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中 任曉靜 陽鑫
摘 要:趙準旺先生深入挖掘北方山水風情,領略清靈秀氣的江南風光,站在時代的高度去探索藝術,在對社會、人生、自然的深刻體悟中將傳統(tǒng)精髓與時代發(fā)展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作品。
關鍵詞:藝術;水墨;傳統(tǒng)
藝術之道,思悟無窮,上綜古法,下啟新風,中西融匯,古今貫通,任何藝術家都難以窮盡。但是只要一個藝術家在創(chuàng)造和追求藝術中把握藝術的本質,在漫無邊際的森林中探索藝術,就能不斷地超越自我,展現自己的風采神韻,開創(chuàng)一條屬于自己的藝術之路。而趙準旺先生正是這樣一位令人欽佩的“成功藝術家”。
趙準旺先生1945年出生于北京,現旅居美國,中國現代著名彩墨畫家。他受過嚴格的繪畫技法訓練,深深迷戀著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藝術魅力。他深入挖掘北方山水風情,領略清靈秀氣的江南風光,站在時代的高度去探索藝術,在對社會、人生、自然的深刻體悟中將傳統(tǒng)精髓與時代發(fā)展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藝術作品。趙準旺先生受業(yè)于吳冠中、崔子范、亞明、張仃等著名的藝術家,得其縱橫揮灑之法,領探索精神之膽識。為了繪畫他游歷了名山大川、潛入漁村山寨、感悟民族風情,一步步來激發(fā)自己的靈感和激情。創(chuàng)作了百余幅喜人之作,在全國美展及國際性大展中多次榮獲獎項,并在世界各地舉辦 30 余次個人畫展。
一、筆墨映時代·丹青繪真情
趙準旺先生熱愛藝術,熱愛繪畫。為了對藝術的更高追求,他選擇了去美國進一步深造,成為了一位僑居舊金山的華人藝術家。他開創(chuàng)了“寫意與抽象融會”的獨特藝術風格,運用中國水墨文化在西方打造了一片天地,推動了對外藝術文化的交流,連續(xù)在2008年和2012年受邀創(chuàng)作了奧運題材系列作品,一幅極具影響力的十米長卷的主題畫“北京奧運情”在倫敦展出。其中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jié)系列活動之一的“旅美畫家趙準旺北京奧運情畫展”中將中國的水立方、鳥巢、北京著名建筑物等將創(chuàng)意與生活進行了完美結合,他清雅靈秀的畫風,揮灑自如的筆法、張弛有度筆墨功夫、情深似海的思鄉(xiāng)情,都完美的呈現在了他的畫卷上。也為宣傳北京起到了積極作用。趙準旺創(chuàng)作奧運題材系列作品共60多卷,奧運畫作凝聚了他多年心血,奧運是一種國際性大型體育文化活動,在畫作中他融匯了思鄉(xiāng)之情以及自己對藝術的享受之感,每一幅作品都滲透著他的汗水、真情和創(chuàng)作理念。
欣賞了趙準旺“北京奧運情”系列作品,發(fā)現他近期的作品畫風與以往有些不同,大量作品中不僅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水墨元素以及傳統(tǒng)筆法功夫,同時在視覺效果上也體現了西方現代美術的構成原理。他多以寫生為主,捕捉生活中的建筑、風景等題材;他喜歡用張弛有度的筆墨手法以及簡單純美的彩墨來填滿畫面,同時又借鑒了西方油畫的表現技法來營造畫面的意境美,注重氣氛的渲染來增加畫面的空間感和厚重感,也融入了他對故土的深深思念之情。此外,他還借鑒了許多藝術大師如何處理寫實與抽象之間的關系來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追求一種中國傳統(tǒng)繪畫那種似與不似的造型原則,學習了西方處理抽象繪畫造型的特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融入到他的繪畫作品中。一幅幅震撼的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到豐富多彩的色彩表現,流暢輕快的筆法技巧,活靈活現的動感筆墨,以及強烈的現代裝飾氣味,它不僅充分展現出了東方繪畫的美學精神,更給人一種清新盎然的愉悅心情及耳目一新的視覺享受。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趙準旺先生題名《奧運盛典在這里》“鏡心”(圖1)這幅畫。首先在構圖上,第一眼看到的是那座宏偉壯觀的“鳥巢”,位于畫面的最上方,對整個畫面構圖起到了對稱分割的作用。而“鳥巢”的周圍被蔥蔥郁郁的樹叢包圍著,整體感強烈,畫面構造緊湊,讓人欣賞起來井然有序。其次在色彩上,整體色調呈現一種和諧,典雅、幽靜、莊嚴、激情的畫面效果。色彩豐富柔和逼真,墨色均勻和諧有度。在水墨筆法上,線條流暢輕快,筆法張弛有度。在內容上他投入了自己真摯的感情,用自己的藝術語言表達在了他的作品中,描繪了一幅唯美和諧的景象,展現了趙準旺先生對事物表現的強烈欲望,以個性化的表現形式追尋著畫面里的奧運精神含義和社會意義。