修建已有規(guī)模時,曾叔就搬來此處,一直居住在紅旗街,這么多年,從未離開,但是骨子里的潮州生活習慣還是保持著。采訪的時候,話題還沒聊開,就忙著煮水沏茶,只有滾杯熱盞過后,才娓娓道來,他與獅山、周圍街坊以及33年老鄰居“水井”的故事。
“當時孩子讀一中,住在這里很方便的,這么多年過去了,只有我們老兩口還住在這里,孩子們都陸續(xù)搬走了。為什么沒有跟孩子搬走?大家各有各想法,在這里住的都習慣了,人也熟,地也熟,菜市場、醫(yī)院都很近,交通方便,雖然是在二樓,但是一出門就是馬路了?!痹逅〉亩?,其實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層,一樓在下沉的地勢,要從樓房背面的樓梯下去才能看到,更像是獨門別院。因為與樓道的防盜門近,曾叔基本上成為了“樓長”。一棟樓上一共有15套房子,只有6戶是原本的住戶,大部分都已經(jīng)出租。說到這些新鄰居,曾叔也有苦惱。
早些年,在珠海建市時,獅山是最繁華的區(qū)域,珠海最早的一家咖啡館就在鳳凰路上的一個角落,如今店鋪早已面目全非,留下的是一段傳奇和斑駁的老房子。
“很多租客稍微熟悉一下,馬上就又搬走了,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xiàn)在,大門那個防盜門的鑰匙不知道丟了多少把?!币驗榈乩砦恢玫膬?yōu)越,大多數(shù)租客,是為了看病住院圖方便的病人,為孩子讀書中午有個休息地方的家長,還有一些周圍醫(yī)院的實習生,來來往往的住戶,有的就順帶把這里的鑰匙和短暫停留的一份生活一起帶走了。
隨著老住戶的搬走,新住戶的遷入,房屋裝修產(chǎn)生的物料垃圾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逐漸堆積到水井里。這個建于1983年的水井,陪伴著周圍的街坊多年,在水資源匱乏的年代,成為大家生活用水的補給點?!耙郧岸?,我們都是從水井里打水來洗衣服的,水井常年恒溫17、18度,冬暖夏涼?!睂τ谠鍋碚f,雖然現(xiàn)在的生活中已經(jīng)用不上水井,但把打掃水井當做自己的分內活。當看到水井里堆放著的物料垃圾,曾叔自發(fā)地打掃水井衛(wèi)生,從井里扛起一個水泥板,去市場上花15元買了水泥,找了隔壁寫字好看的鄰居,寫上幾行言簡意賅的文字,以提醒周圍的住戶自覺維護這個水井。漸漸地,水井恢復了原狀,也有鄰居在里面放生金魚,做善事。不管是舊人還是新人,都已經(jīng)慢慢習慣這口水井的存在。
習以為常的生活,很難說改變就改變,這對于同樣住在紅旗街的陳姨來說,也是如此。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還未走到陳姨家,就已經(jīng)聞到一陣陣桂花和含笑花的混合香氣在空氣里彌漫。陳姨1980年從中山調到珠海工作后,先是在市政府附近住了一段時間,后來就搬到這個宅子居住至今。院子里的桂花和含笑花等花草都是她從樹苗開始栽培,直至長成現(xiàn)在兩米高的樣子。
獅山今年建成了珠海第一個示范性社區(qū)市民藝術中心,一應俱全的活動空間,給街坊的社區(qū)文化活動提供了可以避風擋雨的場地。
采訪之前,與陳姨熟絡的黃媛妮,介紹道陳姨的院子可以稱得上是珠海的美麗陽臺,有花有草,還有歌聲相伴。
快80歲的陳姨,退休之前一直在市政府做對外經(jīng)貿(mào)的引進工作,諸如可口可樂這樣的外企,都是她牽頭引進的,算得上是珠海的最早一批建設者。但她自己卻謙虛地說,“那些都是退休前的事了,現(xiàn)在更多的是接觸社區(qū)。”說起與社區(qū)文化的結緣,陳姨興起時,給我們拿出她剛寫好的“香山激情大家唱十周年”的活動方案。多達十頁的方案,都是陳姨晚上俯首案臺,經(jīng)過深思熟慮一字一句斟酌完成的,再由別人幫忙打字存檔。有時候保持一個坐姿太久,腰酸背痛,讓孩子都心疼。
