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瑤
好萊塢揭秘
海倫·費爾丁筆下的剩女成長記
文/程瑤
HELENFIELDING
9月16日,改編自“雞仔文學小說鼻祖”海倫·費爾丁(Helen Fielding)的《BJ單身日記》第三部《BJ的孩子》在倫敦上映。不足一月全球票房超過1.2億美元,歐洲表現(xiàn)尤其亮眼。在全球影市普遍低迷之時,這部愛情喜劇助其出品公司W(wǎng)orking Title,成為第一家出品電影的總票房破10億美元的英國電影公司。從2001年《BJ單身日記》2.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到2004年《BJ單身日記:理性邊緣》的2.6億,這個嗜煙酗酒、事業(yè)屢屢受挫、一出場就窘態(tài)百出、穿衣品味超差、對自己身材管理又極其失敗的英國胖妞,卻成為億萬對愛情仍有憧憬的都市女人的偶像。
作為英國著名編劇理查德·柯蒂斯的牛津同窗、至交好友兼某任前女友,海倫·費爾丁從牛津圣安妮學院英文專業(yè)畢業(yè)后在BBC做記者。
之后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非洲尋找靈感,回到英國后在泰晤士報旗下的《星期日泰晤士報》當編輯,而后在《獨立報》開設自己的專欄,這就是日后那本暢銷小說的雛形。BJ的工作經(jīng)歷,無論是在出版社做編輯,還是在電視臺做節(jié)目制片人,那些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顯然來源于被升華后的費爾丁的日常??瓷狭擞耙暩木帩撃?,馬上預定電影改編權,著手開發(fā)。果然,開發(fā)工作剛開始,平裝版一上市立刻成為暢銷榜冠軍,在三十多個國家狂銷四百萬冊,僅英國本土,就賣出一百五十萬冊。費爾丁甚至創(chuàng)造了流行小說新趨勢——三十歲上下、單身都市女性的愛情故事,成為以后二十多年暢銷小說的一種重要題材。
但這個牛津畢業(yè)的女學霸,一開始根本沒把這個故事當回事,開專欄完全是為了給自己第二部小說——一部講述加勒比海地區(qū)文化差異的嚴肅小說賺點外快?!拔液臀业木庉嬘写纬燥埖臅r候談到我那本小說有多無聊,她忽然建議我說:嘿,為什么不把BJ的故事發(fā)展成小說?然后我說,好吧!”
小說出版后沒有馬上登上暢銷排行榜,但出品過《諾丁山》的Working Title卻
就算費爾丁首次觸電,但負責該項目的制片人知道,小說中充滿自嘲卻風趣、可愛且幽默的語言風格,是其他任何編劇都無法替代的。當然,他們也知道請來經(jīng)典英劇版本的《傲慢與偏見》
的編劇安德魯·戴維斯幫費爾丁進行劇本創(chuàng)作。英國愛情電影首席編劇理查德·柯蒂斯也加入編劇團隊,“理查德·柯蒂斯非常擅長講述浪漫、有趣的電影故事。我從他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而談到改編的過程,費爾丁顯然是“痛并快樂著”,“寫劇本和寫小說真是太不同了——比我想象中的還要不同很多!小說是一個產(chǎn)品的終點,而劇本僅僅是一個藍圖,每一句話必須有著足夠的作用??傊?,你只有九十分鐘能讓觀眾融入故事。”
其實,《BJ單身日記》本身也是改編小說,靈感源于《傲慢與偏見》。但學習并且致敬經(jīng)典的小說很多,加之近年古典主義小說并不流行,為什么偏偏是BJ系列可以異軍突起?因為在構架整個故事的時候,費爾丁就想到了——如果僅僅照搬《傲慢與偏見》顯然行不通——畢竟在當代社會,金錢地位的差異已不是最大的矛盾沖突。你不能寫一個現(xiàn)代版的伊麗莎白比她的達西先生要窮,就算是一個離婚女性或者單身媽媽和白馬王子的愛情故事,也顯得有些過時了。
普通瑪麗蘇和傲慢貴公子的套路已然落俗,但兩男追一女的結構只要細節(jié)做好,就是百發(fā)百中?!栋谅c偏見》里的達西先生沒有愛情上的競爭對手,于是,達西先生少年時期的密友、曾拐騙他妹妹私奔的反派人物喬治·韋克翰,在《BJ單身日記》中被費爾丁改寫成一個曾經(jīng)和達西的老婆出軌的情場高手、BJ的頂頭上司丹尼爾·克里弗。而達西先生本人,變成了外冷內(nèi)熱、嘴毒心軟的人權律師馬克·達西。一個溫柔似水套路百出,一個正義優(yōu)雅滿身腔調,當兩個這樣的男人擺在一個平凡的單身恨嫁女面前,任何一個女觀眾,都不會錯過這樣的劇情!