趙準旺先生認為,北京奧運是給予畫家用筆墨記錄時代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他圍繞奧運,穿越紅磚綠瓦,洞看先鋒建筑、領略場館新姿、感悟民族風情,創(chuàng)作了一幅幅“北京奧運情”系列作品。其中一幅《別有洞天皇城外》(圖2),以一座宏偉壯觀的三角金頂皇城建筑為中心,分別將近景中的古建筑城墻、蔥郁的古榕樹和遠景高樓聳立的現代都市分割開來,形成對比。此畫面給人一種美好的想象空間,以及對未來生活的向往與渴望?!渡彯嫵嘏嫌承鲁恰罚▓D3),近處用“綠葉連天碧,荷花別樣紅”鋪滿整個畫面,遠處隱隱約約呈現出一座座傳統(tǒng)屋頂的高樓建筑,非常形象的將安靜優(yōu)雅的湖畔與喧鬧繁華的都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趙準旺先生每一幅作品以及他別出心裁的畫面組合,處處表現出了他內心的新意,表現了他對“新北京”“新奧運”的渴望與自豪。
二、藝術要有新追求:“筆墨”與“創(chuàng)新”
在中國畫論中,南齊謝赫提出的“六法”中就有“氣韻生動”“骨法用筆”之說。在水墨山水畫剛剛萌芽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藝術家就已經意識到了水墨畫用筆的重要性。直到唐以后,以王維、王洽等畫家為代表的“水墨渲淡”“不貴五彩”的水墨畫法才得以發(fā)展。它突破了傳統(tǒng)老套式先勾勒后上色的作畫方式,開始強調用筆之道和形神之法間的自由組合。直到現代,畫家也一直沿襲并不斷地突破這種表現技法。除了在筆墨技法上有所突破,在墨色運用上也有所成就。北宋中后期,許多文人畫家開始踏入中國畫壇,為了區(qū)別于傳統(tǒng)工匠繪畫,開始主張以水墨表達靈性并轉化為靈魂,墨的運用逐漸開始替代色彩的表達。中國水墨畫在繪畫領域中成為了人們追逐藝術的焦點,但是傳統(tǒng)的黑白墨色表現卻無法滿足當下人們的審美需求,年輕一代的藝術愛好者更加傾向于色彩豐富的油畫藝術,這對中國傳統(tǒng)的水墨畫以沉重的打擊。然而著名現代畫家趙準旺先生卻沿襲了老一輩藝術家“氣韻生動”“骨法用筆”之技巧,以及“水墨渲淡”、“不貴五彩”的水墨畫法;又結合了西方現代色彩的表現方式,并概括融入到他的藝術作品中。在他的《水墨風情》系列作品中那筆意清潤、渾厚古雅、筆力勁爽的畫面效果,以及那“氣韻生動”的淡墨表現,“鏗鏘有力”的筆力把握及“色彩斑斕”的彩墨運用都非常熟練地掌握了繪畫中“氣”與“筆力”于“色彩”之間的關系,改變了以往以墨色為主的繪畫表現形式,為我國水墨畫的發(fā)展探索了一條新的發(fā)展道路。
在水墨畫的造型藝術中,人物、風景、動物等一切藝術元素都是以“形”作依托。在我們寫生繪畫過程中,由于太過遵循“標準”的客觀造型,而使畫面缺少生動性,個性乏味。而在趙準旺先生的藝術作品中所表現的水墨畫造型的關鍵不在于比例的正確與否,而更注重了“感覺”上的標準。他拋開刻板、機械的表現特點,融入個人主觀的情感感受,加以變形夸張,形成一種“新形象”。在趙準旺的《水墨風情》山水畫系列作品(圖4、5)中可以隱隱約約看到筆意清潤、渾厚古雅、筆力勁爽的水墨畫風。以一種散筆的表現技法來畫古柏,把重點放在了枝干上,用散筆的方式進行拖出,來表現大樹古樸蒼勁和舒展暢揚的藝術效果。墨色均勻有度、線條流暢自然、形體變化多端,表現出的枝葉像是在翩翩起舞一樣,有一種律動的靈動美。在水墨繪畫中“以形寫神”提煉形象的特征,在形象的刻畫上力求大虛大實。然而中國傳統(tǒng)水墨中的“氣韻生動”也同樣離不開虛實筆墨的作用,水墨語言的獨到魅力給人一種暢游于真實與虛幻之間,具體與抽象之間,寫實與寫意之間,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效果。在探索趙準旺的水墨畫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在他的藝術作品中,盡最大努力地拓展水墨的表現空間,充分展現了墨色在水墨畫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只有墨色才是水墨畫的根脈,才是藝術個性的體現,這也是水墨有別于其他繪畫之所在。
參考文獻:
[1]王文中.《牧笛》:水墨中的詩與夢[J].電影評介,2010,(12).
[2]王琴慧.藝術的夢想 永恒的追求——有感于張強油畫的創(chuàng)作[J].美術觀察,2014,(10):72-73.
[3]商艷玲. “張弛有度”——中國畫的色墨觀[J].美術觀察,2015,(09):124-125.
[4]王珊. “淡”而有“骨”——中國山水畫淡墨美學之探析[J].美術觀察,2014,(11):94-95.
作者簡介:
王文中 ,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導,研究方向:影視與動畫。
任曉靜,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
陽鑫,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長嶺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