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品,吳志鵬,梁勇
(廣東省東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東莞523086)
應用ELISA方法檢測牛結核分枝桿菌Y-干擾素
黃世品,吳志鵬,梁勇
(廣東省東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東莞523086)
為了驗證ELISA方法檢測牛結核分枝桿菌Y-干擾素的可行性,應用建立的ELISA方法檢測30份牛全血,結果為陰性和陽性對照均成立,30份全血的牛結核分枝桿菌Y-干擾素均為陰性,結果表明應用ELISA方法檢測牛結核分枝桿菌Y-干擾素診斷牛結核分枝桿菌可行,可以適用于牛結核分枝桿菌的大規(guī)模監(jiān)測。
結核分枝桿菌;牛;ELISA;Y-干擾素;血清學
結核(tuberculosis)是由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一種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在世界各國均有發(fā)生,對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和人類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威脅。結核病在動物檢疫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牛結核病的檢疫方法主要是牛結核菌素皮內變態(tài)反應,該方法存在費事,受外界干擾因素多等缺點。1989年Wood等建立了一種簡單的體外檢測方法,其原理是基于血液T淋巴細胞對牛結核分枝桿菌PPD的細胞免疫反應。結核菌素PPD抗原遞呈到全血組織培養(yǎng)物的淋巴細胞后,感染牛結核分支桿菌的細胞就能產生Y-干擾素,并通過基于單克隆抗體夾心ELISA檢測到。未感染牛結核分枝桿菌的淋巴細胞不會產生Y-干擾素,因此,Y-干擾素的檢測與牛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相關。目前,體外Y-干擾素的檢測方法已被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歐美等國家批準為正式試驗方法,并且為OIE推薦的方法。本次研究利用建立Y-干擾素ELISA檢測方法,檢測活牛交易市場的牛,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為牛結核的檢疫和流行病學監(jiān)測提供依據,現(xiàn)報告如下。
1.1牛全血30份牛全血,采自東莞市橫瀝鎮(zhèn)活牛交易市場,用頸靜脈采血,加入肝素抗凝劑,顛倒幾次混勻血液,使肝素溶解。在室溫下運送到實驗室,并在30h內進行培養(yǎng)。
1.2試劑和儀器牛結核分枝桿菌Y-干擾素試劑盒:購自瑞士BOVIGAM,批號:6332900701;牛型結核菌素,購自BOVIGAM,批號:63314017001;禽型結核菌素,購自BOVIGAM,批號:6331301701。SUNRISE酶標儀購自TECAN公司。
1.3方法
1.3.1全血培養(yǎng)將抗凝血加入24孔組織培養(yǎng)板,每頭動物加3管1.5mL分裝的抗凝血,分別無菌加入100μLPBS(陰性抗原對照)、禽型PPD、牛型PPD至相應的孔,用微量振蕩器震蕩1min,放在濕盒37℃培養(yǎng)16~24h。
1.3.2血漿樣品的收集孵育后小心吸取約500mL的上層血漿放入儲存管中,待檢,盡量避免吸入紅細胞。
1.3.3ELISA方法
1.3.3.1使用前,所有的試劑組分回復到室溫(21℃+/-5℃),加入50μL稀釋液至所需的孔,加入50μL待測樣品和陰性、陽性對照至相應的孔,震蕩混勻,室溫孵育60min。
1.3.3.2倒掉板中液體室溫洗滌6次,排干,加入100μL配制的酶標結合物,室溫孵育60min。
1.3.3.3倒掉板中液體室溫洗滌6次,排干,加入100μL底物,室溫避光孵育30min。
1.3.3.4加入50μL終止液,450nm波長讀數(shù)。
1.3.3.5結果有效性。
牛Y-干擾素陰性對照小于0.13,重復孔差值不能大于0.04;牛Y-干擾素陽性對照大于0.7,重復孔OD值變化幅度不超過平均OD值得30%,結果成立。
1.3.3.6結果判定。
牛PPD的OD值減去陰性抗原的OD值大于等于0.1且牛PPD的OD值減禽PPD的OD值大于等于0.1判為陽性。牛PPD的OD值減去陰性抗原的OD值小于0.1或牛PPD 的OD值減禽PPD的OD值小于0.1判為陰性。
結果為陽性對照平均OD值為1.02,陰性對照平均OD值為0.02,結果成立,檢測30份牛全血,牛結核分枝桿菌結果均為陰性,詳細結果見表1。
本次試驗采用建立的Y-干擾素ELISA檢測方法,試驗結果成立,對采自活牛交易市場的30頭牛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結果表明該方法可行,適用于基層獸醫(yī)實驗室的檢測,活牛交易市場的牛未發(fā)現(xiàn)有結核病陽性可能與采集的樣品比較少有關,在以后試驗加大樣品的檢測量。
牛結核病的診斷方法目前主要有三類:細菌分離培養(yǎng)鑒定、免疫學方法和細菌的核酸檢測。其中細菌分離培養(yǎng)鑒定是結核桿菌的確診方法,但是分枝桿菌生長緩慢,培養(yǎng)時間長,細菌分離率低,需要在一定生物安全防護措施的實驗室才能操作,并且需要采集組織樣品,不適合活牛的檢疫。細菌的核酸檢測,靈敏度高,特異性好,需要PCR儀或熒光PCR儀,不利于基層的檢疫。在我國的結核病檢疫中主要采用牛結核菌素皮內變態(tài)反應,但該方法存在較多假陽性,需進行現(xiàn)場檢測,試驗需要3d時間,受外界的干擾因素比較多,對操作人員要求也比較高,需要一定的檢疫經驗。采用牛體外Y-干擾素來判斷牛結核的感染,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于皮內變態(tài)反應。體外Y-干擾素檢測方法與頸部皮試變態(tài)反應相比,可以排除一部分禽結核陽性的牛,特異性高,在牛結核病診斷中,除了常規(guī)皮試變態(tài)反應,體外Y-干擾素來判斷牛結核是最有應用價值和前景的檢測方法。
表1 牛分枝桿菌檢測結果
應用Y-干擾素檢測方法進行牛結核病的檢疫,不但可以提高牛結核分枝桿菌檢測的準確性,還可以提高檢測的速度。在實際的臨床應用中,可以把皮內變態(tài)反應和體外Y-干擾素檢測方法結合起來。在對牛進行牛結核檢疫時,先采用皮內變態(tài)反應檢測,檢測結果為陽性的牛即采取隔離措施,然后采用Y-干擾素檢測方法進一步檢測,兩種檢測方法均為陽性的牛給予淘汰,養(yǎng)殖場經過多次的淘汰,最終達到牛結核病的凈化目的。
[1]劉思國,等.牛結核病研究進展[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03,10:10-14.
[2]Wood P R,et al.Development of a simple,rapid in vitro cellular assay for bovine tuberculosi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of gamma interferon[J].Res Vet Sic,1990,49:46-49.
[3]Michel Denis D,et al.Enhancement of the sensitivity of the whole-blood gamma interferon assay for diagnosis of Mycobacterium bovis infections in cattle[J].Clin Vaccine Immunol,2007,14(11): 1483-1489.
[4]Wood P R,et al.Field comparison of the interferon-gamma assay and the intradermal tuberculin test forthe diagnosis of Bovine tuberculosis[J].Aust Vet J,1991,68:286-290.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