三十歲、單身恨嫁、煙酒如命、體態(tài)走形、一事無成、穿衣品味差、尷尬癌患者、智商掉線、自帶被黑笑點,是所有女人都想規(guī)避卻或多或少也自帶一點的體質,雖然我們都不想承認。而BJ卻集齊所有標簽——被馬克·達西形容成“說話不經(jīng)大腦、像煙囪一樣猛抽煙、像魚一樣灌酒、穿著像她媽媽的女人”?!拔抑皇窍胍嬖V人們,做一個普通人沒什么,”費爾丁在一次采訪中笑談。也正因此,每個女觀眾才有共鳴,就像我們每個人都害怕BJ在開場時獨白中說的,“我終于覺悟了,除非我有所改變,否則酒將會成為我的終生伴侶,而且我會又丑又胖地死掉,尸體直到死了三星期才會被發(fā)現(xiàn),并且已經(jīng)被狗吃了一半?!?/p>
電影一開場,主題曲“All By Myself”就有一種深深的都市孤獨感代入,“孤獨一人,我不想在孤獨一人”的歌詞,直戳每個人脆弱的神經(jīng)——這樣大的城,這樣多的人,竟找不到一個讓你愿意共此余生的伙伴。穿著紅色的睡衣和灰色睡褲的BJ,圣誕夜獨自一人窩在沙發(fā)上抽煙,電視里播放著深夜情歌。起身按了一下電話,電話里響著“您今天沒有留言”,失望的她把雜志卷起來當做話筒跟著音樂唱,那種都市普通女人在愛情中跌跌撞撞頭破血流卻仍然沒有結果、在孤獨的夜里癲狂的狀態(tài),讓每個單身女人感同身受。
“窘”和“普通”貫穿了BJ的生活,上司只會盯著她的胸:“他既不知道我叫什么,也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智商幾乎從未上線,主持新書發(fā)布會,被上司現(xiàn)場打臉:以為話筒壞了其實只是沒把開關打開;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走出失戀的陰影來到電視臺做出鏡記者,第一次出鏡就被拍到從消防管道上滑下來的大屁股;在《BJ單身日記:理性邊緣》中,給達西打電話大談特談昨晚他的床上表現(xiàn),電話中傳來的卻是,“布蘭杰特,我在和墨西哥國際特赦組織主席、墨西哥貿(mào)易與工業(yè)次長開會,而且免持聽筒?!?/p>
但為什么這樣的一個布蘭杰特,卻令全球女性觀眾念了十五年,讓電影中的兩位帥哥神魂顛倒?這個看似糟到一無是處的女人,靈魂的層面存在著如《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那樣古典氣質。伊麗莎白驕傲,因為無意間聽到達西先生
吐槽她家毫無品味和地位而拒絕了達西先生的第一次邀舞;BJ也是驕傲的,受到丹尼爾的欺騙果斷選擇辭職。伊麗莎白有點傲嬌,當著達西先生的面和別的男人彈琴跳舞、甚至和他最討厭的人說話;BJ也一樣,當?shù)つ釥栐卩]件里和她調情,“你忘了穿裙子了吧,裙子生病了么”,布蘭杰特回復,“裙子沒有生病,也沒有缺席,管理階層對裙子的偏執(zhí)讓我感到驚駭,我看裙子沒有病,管理層倒是病了?!?/p>
BJ最可愛的,是內(nèi)心的善良和樂觀。她以讓父母破鏡重圓為己任,父母在第二部中復婚,很大程度上是她的功勞。為朋友兩肋插刀,閨蜜失戀陪煲電話粥,一起罵渣男。雖然單身,但從未放棄對愛情的憧憬,在任何時候都不卑不亢,就算自怨自艾,也決不在人前。BJ身上有我們每個普通人擁有的優(yōu)點,而如果她的真命天子被這樣普通的美好所吸引,那作為觀眾,說不定真的會暢想,我的春天還遠么?
