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巧玲
將歷史故事運用到教學中的幾點思考
鄒巧玲
目前,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將“講故事”的方式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講故事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還能使課堂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目的。
歷史故事 教學 思考
《歷史課程標準》中表明,歷史課程改革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樹立以學生為主題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將“講故事”的方式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講故事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還能使課堂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目的。
第一,真實性原則。在初中歷史故事的教學中,所運用的歷史故事要有真實性,需要以規(guī)范的史料和研究成果為依據(jù),神話傳說和部分影視文學作品雖然通常都以某一歷史時期的時代背景和實際人物為依據(jù),但存在著情節(jié)夸張和對細節(jié)、過程的加工和改造問題,若將這部分歷史故事運用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參考史料進行一定的考究,盡可能還原史實。
第二,針對性原則。在初中歷史故事的教學中,如果所選故事含義太深,會使學生難以理解,從而影響他們對故事以及歷史的理解。如果故事信息含量少,學生會覺得沒有意思,達不到激發(fā)興趣的目的。因此教師選擇的歷史故事要有適當?shù)男畔⒘?,能夠?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分析故事的內(nèi)容,最終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總之,歷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挑選歷史故事,才能讓歷史故事更好地服務于歷史教學。
第三,生動性原則?!暗雌鸱?、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達到以情動情的境界?!倍适碌男迈r感也很重要,青少年總是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選取的都是學生耳熟能詳?shù)墓适?,就無法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產(chǎn)生無趣感或是厭倦感。因此教師在選擇歷史故事的時候盡可能選取新鮮有趣的故事,除了挖掘新鮮的歷史故事,還可以挖掘?qū)W生熟悉的歷史故事中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第四,精簡性原則。在故事教學中歷史故事是歷史課堂教學的手段,歷史故事的主要作用是營造歷史情境,課堂上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投入到歷史的思考中從而解決問題。如果歷史故事過于冗長,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講訴,不僅浪費了課堂有效的時間,也浪費了學生的積極性,反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選擇歷史故事的時候要考慮到故事的篇幅和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時間是夠符合。
(一)從初中歷史教材中就地取材。
現(xiàn)行的初中歷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個歷史故事的寶庫,為廣大歷史教師運用歷史故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這里所說的初中歷史教材主要包括了歷史教科書、教師教學參考書、歷史地圖冊、鄉(xiāng)土歷史教材等多種歷史教學資源。這些教材中本身就包含了許多有趣的歷史故事片段,其中很多故事都生動形象,讓學生通過這些故事就能切身感受到歷史場景,觸摸到歷史人物鮮活的個性。教師可以對這些素材進行進一步的加工,使其更適合課堂口述或?qū)W生講訴等教學方式,和整體教學過程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針對課程包含的人物和事件進行整理和創(chuàng)編。
首先教師要廣泛搜集資料,要創(chuàng)編關于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故事,就必須對這個人物和時間進行整體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廣泛搜集關于該人物或事件的材料,并進行分類總結(jié),弄清每類材料能說明什么問題。教師掌握的材料越多,構(gòu)建出來的歷史形象也就越逼真。其次要選擇典型的細節(jié),收集歷史材料時要盡可能多些相關材料,但在具體創(chuàng)編歷史故事時則需要選擇典型人物的典型細節(jié),以突出人物和事件的特征。并且還進行合理的情節(jié)想象。運用于教學中的歷史故事出于口述的需要,實際上需要將歷史事實和歷史想象有機結(jié)合起來。例如,在閱讀司馬遷《史記》中鴻門宴部分時,可以通過文字細膩地感受到人物的表情、對話、動作以及心理,這里面有對歷史事實的真實還原,也滲透著司馬遷作為一名歷史學家的史學眼光以及歷史想象力,歷史氛圍和境界的開拓需要由合理的想象來增添色彩。但是對歷史故事的想象應該是合理的,而不是毫無依據(jù)、天馬行空的揣測。
教師能夠準確的選擇歷史故事,并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運用歷史想象力對歷史故事進行創(chuàng)編,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能力和知識儲備。所以歷史教師一定要廣泛閱讀專業(yè)史籍資料,提高史料的運用能力,盡可能從中選擇恰當?shù)墓适骂愋?;二要有意識地從其他方面搜集故事,包括歷史故事和人物傳記等,從中挖掘有用的歷史信息。三是在備課時要反復研討教材,深入把握教材內(nèi)容蘊含的思想價值;四是要調(diào)查了解學生的閱讀狀況,選擇學生喜歡的能理解的故事類型,做到因材施教。
初中歷史教師為了能在實際教學中更好的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需要堅持閱讀相關專業(yè)書籍資料,從中獲得有用的信息,并適當?shù)恼砜偨Y(jié),并在實際的教學中適當應用。需要有高超的文學素養(yǎng),才能夠妙語連珠生動地講訴故事,并且需要有扎實的教學能力,平時多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愛好,在實際教學中巧用故事,用好故事,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化縣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