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彥
過往之路,今之羅馬
閑來翻開書櫥里的泛黃日記,稚嫩歪扭的字里行間,水印模糊的筆跡,勾起了我對過往的回憶,那些文字是少不更事的真實記錄,是心路歷程的血淚交響曲,是“恰同學少年”時的刻骨銘心,也是無悔青春的完美詮釋。
眾人眼前的一介書生,不曾擁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不曾考取聲傳八鄉(xiāng)的功名,也不曾得到嚴師名師之偏護,所擁有的僅僅只是歷盡艱辛的磨難。
一直以來,我沒有放棄自己,更沒有放棄夢想,因為我始終如一地堅信: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絕望的心境。一生不曾失敗的人,一生也就不會成功。這時或許有人會說,我是阿Q精神的終極追隨者,我是在為自己疲軟脆弱的靈魂尋求安慰的棲巢和歸宿。面對這些,我沒有做聲,也不想做聲,一個孤寂的軟靈弱魂正在低吟“為自己而活”!人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被繁縟的教條所限,不要刻意地活在他人的觀念束縛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聲音。最重要的是,要勇敢地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引領你奔向細雨和風,陽光燦爛的明天!
數(shù)年所行之路,不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直通順暢,而是猶如山澗溪流,蜿蜒曲折,一晃亦走出了幾歲年華。悵然間,昔日心中之羅馬,悉數(shù)在腳下,也盡在前方征途。
愛與她人,情定今生
愛之渾厚,給予蒼生;情之美好,眾人追求。
年底回鄉(xiāng),頓無孩提時的那種自在,也不會回到“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純真年代。如今,親朋好友大多已是喜結(jié)連理,同鄉(xiāng)玩伴也已“梧桐枝上棲雙鳳,菡萏花間立并鴛”。喜慶之余,親人們渴盼的目光毫不留情面地對準了我,叫如今仍是孤身歸鄉(xiāng)的我情何以堪!于是,愛情似乎成了下一站和我必須搭乘的列車。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缺了角的圓,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與自己相配的人。為了愛情,我們愿意去磨平自己多出的那些棱角,避免在擁抱時刺痛彼此。我們在愛情里學會了尊重、表達、妥協(xié)、包容、體諒、把握、信任,懂得了珍惜、傾聽、理解、分享、犧牲。在愛情中,我們都是凈化自己靈魂的超人,竭盡全力去扭轉(zhuǎn)命運的閥門,讓自己成為一個最好的愛人,成為一個最幸福的人。
情之為傷,苦了多少人,煞了多少憶;情之為悲,冷了多少情,落了多少思。面對愛情,我們縱使飛蛾撲火,也仍義無反顧,只為情,傷人傷己間,落下一生無法割舍的惆悵。寫一首長相思,抹多少癡情淚,飲半杯濁情酒,品無數(shù)世間情,如若你是我眼中那朵耀眼的玫瑰,那么今生我愿為你守護一生一世的長情。
術業(yè)專攻,學不休矣
古人云:術業(yè)有專攻,學不可以已。今人言:活到老,學到老。此言彼語都說明了一個道理:萬事皆可廢,獨不能枉術業(yè),生當學不休矣。
天下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男成龍,女成鳳,可事實是,真的會有多少龍鳳呢?從咿咿呀呀學語開始,我們就注定與考試為伴,小升初、中考、高考、英語四六級考試、考研、職稱考試……來而不往的各種考試,讓我們飽受數(shù)字的煎熬。為了向高分邁近,我們拼命地向佼佼者看齊,我們也明白了臨淵羨魚之舉,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之措,然而出榜時節(jié)依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憂,可憐天下父母心。
二十多個春秋已然過去,80后的我們在滾滾的就業(yè)浪潮中,毅然踏上了白色的帆板,沖游在“驚濤駭浪”中。此時的背包不能說是“飽讀詩書”,也不能說是“不學無術”,總之,介于中間狀態(tài)的我們,帶著從小就懷揣的夢想,帶著不算鼓鼓的精神行囊,同時也帶著在恩師看來還有點羞澀的學業(yè)碩果,從容地邁進眼前的這股社會洪流中。我們也從學之初的同一起跑線,跑到了現(xiàn)在的參差不齊,跑向了現(xiàn)在的各奔東西。
