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金林繁東
?
欽州坭興陶藝工作室教學模式探析
張勝金1林繁東2
【摘 要】文章針對欽州坭興陶的特點設立陶藝工作室,從組織形式、教學任務、成績評定等3個內容初步探討了工作室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欽州坭興陶 工作室 教學
(一)陶藝教學太過于重技藝,輕理論
坭興陶藝作為一個傳統(tǒng)工藝,重視手工技藝的提高肯定是正確的,傳統(tǒng)工藝的傳承必然要依靠熟練的技藝。但是大學的教學任務不僅僅局限于工藝的提高,同時也應該教授創(chuàng)新理念和設計思維。如果僅僅只是能熟練做拉胚、修胚、雕刻等,沒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領,那只能局限于做熟練的藝術工人,不能對行業(yè)的發(fā)展做出更多的推動作用。設計陶藝教學應該是兩個方面都有所側重,其一是以技藝為主,技藝是陶藝傳承的根本,沒有精湛的技藝,就不能做出精美的陶藝作品;其二是設計理念和藝術思維,任何一個行業(yè)要獲得新的發(fā)展,不能忽視理念和思維的指導。
(二)教學中安排課程的單一化
在陶藝設計教學中,學校開設的課程相對單一老套,隨著坭興陶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人們對坭興陶藝的追求趨于多樣化,在課程安排上應做出更多拓展,涵蓋更多的藝術設計形式,讓學生能走出陶藝看陶藝。比如室內設計這門課程,包含有展示陳列的相關內容,家居飾品這個內容就與陶藝緊密相關,這個課程的編排,可以拓展陶藝專業(yè)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探索出與居家裝飾配套的相關陶藝設計作品,這樣會更加有針對性,能針對目標消費人群設計出相對應的陶藝作品。所以,在條件允許的范圍下,理應在陶藝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加入更多的藝術設計相關課程,比如還有廣告設計、插畫設計、景觀設計等,也可以設置多一些的藝術賞析課程,比如音樂賞析,電影藝術賞析,舞蹈藝術賞析等。
(三)課堂學習氣氛不好,師生互動差
在高校教學中,厭學不是一個罕見的現(xiàn)象,盡管相關教學管理人員在教學管理上花費了很多手段,盡管安排有大量的作業(yè),以各種形式阻止學生曠課,但是效果總是有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教學內容相對老化,教學方法僵化等問題是導致課堂學習氣氛不好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陶藝工作室的組織形式
應取消教研室的設置,直接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工作室,如雕刻工作室、拉胚工作室、造型工作室、模型工作室、綜合材料工作室等,由專業(yè)老師帶領。在大學一年級為基礎課學習,不用分專業(yè),統(tǒng)一完成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三大構成等基礎課程。在大二年級,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工作室導師與學生雙向選擇,進入不同的工作室學習。根據(jù)陶藝專業(yè)的不同需要,可以設置更多的工作室。同時,相同的工作室還可以進行更細致的分組,如把雕刻工作室分成以書畫為主的小組和浮雕為主的小組等;拉胚工作室可以分為拉胚和修胚小組等。在一些任務量重的課題上,導師可以協(xié)調各個小組構成一個臨時項目組,共同完成項目。每個工作室相對應的都有高年級和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形成以高年級帶低年級的形式,高年級的同學學到了技藝,會更加樂意指導低年級的學生,以獲得成就感;在指導低年級同學的同時,也能對自己的技藝進一步的提升。
(二)工作室的教學任務的確定
坭興陶藝課堂的教學理應緊密結合實踐。一方面,要完成人才培養(yǎng)方案里的教學任務和人才培養(yǎng)要求,一方面也可以與市場與企業(yè)緊密結合起來。導師在指導教學的同時,可以引入企業(yè)和社會的項目讓學生參與,除了一些低年級的學生需要更多的時間掌握好基本功之外,高年級的學生理應按照市場,按照項目的要求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讓自己的學習能更加的專業(yè)化,市場化。同時,也可以參加相關的陶藝競賽,讓學生的課業(yè)經(jīng)過行業(yè)專家學者的檢驗,這既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又能擴大學生的視野。
(三)關于學生成績的評定
成績是對學生的肯定。在陶藝工作室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是給予成績的唯一評定人,而是由多方面,多層次的評定,大概可以分為三個內容:一是教師的分數(shù),應占總分數(shù)的35%左右;一個是客戶的分數(shù),也是占到35%,一個是小組成員的打分,可以占到30%的份額。這個比例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調整。如對于一些市場上的項目,要依據(jù)客戶的綜合反饋來給出分數(shù)為主,可以給到50%的比例,由教師和小組組長給予小組成員成績比重可以稍微少些。對于其他不同的課題,可以根據(jù)小組成員的任務完成情況,結合平時的表現(xiàn)和討論發(fā)言情況上報給教師,由教師給予最后的成績。這樣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變?yōu)橹鲃拥慕涣?、探討,這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構建坭興陶藝工作室,立足于社會實踐,它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技藝能力的提高、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課堂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這種教學模式還在初級階段,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探索,使其更加符合行業(yè)發(fā)展的要求,培養(yǎng)出更多實用性陶藝人才。
參考文獻:
[1]帥民風,毛文青.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2]黃叔界.廣告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初探[J].欽州學院學報,2011,(10).
作者單位:(1.廣西英華國際職業(yè)學院人文學院;2.欽州學院陶瓷與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張勝金(1987-),男,壯族,廣西玉林人,廣西英華國際職業(yè)學院人文學院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工藝美術設計;林繁東(1976-),男,漢族,廣西浦北人,欽州學院陶瓷與設計學院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雕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