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林
師范(一七五一——一八一一),字端人,號荔扉,清代云南省大理府趙州彌渡人,乾隆甲午科(一七七四年)云南鄉(xiāng)試亞元,是一個封建時代知識分子中的全才,不用說他詩歌、書法、繪畫俱工,不用說為官劍川、望江而政績累累,也不用說他熟諳滇云山水風物掌故,單說他所遺留下來的幾副楹聯(lián),便可窺見端倪于一斑。一
劍川州是師范仕途起步的起點。一七八八年秋,此時的師范已是三十九歲了,十四年中,六上會試而名落孫山,大挑二等而選授劍川州儒學訓導,一干就是六年,其中一年還代理劍川州知州。期間,或文友相約,或攜同弟子,一起登臨石寶山,是師范工作之余的一大快事。一進石寶山山門,站在石傘山麓遠眺,劍川壩子風光旖旎,劍湖波光粼粼,尤其是晨間松林,白云繚繞,故名『海云居』。師范運用對聯(lián)這種獨特的藝術(shù)形式,繪聲繪色地描繪劍川的秀美河山,讀來如詩如畫。聯(lián)云:
云陰浩蕩來諸嶺;
海色蒼茫滿一樓。
如此美景,師范自然是詩興飄飛,意猶未盡。又云:
海容因雨變;
云氣過樓陰。
寶相寺始建于元代,矗立于石寶山陡峭的懸崖之上。一路攀援,危崖聳立,峨崖層疊,殿閣凌空,精巧布局,一條棧道盤旋而上,直通高懸的巖窟,險峻萬分,寧靜幽雅,古今詩人題詠不斷,石坊額曰『名山仙境』。師范題聯(lián)云:
細路盤危石;
層樓出暮林。
在寶相寺至金頂寺的途中,綠蔭遮日,山花爛漫,景色宜人,有石寶靈泉,為劍陽八景之一。金頂寺高深雄奇,神怪倏然,被后人趙藩譽為『五岳之外』,『萬靈所居』。師范題靈泉聯(lián)云:
谷口清泉,是渴者都憑飲去;
石頭路滑,勸來人且略緩些。
一路上,山路險峻,曲徑通幽,直到金頂寺路接慈云石坊,游客無不心曠神怡。師范題聯(lián)云:
捷足遍游多寶地;
回頭好鑒洗心泉。
走進金頂寺,禪院幽靜,倏然間涼爽了下來。入夜,更顯得涼意侵人。師范題聯(lián)云:
月華侵枕淡;
山氣入秋深。
石鐘山石窟群為南詔大理國時開鑿,翠竹環(huán)抱,石鐘寺古色古香。尤其石雕精美絕倫,神秘莫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的高超技藝,淋漓盡致地融匯在一起,被人稱為『南天瑰寶』、『西南敦煌』。師范題一副飽蘊佛理的楹聯(lián):
佛難辭斧鑿;
鐘早落塵埃。
在沙溪古鎮(zhèn),黑惠江蜿蜒流過,有一座石拱橋——玉津橋,如長虹新月。該橋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連接東西兩岸,成為當?shù)厣搪猛鶃肀亟?jīng)之道。一七九二年,師范應沙溪士紳之請,為該橋聯(lián),聯(lián)含有『玉津』二字,成為『玉津橋』名字的由來。聯(lián)云:
石可成橋,從今不唱公無渡;
津真是玉,到此方知水有源。
師范把劍川當做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熱愛這里淳樸的人民,作詩吟聯(lián)謳歌這里美麗的山山水水,甚至給自己起了富于地域特色的號,曰『金華山樵』,曰『劍湖外史』。二
安徽省望江縣是師范又一故鄉(xiāng)。這不僅因為他在這里當知縣八年,還因為他把自己的生命都交付給了望江。一八零一年,師范被授任望江縣知縣,直到一八零八年因耳疾罷官。八年里,師范為官清廉,戒奢安貧,從政惟簡,愛士恤民,與民同憂樂; 八年里,師范熱心教育,政閑即課士講學,刊刻望江先賢著作,振興一方文風,望江士民親切地稱他為『師父』。師范在縣衙大門自書題聯(lián),隨時自警自勉,時時在施政之中躬行。聯(lián)云:
