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日華
紅糖新娘
※ 杜日華
紅糖記錄著叔父、叔母難忘的愛情故事。
1970年,叔叔步入了而立之年,但婚事還未落著,祖母為此焦急萬分,日夜操心。之前十年,祖母曾托過無數(shù)的媒人給叔叔介紹對象,但皆嫌我們家境貧窮而一個個“吹”了。那年,心急如焚的祖母再托媒人幫忙,媒人幾經(jīng)努力,才從鄰村帶來了一位女青年跟叔叔相親。
這位女青年叫阿梅,她家也窮得如水洗一般。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了解,阿梅及其父母終于答應(yīng)了這門親事,祖母為此樂開了花。在祖母的再三催促下,阿梅的父母同意女兒于當年的年末跟叔叔結(jié)婚。
按我們當?shù)氐娘L(fēng)俗,結(jié)婚前十幾天,男方要給女方送去“彩禮”,我們鄉(xiāng)下人把它叫“過禮”。一天,媒人來告訴祖母:“五嬸,阿梅媽要求過300元的禮?!蹦菚r300元可謂一筆天大的數(shù)目。你們想想:莊稼有種無收,連鬧饑荒,政府又不準百姓開荒種菜,不準多養(yǎng)家禽家畜。雞鴨只準各養(yǎng)兩三只,豬只準養(yǎng)一頭。而雞、豬又要按要求上調(diào)給國家。一個家庭的經(jīng)濟收入就只靠這些,一年的收入不過四五百元。為了辦妥叔叔的婚事,祖母硬著頭皮東借西借,好不容易才籌夠了300元。準備“過禮”時,媒人又來告訴祖母:“五嬸,阿梅媽說還要20斤紅糖,因為阿梅大嫂快坐月了?!弊婺嘎犃?,心一沉:20斤紅糖,又要幾元錢,又要糖票啊……唉,不管怎樣,為了這門盼了十年的婚事,我必須答應(yīng)她。想到這里,祖母滿臉笑容,對媒人說:
“阿芳,這個不要緊,我答應(yīng)她,保證給她送去20斤紅糖?!?/p>
那是饑荒和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婦女坐月都沒有什么能吃的,有番薯和稀粥就算很不錯了。至于補品,唯一就是紅糖。因為紅糖益氣補血、健脾胃、活血化淤。老人家說,婦女產(chǎn)后身體虛弱,要補身子最好就是紅糖沖燒酒。
當晚,祖父、祖母及我爸媽坐在一起商量如何才買到20斤紅糖的事。祖父說:“幾經(jīng)艱難才籌夠300元錢,而現(xiàn)在又要幾元錢買紅糖,這幾元錢又向誰借呢?就算弄到錢,糖票呢?唉……”那時是計劃經(jīng)濟,買什么都要“票”,一個大戶家庭半年才分給不足兩斤的糖票,要湊足20斤糖票實在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祖母說:“籌錢和糖票兩樣皆難,但無論如何都要上了,沒有退路可言?!卑謰屢餐庾婺傅恼f法,決定向別人借錢借糖票。于是,祖母和我的母親就日夜馬不停蹄,跑東家,串西家;跑親戚,走朋友……經(jīng)過一個月的艱苦努力,才借到十斤糖票。祖母對媒人說:“阿芳,你跟阿梅父母說,我們經(jīng)千辛萬苦才籌到十斤糖票,就送去十斤紅糖行不行。一年到晚,人家也有大小事情,糖票確實難借。”很快,媒人又來告知祖母:“五嬸,我跟阿梅父母說過了,他們不同意。他們說一定要送去20斤紅糖,因為這20斤糖非常有用,十分重要?!庇诌^了一個多月,終于把錢和糖票籌夠了。那晚,在微弱的煤油燈下,祖父、祖母和我爸媽圍在一起,個個滿臉笑容。祖母緊緊地抓住這來之不易的糖票,小心翼翼地數(shù)了一遍又一遍,然后疊得整整齊齊的,再用布包起來,自言自語道:“明天就去買紅糖,買回來了,連同‘禮’一齊送過去。這樣,他們一定會滿意了吧?!钡诙欤婺敢淮笤缇蛠淼酱箨牭墓╀N社買紅糖。售貨員說:
“紅糖昨天賣完了,中午才去長岐供銷社取貨,你下午再來買吧?!弊婺敢宦?,十分沮喪,心想:下午能保證取到紅糖回來嗎?萬一取不到,豈不要等到明天?過禮又要拖多一天了。不如今天就去長岐圩買吧。想到這里,祖母空著肚子,一口氣跑到了近20里路的長岐圩。當祖母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地托著這20斤紅糖回到家里,把經(jīng)過告知家人時,個個都睜大眼睛望著祖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果然,當媒人把“彩禮”和紅糖送過去時,阿梅的家人個個歡天喜地,連連稱贊祖母能干,有本事。
當年的臘月,阿梅和叔叔結(jié)婚了。來飲喜酒的一位親戚開玩笑說:“沒有二十斤紅糖,這門親事可能就不成了,這新娘是用20斤紅糖換來的。那么,這新娘應(yīng)叫“紅糖新娘!”這親戚的一番話引得在場的人個個笑彎了腰。笑聲一浪蓋過一浪,很久很久才平靜下來。從此,叔母阿梅的名字就被“紅糖新娘”所代替,在村中傳開了……
星移斗轉(zhuǎn),46年過去了。當年青春靚麗的“紅糖新娘”現(xiàn)步入了古稀之年。每當談起當年“紅糖過禮”的事,叔母就很有感觸地說:“當時生活太困難,又太需要紅糖了,所以才……”咀嚼著叔母這句話,我心中不禁涌出無限的感慨:紅糖調(diào)味補身體,更為愛情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