BJ那本聞名世界的“日記”上記的,是她獨有的幽默風趣而又直擊人心的語言。為了讓電影看上去“原汁原味”,費爾丁精心篩選出那些符合電影情節(jié),又曾經(jīng)讓讀者們捧腹大笑的句子,化成BJ的內(nèi)心獨白,
“此時若想為未來而奮斗,似乎不太可能,只好吃盡冰箱里所有的東西。現(xiàn)在,我有兩個選擇:認命地永遠做個單身老女人,死后被狗吃了;或者不認命。我選擇不認命,我絕不會被英國的壞男人和美國的竹竿子女人打倒,所以,我選擇伏特加和夏卡康的歌。”結束了和丹尼爾失敗的感情后,BJ積極找工作、鍛煉身體、看書。而當布蘭杰特第一次采訪失敗以后,忽然想起了她必須要去一個全部是已婚人士參加的聚餐,她這樣獨白說,“真棒,我現(xiàn)在成了全國的笑柄,屁股比西瓜還大,一個家庭破碎的女兒,一事無成,還有——糟糕!我約了美嘉和杰米吃完飯!和洋洋得意的夫妻吃飯,已經(jīng)很倒霉了,和一群這樣的夫妻吃飯……感覺要悲劇了……”聚餐的時候有人問,“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三十多歲的女人都不結婚?”她聳聳肩回答,“我不知道,我想,就算在衣服的包裹下,全身都在巔峰狀態(tài)下也沒有用。
BJ和達西的表白方式也充滿風趣。當馬”克·達西在聚會中看到落寞的BJ準備離開,“我一點也不覺得你像白癡,有時候你的確很滑稽,你媽媽也很奇怪,而且你的演講實在太恐怖,說話不過腦子。我發(fā)現(xiàn),在那次咖喱火雞餐會見到你,那次我不但非常不禮貌,還穿了一件我媽媽前一天逼我穿的可笑的馴鹿毛衣,但是事實是,我想說,坦白的說,我喜歡你,就是你現(xiàn)在的樣子。”當BJ發(fā)現(xiàn)自己誤會了達西,在達西父母的結婚紀念日,她說,“你曾說過,你喜歡我現(xiàn)在的樣子,我對你也有同樣的感覺。你媽常買些無聊的東西,今天就是個例子。你自大、任何場合都說錯話,還有你鬢角的長度,實在是需要調整。但你是個好人,而且,我喜歡你。”兩人的表白如出一轍,歷數(shù)對方令人的缺點,卻仍然希望有機會成為對方喜歡的人,這樣的表白誰不動容?
無論小說還是電影,費爾丁透著憤世嫉俗、諷刺和自我嘲諷,但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卻是尖酸刻薄的表面下,涌動著溫暖、希望、愛和樂觀。費爾丁也曾在BJ品牌之外,嘗試創(chuàng)作嚴肅文學,甚至嘗試寫間諜小說,但當那些尖酸刻薄沒有了溫暖的內(nèi)核,自然也就少了讀者的喜愛。
《BJ單身日記》上映十五年后的今天,她又一次把一個和達西離了婚、事業(yè)上小有成就、意外懷了孕不確定孩子爸爸是誰的BJ帶回觀眾視野。在《BJ單身日記:BJ的孩子》中,雖然人到中年,但還是那個經(jīng)常鬧笑話惹尷尬、時刻智商下線且說話不過腦子的BJ,而她的馬克·達西,仍然是那個愛著她的“達西先生”。雖然寫不了嚴肅文學,雖然可能一輩子要和這個自己創(chuàng)造的“女屌絲”共榮共辱,光憑全世界對于BJ這個故事的關注,足以讓費爾丁人生開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