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秋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他想著當年自己的一分豪情,一分壯志,想著當年那個懷揣助國稱霸夢想的少年,終究只能嘆一口氣。
殘陽如血,夕陽的輪廓也漸漸模糊,就像一鍋煮糊了的稀粥,調(diào)劑兩點憤懣作了染料。
找一塊石頭罷!汨羅江的滔滔江水咆哮著、怒吼著,隨后,一個小小的身影躍入江中,一眨眼,不見了。
他叫屈原,他死了。
江水呢?依舊是奔騰著向前。楚國呢?當然不久也滅亡了。
這些是在歷史書上找不到的,歷史書上寫的盡是一統(tǒng)天下的秦國,容不下一個愛國的大夫。
但歷史書上可以找到另一個人,叫譚嗣同。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然后慷慨就義。
“慷慨”兩字用得挺好,似乎他真的昂首闊步,像個將軍。只可惜他打了敗仗。
最初讀到這一段話時,是很想笑的。若真是一項變法就需要一個人來祭奠的話,那中國自古以來那么多場改革,那么多場變法,王安石也死了,這也死了,那也死了,中國的古典文化不就流血流盡了。
后來知道,這不能笑,這是愛國。笑了,我就不愛國了。
屈原之死也是極好的,弄得全中華的文人似乎都得做點不凡的事以彰顯自己的風范。乃至今天,就算不是文人,也得做點事,砸日本車就是其中一件。起初我是很高興的,但仔細一看,哦,砸的是自己的日本車。突然想苦笑一聲,但看看四周,又不敢苦笑了。苦笑也算笑的罷。
肯德基的生意更是愈發(fā)好了,一群人圍在店門口?!翱系禄P門!肯德基關門……”諸如此類的口號。
我不笑了,我想很嚴肅地說一句:我們的愛國有些極端,更像是一種綁架。
你沒有理由讓秦國自己滅國,你沒有理由以死要挾變法的成功,你更沒有理由讓肯德基關門!
除非,你楚國奮發(fā)了,努力了,一統(tǒng)天下,秦國自然會被你滅國;除非,你戊戌變法深得民心,好評如潮,人們都推崇你,擁護你,那么誰敢讓你死;除非,你自己的飲食產(chǎn)業(yè)做得很好,如日中天,好到?jīng)]人再吃肯德基,敢問肯德基在中國還混得下去嗎?
進一步講,若是中國無論科技、經(jīng)濟……每一方面都遠超外國,別人敢動南海嗎?
歷史書上有一個人,我很崇敬,他的方式是否給我們更多啟示呢?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