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時間,讓自己有成長的可能性
葉傾城:
你好。有個問題困擾了我將近一年時間,像一個縈繞在心頭的死結。
2015年7月,我大學畢業(yè),去了一個印刷廠做平面設計,雖然十分不適應那邊的環(huán)境,但想到輔導老師經(jīng)常和我們說的,“才畢業(yè)的時候至少要在一個地方工作一年,才能考慮跳槽,頻繁換工作學不到什么東西,不利于自身成長,年輕人應該培養(yǎng)自己的定力,不能一有不如意就想著換工作,要努力克服困難”。
每當我要辭職,一想到這里,就都咬著牙堅持下來了。但有一次,公司的一個男同事請我看電影,那天我們聊了很多。他告訴我:“才畢業(yè)的時候,應該多試幾種工作,才能知道哪個工作適合自己。”他說的話我記在了心上,他就像一個知心哥哥一樣,了解我的所思所想,于是我毅然離開了那家公司。
之后的每份工作,都是做不到3個月我就開始厭倦,我知道頻繁跳槽不好,但不知該如何是好。我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又不知道該去哪里。
昨天我再次辭職,想找那個像大哥哥一樣的前同事聊一聊,就約他出來看電影。剛開始他同意了,說晚上有時間,后來又說下班都7點多了,看完電影太晚,沒法送我回去。我說我可以打車,他卻說打車的錢都可以再買兩張電影票了。我猜他是在委婉地拒絕我,于是說:“要是你沒時間就算了?!彼匚遥骸霸倏窗??!本蜎]了下文。
想到曾經(jīng)那么聊得來的朋友突然就不理我了,我傷心、難過、委屈,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
思前想后,發(fā)現(xiàn)身邊一個知心的朋友都沒有,我就更難過了,以前和親戚朋友聊天,他們都說我要提升自己的情商,但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在畢業(yè)后的這一年里,我總感覺自己缺點兒什么,生活很不完整,但是具體缺什么,我也說不上來。
謝謝你聽我說了這么多,希望你可以幫助我盡快解開這個心結。
小尤
親愛的小尤:
先說工作,其實你的輔導老師說的是對的:剛上班,不適應是天經(jīng)地義的。要打卡,要對老員工微笑,要看老板的臉色,要應付許多莫明其妙的事。想提升,沒人肯教你;做錯了,誰都不原諒你。這份工作如此,另一份也是。外面的世界對新人向來不友善,或者說,它只管不動如山,新手要自己學著爬上去。
回想一下高考,一道簡單的題目你要重復練習幾百上千次,才能徹底學會,所有的學習都如此:觀察、聆聽、閱讀、反復練習,這都需要時間作為基礎。所以,以一年為基本量,是比較保守的估計。當然,這里并不包括一些極端的情況,比如沒有工資,老板是色狼。
那么,你的前同事說錯了嗎?其實也沒有,多試幾份工作和做滿一年并不矛盾,許多人要到30歲之后,才能真正找到人生的方向,10年換三四份工作是很常見的事,每份工作都能讓你賺些錢,做些事,結交一些行業(yè)里的朋友,掌握一些知識與技能,這是一個很理想的狀態(tài)。
但你完全沒從這方向理解,你只聽到了自己心底的聲音:你不想干了,你想要一個旁觀者的意見作為支持,于是,不管人家說了什么,你按自己的方式解讀了。
現(xiàn)在,你跳了若干次槽,越跳越心浮氣躁,每一份工作你都難說學到了什么,每一家公司恐怕也談不上有什么人脈。這些做了3個月不到的工作,能寫在履歷上嗎?恐怕不能。你能在這些萍水相逢里,交上朋友,靠朋友介紹的方式遞簡歷嗎?恐怕也不行。也就是說,工作一年后,你的工作經(jīng)驗、朋友圈、工作能力和應屆生是一樣的。
所以,不必問前同事為何拒絕你??措娪笆悄信笥驯容^適宜的活動,你是打算與他談戀愛嗎?如果不是,而且還很久不曾見面了,人家會理解為你是拿他來打發(fā)下時間,而他不愿意當這個便利店般的人物。交朋友是要花時間細水長流的,而你不曾給雙方這個機會。
現(xiàn)在你知道你缺的是什么了嗎?耐心與堅持。
再找工作的時候,對自己說:這一次,至少堅持半年。忍耐所有的不如意——你的父母、你的每位同事都是這樣忍耐過來的;專注于工作本身,再瑣碎的職位都能讓你學會很多;想放棄的時候對自己說,超過半年,就可以寫在簡歷上了;多看多聽,看看你的上司怎么做事、說話,你的親戚朋友說的情商大體上指的就是這個。不要在心里嘲笑他們是土鱉,年輕的你,可能比土鱉還不如。
現(xiàn)在的你,需要的不是一次說走說走的旅行,而是一種說坐下來就能坐下來的定力。給自己時間,讓自己有成長的可能性。
葉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