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朋+劉學斌+陳包+孟里中+王堅+王曉衛(wèi)
【摘 要】政府的經濟職能是政府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履行好經濟職能對于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服務水平意義重大。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政府和市場是相互關聯(lián)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是經濟管理和調控主體,市場是配置各類經濟資源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媒介產權產品和其他要素交換活動的基本場所[1]。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決定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走向和運行質量。政府行為往往表現為經濟管理和宏觀調控,市場功能往往表現為供求、價格自發(fā)調節(jié)和自由競爭,兩者緊密關聯(lián)、相互交織、缺一不可。
【關鍵詞】市場服務;大學城;政府;引攤入市
本文以昆明市呈貢區(qū)大學城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該地區(qū)“引攤入市”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以此為切入點,分析引攤入市政策實施效度影響因素,充分了解大學城政府市場服務現狀,以政府在“引攤入市”中應履行職責的理論基礎上,通過實地考察訪談,總結政府在處理大學城政府與市場關系過程中的障礙和難點,并嘗試提出相關對策。
一、“引攤入市”政策實施的影響因素
(一)攤販的因素
攤販遷入規(guī)定攤位的意愿如何影響著“引攤入市”政策的實施。在政策出臺實施之前,攤販具有流動性強、經營成本低、市場適應性強等特點。隨著該政策的逐漸實施,導致大部分攤販由于考慮到經營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而拒絕接受新市場、新攤位。同時,新攤位的具體地點、流動性、市場的人流量等因素都影響著攤販對于引攤入市的接受程度和意愿。
(二)政府的因素
政府作為“引攤入市”政策的制定者和實施者,其職責履行的成效如何直接影響政策的實施。對于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制度層面進行完善,通過制度建設和實施提高政府的市場服務水平,為呈貢大學城市場的發(fā)展提供有利保障。例如,市場服務制度的完善程度、市場環(huán)境、優(yōu)惠鼓勵政策以及政府的宣傳力度都會影響該政策的實施[2]。
二、“引攤入市”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政府及其他部門間的職責不明確,力量整合不力
按照《實施方案》,昆明市呈貢大學城“引攤入市”需按照市統(tǒng)籌、區(qū)實施的管理模式,聯(lián)合各級部門的力量,充分發(fā)揮街道辦(鄉(xiāng)鎮(zhèn))的主體作用,在對非法占道經營行為進行全面有力的專項整治的同時,按照合理引導、合理布局、規(guī)范管理、便民利民的原則,積極有效的開展“引攤入市”工作,通過聯(lián)合整治、合理疏導、規(guī)范管理,解決占道經營的問題[3]。但在政策實施過程中,部門間協(xié)調不力,一些部門提出它們的隱憂。例如,食藥監(jiān)部門表示,攤販的飲食設備簡陋,食品安全無法準備監(jiān)控;公安部門認為,引攤后人流量比較集中,必然會帶來社會治安的不穩(wěn)定因素,影響著攤市的安全和穩(wěn)定;城管部門的職責往往會與工商部門產生交叉,導致有些問題相同推諉,延滯解決。
(二)引導小攤久駐新市場存在困難
“引攤入市”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攤販能在市場中找到長久合適的位置,更好的融入市場。目前,呈貢大學城引攤入市其實是一項過渡性臨時性的措施,是為了還路于民、方便百姓,更好的為民眾服務,所規(guī)劃的馬路市場,街邊集市定然不會永久性存在。在這期間,固定攤位費用過高嚴重影響著攤販接受入市的意愿,額外的負擔使攤主的經營費用大大提高,損害了大多數攤販的當前利益,例外,固定的攤位因為流動性差,也導致了經營效益的下降。
(三)攤市擾民現象嚴重
大學城攤市的繁華程度要比普通攤市強很多,眾多的攤市在給學生和附近居民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對擾民的問題。例如,由于攤鋪間的競爭激烈,一些商家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競爭方式,利用高分貝的音響設備來吸引行人;一些商家把商品任意擺放,給行人和附近居民的出行帶來不便。當前階段“引攤入市”政策的實施僅僅是為攤販換了經營地點,原先像諸如擾民問題仍舊存在,這些問題定然影響著市場的良性運行。
三、對于“引攤入市”問題的針對性政策
(一)政府主導,各部門配合履職
在“引攤入市”政策實施過程中,政府要成為“引攤入市”的服務保障領頭軍,充分發(fā)揮其市場服務的職能,明晰本身職能,為其他部門做好典范,把群眾的需求、百姓的認可作為檢驗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其他各部門要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切實發(fā)揮好各自的職能職責,聯(lián)合整治,合理疏導,才能實實在在地推動引攤入市開展,是呈貢大學城的攤市和街道有較大改觀,居住環(huán)境明顯改善。
(二)完善市場的公共服務配套建設,為小攤販提供全面的保障。
在支持實施過程中,小販不愿意進去市場,歸根到底是覺得市場生意沒有路邊好做,利益收獲較之前減少較多。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讓引攤市場快速聚集人氣,一旦市場“熱”起來,攤販們肯定愿意入市經營。所以,政府和各部門要加強對引攤入市的宣傳,以大眾傳媒為工具,最大限度地讓個體私營者和群眾多方位、多形式知曉“引攤入市”的詳細信息[4]。另外,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引導市場形成科學良好的市場競爭方式,提供相關優(yōu)惠政策,從而促成市場從過渡性向永久性的轉變。
(三)加強對市場的日常管理,提高社會管理參與度
開展占道經營整治和引攤入市,不僅僅是為了市容環(huán)境的美觀,更是為了給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攤販一個生活空間,方便廣大百姓的生活。在尋找引攤入市的地點時,要以不影響市民生活為前提,特別是燒烤、夜宵等餐飲排擋去,要遠離居民區(qū)。同時,各區(qū)、街道也要開通建議和意見反饋渠道,鼓勵廣大群眾積極獻言諫策,爭取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及相關部門在不斷完善市場機制,建立健全市場服務制度的同時,也可以讓一步企業(yè)參與到市場的管理,進一步提高市場的服務水平。進而促進攤販更好地融入攤市,與市場相結合,形成良好的市場生態(tài)環(huán)境[5]。
四、結語
對昆明市呈貢大學城市場服務的研究,反應出該地區(qū)市場服務出現的相關問題,以期對該地區(qū)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提供基礎材料,并為我國其他地區(qū)大學城建設過程中政府市場服務水平建設提供相關借鑒。通過“引攤入市”政策的實施可以反映出該政策的實施效果及人們對這一政策的接受程度,有利于了解該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障礙,對于進一步提高政府的市場服務水平及妥善有效地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干中.社會之一市場經濟概論(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1(12):37.
[2]張軍.市場,政府治理與中國的經濟轉型[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1).
[3]締造“小政府、大社會、好市場”[N].人民日報,2013-03-09.
[4]王天義.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N].經濟日報,2012-12-07.
[5]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場與國家[M].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