當問到陳姨為什么不在白天時間更空余的時候寫方案,她直率地回答,“沒空啊,白天要去唱歌排練,參加各種活動?!?993年退休后,陳姨又被返聘多干了幾年本職工作。在正式開始退休生活后,陳姨并不閑著,參加老干活動的合唱團,唱女聲二聲部,2001年自己所在的合唱隊參加全國第二屆老人合唱比賽還取得了銀獎的名次;去粵曲俱樂部,跟志同道合的街坊交流;組織安排“香山激情大家唱”的各項活動……平日里的時間幾乎被安排得滿滿當當。而其中,陳姨發(fā)起組織的“香山激情大家唱”,今年已經(jīng)走進第十個年頭,成為獅山街道辦乃至香洲區(qū)的品牌活動。
香山公園,對于老珠海來說,還有一個更為熟悉的名字——風波山,這里并不單單是一個散步活動的場所,在過去這里的山頭是附近的最高點,人們掛上風波,用來判斷風向和預測暴風雨的來臨。雖然這些過往現(xiàn)在都很難考究,但是香山已逐漸成為周圍街坊運動鍛煉的場地。
陳姨對于公園里很多不同鍛煉隊伍爭占場地,鬧得鄰里關系不和諧的情況時有感受,當時央視有一個節(jié)目叫做“激情廣場大家唱”,地點就在北京石景山公園,這給了陳姨靈感,香山公園的風景并不比其他地方差,何不把這個場地利用起來。在幾個好友和紅旗居委會的組織幫助下,將大家都集合在一起,成立一個整體團隊,后來參考央視的節(jié)目,改名為“香山激情大家唱”?,F(xiàn)在央視的那個節(jié)目已經(jīng)停播多年,但是“香山激情大家唱”已經(jīng)堅持了十年。
獅山獨有的清爽空氣、淳樸民風,讓人渾渾噩噩的情緒一掃而空,整個精神世界都更有活力了,是許多人堅守在這里的原因,也是如今我們戀上這里的理由。
“我們是2006年6月6日成立的,居委會每個星期最少幫我們抄一首歌,用大白紙手寫,掛在香山公園里,我們有一個羅老師,退休前是高級工程師,懂得合唱,就由她來教大家唱歌。那時候大家都是自己搬凳子去公園學唱歌,慢慢周圍鄰里也都變得融洽了?!毕闵焦珗@鳥語花香的環(huán)境,讓老街坊的歌舞、鍛煉變得更多姿多彩,但是露天的場地,也造成了不少麻煩。第一屆廣場歌會的時候,突下大雨,為了不讓辛苦排練的大家掃興,最后借了機關一幼的場地。這樣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香山公園以前沒有經(jīng)費、沒有場地、沒有設備,陳姨他們就想各種辦法找地方排練,等附近的二中、三中放假的時候,到學校里面去抓緊時間排練?;貞浧疬@些,陳姨不免感嘆,一晃十年就過去了。今年的“香山激情大家唱十周年”活動,雖說6月份才正式舉辦,但是陳姨早早已經(jīng)開始準備,從節(jié)目編排、活動安排、17個團隊的人員排練、時間流程等不同,陳姨都要考慮到,今年還加入了快閃的形式,讓節(jié)目編排更新潮。
1936年出生的陳姨,今年就要迎來自己的80歲生日,最近要去醫(yī)院檢查眼睛。去年的時候,身體不舒服住院了一陣子,出院后,孩子不放心老人家一個人住,讓她搬去跟自己住在一起,陳姨為了不讓孩子擔心,就住下了,但自己還是一心牽掛著社區(qū)文藝活動,白天照常回到紅旗的家里,參加各種社區(qū)文化活動,下午活動結束后,再自己坐車回到兒子的居所。獅山今年建成了珠海第一個示范性社區(qū)市民藝術中心,一應俱全的活動空間,給陳姨的社區(qū)文化活動提供了可以避風擋雨的場地。
老街道里麻石砌起來的高墻,抬高地勢,讓這里不會被雨水積水淹到,也少了許多外界的打擾,也讓這里的鄰里關系更加純粹。大家因為生活習慣、興趣愛好聚在一起。獅山獨有的清爽空氣、淳樸民風,讓人渾渾噩噩的情緒一掃而空,整個精神世界都更有活力了,是許多人堅守在這里的原因,也是如今我們戀上這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