政簡入琴堂,常對一泓秋水;
心清在茅屋,平分萬戶春光。
望江人講孝道,是『孝子之鄉(xiāng)』,中華傳統(tǒng)『二十四孝』中,望江縣就有三孝,即『王祥臥冰』、『孟宗哭筍』、『仲源割股』。望江縣士民仰慕先賢遺德,合并建祠曰三孝祠,春秋祭祀。師范題聯(lián)贊頌道:
泣于竹,臥于冰,繞于墓,三孝豈尋常孝行;
山有臺,堤有池,里有墩,千秋共仰止芳名。
回龍宮坐落于縣城東的白虎山頭。這條山脈自茶安九龍岡分支,蜿蜒奔騰而來,有飛龍越江之勢。為鎮(zhèn)住風水,地方士紳建回龍宮,供三尊木雕吳公龍王神像,希圖風調(diào)雨順。師范題聯(lián)懸掛大殿左右大柱,聯(lián)云:
殿宇本崔巍,看兩翅飛騰,猶如丹鳳朝陽,青鸞謁日;
山川真壯美,問三尊靜坐,可見元沙東護,玉帶西流。
吉水鎮(zhèn)宗三廟建有靖江王祠,供奉之神名『靖江水神』,安定江水,護佑生民出入平安。師范為之題聯(lián)曰:
楚尾吳頭,出郭門數(shù)里而遙,江城如畫;
仙都佛國,仗神功千年并峙,水波不興。
華陽鎮(zhèn)三閭大夫祠,又名屈子祠,望江人民感佩其英靈,春秋祭祀愛國主義者屈原。師范題聯(lián)歌頌屈原力主改革朝弊,明法治國,振興國家和千古不朽的《離騷》。聯(lián)曰:
披月觀云,非鄭袖子蘭,埋沒卻一生貞節(jié);
美人香草,有景差宋玉,流傳出萬古馨風。
三閭大夫祠內(nèi)建有忠節(jié)廟。師范題聯(lián)道:
此地江流通楚水;
有人閑坐話離騷。
又聯(lián)云:
江風帶霧清無濁;
岸柳和煙醉亦醒。
坐落于望江縣城北隅的青林寺建于北宋,因『開門見青林』而得名,故而環(huán)境清幽。地藏殿、彌勒殿等肅穆,大雄寶殿、三圣殿、觀音殿、祖師殿等巍峨,為一方禪宗叢林。師范題彌勒殿聯(lián)云:
一肚子不合時宜,問尊者如何消納;
滿面孔無非和氣,請眾生各去思量。
又題佛龕聯(lián)曰:
幾人能出世,看我佛端坐蓮臺,豎指拈花,歡喜煞金剛羅漢;
何處可傳經(jīng),有禪師橫擔錫杖,搬柴運米,妝點就紺宇琳宮。
城隍廟如今已是望江縣城最熱鬧的處所,人流熙來攘往,過往游客都能看到師范的題聯(lián)。聯(lián)云:
世上奸淫,有時幸免,到頭來總要一時算賬;
冥中報應,逐漸分明,虧心處何曾半點饒人?
望江韓氏是書香門第,世代科甲題名不斷,人才輩出。師范題贈韓氏聯(lián)云:
席上有經(jīng)橫,聽滿城誦詩讀書,半是韓門佳弟子;
堂前容我到,看此處裁云琢月,爭夸東閣好郎君。
一八一一年,師范病逝于望江,享年六十一歲。師范一生吟詩萬首可敵陸放翁,深得孫髯翁衣缽的師范,所作楹聯(lián)當不在少數(shù)。除劍川、望江兩地而外,師范曾游學各地,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交游名士多多,也每每留下題聯(lián),只可惜,由于年湮代遠,留存下來的也只屈指可數(shù)的數(shù)聯(lián)。如今讀來,無不音律鏗鏘,奇思妙想,對仗工穩(wěn),或語言凝練,或白話入聯(lián),或意境深遠,或詩情畫意,或富含哲理。細細玩味,一副副筆趣流暢、意蘊深厚的楹聯(lián),無不令人怦然心動,給人至美的文化享受。如題楚雄鎮(zhèn)南州靈官橋關帝祠聯(lián):
掛印封金,從不拖泥帶水;
辭曹歸漢,恰似擲瓦拋磚。
又如題黃鶴樓聯(lián):
欄桿外,滾滾波濤,誰能挽大江東去;
窗楹間,瀝瀝煙藪,幾曾見黃鶴歸來。
再如贈好友錢允濟聯(lián):
海上三峰;
云中一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