漫漫人生路,上下而求索,生命若未息,奮斗將不止。任何源于奮斗的資本,最初只是學識與術業(yè),而后才是所謂的天資與秉賦。沒有學識與術業(yè)的天資與秉賦,如同沒有骨髓的空殼,難以承受歲月的洗禮與考驗。千金易散盡,學富五車仍難求,做一個有心人吧,勿忘與知識為伴。和知識結(jié)伴一生,瑯瑯生趣。
生易活易,生活不易
現(xiàn)實寰宇,物欲橫流,利益縱行,生活苦樂,盡在其中,所以,每個人一定要想清楚三個問題:第一你有什么,第二你要什么,第三你能放棄什么。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有什么,很容易評價自己的現(xiàn)狀;要什么,內(nèi)心也有明確的想法;最艱難的是,不知道或不愿放棄什么,這點恰恰能決定你想要的東西能否真正實現(xiàn),沒有人可以不放棄什么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所謂取舍之間,得失上下,總是均衡的對等。
生活如同一塊水磨石,漸漸地將我們的個性打磨光滑,將我們與世俗格格不入的棱角磨平磨圓?;蛟S我們年輕的時候還會咒罵這樣的生活讓人厭煩,但當老去的那一天,我們會突然發(fā)現(xiàn),那樣的經(jīng)歷也是一種難得的人生履歷,它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更好地為明天所期盼的生活奮斗,這便是一個人人都會經(jīng)歷的成長過程。
其實,人更多的時候活的是一種狀態(tài)。譬如電影《轉(zhuǎn)山》里的張書豪,不為更高的追求,只是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那個夢想而不懈地努力和超越自我。那種狀態(tài)不是怡然自得的心境,也不是自我瀟灑的模樣,而是只有自己才能為之真正滿意和心歡的精神與物質(zhì)的雙重慰藉。再如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做客《贏在中國》節(jié)目時講到,人不能像草一樣地活,人應該要有樹的種子,即使被別人踩在腳下,也可以汲取泥土的養(yǎng)分,最終長成參天大樹。樹一樣的種子,樹一般的成長,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完全佐證,人更多的時候活的是一種狀態(tài)。生易活易,生活不易。生活因不易而美好,倘若是垂手可得的生活,你還會覺得有滋有味嗎?所以,沒有必要抱怨現(xiàn)在擁有的生活,好好地活,精彩地活,便是真正的生活。
南窗一夢,夢生緣起
活在當下,不是畏頭縮尾之舉,是因為生命的意義也只能從當下去尋找,也只有當下才最具現(xiàn)實意義。過往之事,均因過往而不存在,無論是多么美好且令人懷念,或是多么丑惡而令人悔恨,都沒有必要沉湎于過往的情愫中。對過往的懷念或追悔,只會徒增自己心中的煩惱,進而會干擾到當下該做的重要之事。
我們都曾經(jīng)有過形形色色的夢想,可是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夢想都會如期實現(xiàn),夢想和現(xiàn)實始終存在著一定差距??障爰业目罩虚w樓畢竟只是一種虛幻的精神建筑,不切實際,從當下播種夢想的種子,從當下尋求種子發(fā)芽的機緣,讓人生插上騰飛的翅膀,抓住機緣,超越夢想,活得自在一些,活得真實一些,活得精彩一些。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一個人一生若活一百歲,也不過三萬多天,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梢月詭Э鋸埖匮灾?,人這一輩子也不過只有三天而已,即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是作廢的船票,是不能抒寫的歷史,是無法改變的;明天是未到期的證票,是不可兌現(xiàn)的事實,是無法預測的。只有今天才是最有把握的,最現(xiàn)實的,也是最可書寫的華麗篇章。
天日和煦,獨望南窗。嘆佳人過客,惜時光蹉跎,悲苦情歲月,痛才疏學淺。不悲不喜,不畏不懼,活在當下,繼續(xù)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