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張佳羽系我刊首期校園通訊員之一,她自幼酷愛讀書、長于寫作,曾40余次榮獲各類文學大賽金獎、一等獎,發(fā)表文學作品一百多萬字,已出版?zhèn)€人長篇小說及文集4部。如今,她已是一名在校大學生。近期,她的長篇新作《才女升學記》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我刊特節(jié)選部分篇章,以饗讀者。
期末考試,于我來說是尤為重要的。我要證明給爸媽看,我可以的—挺進全班21名,徹底甩掉落后的帽子。
元旦放假兩日,我沒有出去玩,而是攤開一桌子課本和筆記,將學過的知識囫圇吞棗地過了一遍。
這是聽了老媽的諄諄教導:“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崩习植挪还芪覐土暡粡土暷?,他不看廣告,只觀后效。
2012年1月6日,小寒。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考試說來就來到。
我被分到學校大禮堂去考試,單人單桌。監(jiān)考老師在門口站著,只允許帶一支筆、一塊橡皮、一把尺子進去。
我的天,“烤”不干你就不算真考。我懊悔自己搞什么寫作,到哪里都被人惦記著??紙錾?,被監(jiān)考老師盯著望來望去。
其實考自己的試,與老師盯不盯我有何干?我的緊張,實質(zhì)來自我有“倒數(shù)第九名”的“劣跡”。這個陰影驅(qū)之不去,我越是想跳出這個困局,越是擔心自己再次落入它張大嘴巴的陷阱。
我努力克制著自己,不去想它,認真審題。我有審題粗疏的毛病,有的小題太熟悉了,我瞅見它就欣喜若狂,結(jié)果人家出題的老師在細微處動了手腳,我沒有發(fā)現(xiàn)。
就說語文考卷?!跋铝性~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痹瓉沓龅念}是:“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p>
過分不?就多一個“沒”字,我沒看清,答案“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呀!這類題,我閉上眼睛都能答上來,會呀。但題審錯了,答案正好相反,會有何用?失分了!
連續(xù)三天考下來,不算太困難。我沒有司馬光砸缸的呼喊。因為缸不太深,我自己能爬上來。
星期日上午,最后一門副科考畢,學校通知,各班下午組織打掃教室和校園環(huán)境。從明天開始,高一和高二連放三天假,給高三的學長學姐們騰地方,他們要進行“雙基”考試。好吧,考試名堂真多。只要想考你,就一定有個說法,而且這個說法冠冕堂皇,理直氣壯。
高一的老師和同學們都松弛了下來。滿校園都是大家的身影。跳個舞,打個鼓,扮個貨郎賣豆腐,打掃著衛(wèi)生聽著歌。
東北的二人轉(zhuǎn)在猛扭猛唱:“臘月里來飄年味啊,家家戶戶迎新春……”
我這人好奇心重,有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毛病。“為啥農(nóng)歷十二月要叫臘月?”我問同學,十個就有九個半搖頭。
我必須弄明白。拿出手機上網(wǎng)一搜,哦,有的。解釋總結(jié)出來就是,是因為它和季節(jié)的關(guān)系,就像考試與將來要干什么一樣不相干。
據(jù)說,老祖宗的老祖宗那時候,手握簡陋的工具去打獵,危險常常使人恐懼和喪命。那時科學又不發(fā)達,人們信神信鬼,就在新舊年交替的一段時日,家家戶戶點蠟燭,祭祀神靈,以求降福。農(nóng)歷年的十二月就成為“祭祀之月”。
那臘梅花兒開呢?這絕對與祭祀沒有關(guān)系,只是深冬盛開的梅花的簡稱。我的腦子里盡想古怪的邪門事,一個接著一個。
真是不敢讓心思爬進去,一進去就出不來了。臘月的知識真豐富。也好,有這些雜七雜八的事兒想,便減輕些期末考試后的精神壓力。
成績沒出來前,心情很忐忑。是英雄是狗熊,未知數(shù)。誰有絕對把握吹噓自己一定能過五關(guān)斬六將?班上這么牛氣的人不多。
教室擦得窗明幾凈,桌椅都擺放到位,經(jīng)班主任紅老師仔細檢查,過關(guān),走人,放羊去吧。
你別以為我們舒服得不得了。這三四天假日,滿腦子里裝的都是盼著考試成績高一些,再高一些,一步一步高上去,高到不能再高處,就阿彌陀佛了。
誰還有心思東打梨西打棗的?讓你玩,你也玩不出十分的開心。
12日收假后,學習委員特別的忙,與老師一起匯總各科成績,進行制表排名。我到紅老師那里打探,紅老師笑容可掬:“明天公布。你還可以,有很大的進步。”
到底有多大的進步?。渴且徽蛇h,還是八丈遠或十丈遠?你給個準頭啊。我急著想知道具體的結(jié)果。
這一夜我非常難熬,到底實現(xiàn)既定目標了沒有?鬼知道呢。
好不易熬出個“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我比往常起得早了許多,急急切切要去上學。
今天至關(guān)重要。明天就是家長會,后天就放寒假。我必須知道我考得怎么樣,心里沒底,說話不硬氣啊。
到校一看,氣氛很寬松,老師除了布置寒假作業(yè),就是公布期末考試成績。
紅老師算是超級理解我的心情。同學一到齊,她就進了教室,開門見山地說:“我知道大家都念著考試成績。學習委員,來,將分項成績表和總排名表,還有期中成績與期末成績對比表,一塊兒貼在黑板上??戳瞬辉S破壞,明天家長會還要用。”
學習委員在熱心同學的幫助下,將三張表一字排開,貼在黑板上。
“對風羽奇飛同學提出表揚。期中考試倒數(shù)第九,期末考試第二十二名,進步了十八個名次,是咱們班進步幅度最大的?!奔t老師說,“這說明什么?說明只要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踏實了、用功了,成績就能趕上來。”
我聽后腦袋轟的一下,大面積空白。我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承諾,離第二十一名還差一個名次。好多同學向我祝賀,我的表情很詭異,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全班同學一窩蜂地擁到臺前,爭看自己的各科成績。我沒有去湊這個熱鬧,埋頭從發(fā)下來的試卷里尋找一線翻盤的生機。我把各科的分數(shù)認真加了一遍,看老師有沒有匯總錯;我又把每一道題細看了一遍,看有沒有被老師判錯。
我想通過這樣細致的尋找,來補救和提高一下自己還不太理想的成績。但令我很失望。老師沒有給我留下翻身農(nóng)奴把歌唱的余地—所有的分數(shù)評判都很正確,連0.5分的誤差都不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