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溫室番茄病害發(fā)生及防治對策
1.相對濕度大,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一般在80%以上。
2.溫度變化大,冬季白天溫室內溫度高達28℃以上,但夜間往往低于15℃,易“結露”。
3.溫度低,低溫時間長,光照弱,光照時間短,易導致病害發(fā)生但不利于番茄健康生長。
4.溫室封閉性強,通風不暢,澆水后蒸發(fā)慢,根際病害發(fā)病嚴重。有害氣體揮發(fā)不及時,濃度增高易導致番茄生理性病害。
5.溫室休閑期短且多年連作,病害易聚集。
6.溫室化肥使用偏多,土壤鹽分積累,造成土壤板結,植株抗病性弱。
1.日光溫室番茄莖葉木質化程度低,整枝打杈、吊繩、盤頭、蘸花、噴藥等管理措施易使番茄植株造成傷口,有利于病原菌侵入,花器衰敗時間長,也利于病原菌通過花器侵入。
2.日光溫室番茄病原菌初侵染來源一般為:帶病種苗、遺留在地面或土壤中的病殘體,溫室內竹竿、墻壁上附著的病原菌,重茬形成的蔬菜自毒物質。傳播途徑主要是土傳、蟲播、氣傳、人為傳播等。
3.溫室番茄常見病害,如灰霉病、早疫病、葉霉病、晚疫病、灰葉斑病等,其病原菌侵入的適宜空氣相對濕度大于90%,病原菌發(fā)育的空氣相對濕度為75%~90%,冬季溫室低溫高濕,病害發(fā)生迅速。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綜合防治的原則。
1.選用抗病、耐弱光、豐產性能好、商品性好的品種。如齊達利、瑞星5號、戴維森、紅雙喜、百利等。
2.培育壯苗。采用穴盤無菌育苗法育苗,保證培育出無病適齡壯苗,對于土傳病害嚴重的地塊可考慮選用抗性砧木進行嫁接育苗,定植前噴灑一次寡糖植物免疫誘導劑,S-誘抗素,同時低溫煉苗,提高免疫力和抗逆性。
3.高溫悶棚。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定植前10~15天做大畦澆透水將地膜覆在地表壓嚴,之后蓋上棚膜,關閉溫室所有放風口,晴天連續(xù)高溫悶棚10~15天。
4.輪作換茬。前茬作物宜栽植葉菜或瓜類,或包括綠肥、農作物在內的兩種作物輪作,有條件的地區(qū)使用水旱輪作或夏季灌水悶棚。在兩茬蔬菜間隙種植玉米或綠肥作物,待0.5米高時攪碎翻入土壤,可減輕土壤酸化和板結危害。增施農家肥,采用殼聚糖及微生物復配技術進行土壤修復與改良。
5.清潔田園。徹底清除病殘體,及時摘除病葉病果深埋,特別注重及時摘除開敗的花萼,預防灰霉病的發(fā)生。改善溫室內環(huán)境條件,培育健壯植株。
6.控溫降濕。采用滴灌,覆蓋地膜和行間覆草降低溫室內濕度,通過放風和冬季在溫室內安裝植物生長燈等輔助設備加溫,降低溫室內濕度,減輕病害發(fā)生。
7.減少氮肥使用量,增施鈣肥、鉀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氨基酸葉面肥等,增強植株抗病性。在連陰天前葉面噴灑一次“云大120”,減輕連陰天的危害。
8.利用武夷菌素、春雷霉素防治灰霉病、葉霉病。利用新植霉素、中生菌素、農用硫酸鏈霉素等防治細菌性潰瘍病。利用蠟質芽孢桿菌、淡紫擬青霉防治根結線蟲病。利用哈茨木霉菌防治根腐病。利用寧南霉素預防病毒病。
9.移栽澆水后7天,用72.2%的普力克水劑800倍加99%的惡霉靈3000倍液再加適量生根劑灌根,預防根腐病、枯萎病,兼顧生根、壯苗。定植10天左右,用阿米西達1袋加88%水合霉素1瓶對水15千克葉面噴灑,預防灰霉病、早疫病、潰瘍病。用百泰1袋加S-誘抗素1袋對水15千克噴霧,預防晚疫病、葉霉病、葉斑病。15天后用阿米妙收加喹啉酮噴霧防治葉霉病、細菌性潰瘍病。遇連陰天、雪天病害易發(fā)生時可用百菌清煙劑預防病害的發(fā)生。要在連陰天前的2天噴灑1遍農藥,防止病害在陰天情況下大發(fā)生,同時添加氨基酸葉面肥,減輕連陰天植株營養(yǎng)消耗。生長期噴藥時注意加入甲殼素和鈣肥磷肥,增加番茄抗逆性。(張文杰 山東省壽光市稻田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