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婷
摘要:通過對62例兒童白血病患兒PICC置管的全面護理,重視前期培訓準備工作,維護中強調無菌技術、沖管和封管技術、正確使用貼膜技術,維護后強調健康教育等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對保證導管長期留置進行“一針式”治療等,有效預防和控制了PICC導管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PICC導管;并發(fā)癥;護理
中心靜脈導管(PICC)置管術在兒童疾病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其操作較方便,導管柔軟,不損傷血管,很大程度緩解了兒童因長期輸液治療而反復穿刺的痛苦,給患兒及護理人員帶來很大便利[1],兒科主要用于:血液病、腫瘤化療、需要提供靜脈營養(yǎng)治療、中長期靜脈給藥治療的患兒,但是由于兒童的生理、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量研究表明PICC在兒童臨床中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及并發(fā)癥,加之家長對穿刺的期望值高,對兒童PICC置管及維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加強PICC導管維護,我院為PICC置管的患兒及家庭提供全面的導管維護,有效預防和控制導管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經(jīng)確診為白血病需要長期化療的患兒62例,年齡3~10歲,平均年齡4.7歲,均采用3F三向瓣膜式PICC導管。
2 置管及護理措施
2.1導管的選擇 根據(jù)患兒情況選擇1.9 F或3 F的硅膠管,柔軟、彈性好、導管總長度為50 cm并以厘米為標記,可根據(jù)個體及治療需要預先裁剪??赏ㄟ^X線確認導管及其尖端的位置。
2.2評估
2.2.1患兒的評估 了解患者用藥給藥方式、療程、以往的手術、放療、患者的個體狀況,胸廓是否畸形是否手臂、肩部、胸部有外傷史,上腔靜脈壓迫綜合癥,患兒血細胞分析結果。
2.2.2靜脈評估 柔軟、粗直、有彈性。皮膚完整有彈性充盈、易觸及易固定無靜脈瓣,有無化學性的靜脈炎。
2.3靜脈的選擇 在穿刺點的選擇上是根據(jù)上肢淺表靜脈的直徑來確定,一般選擇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在臨床操作及術后的護理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選擇頭靜脈進行穿刺置管易出現(xiàn)送管困難并發(fā)癥多的現(xiàn)象,選擇貴要靜脈和肘正中靜脈進行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選擇頭靜脈進行穿刺置管。
2.4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預防感染的發(fā)生 PICC是直接由淺靜脈插人中心靜脈的導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為了防止致病菌通過皮膚與血管間的開放處逆行侵人,置管時嚴格消毒,①重視手衛(wèi)生,它是減少醫(yī)院感染最簡單、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方法。要求操作前洗手,撕貼膜后,用消毒液擦手后戴無菌手套,按操作流程進行操作[2]。②撕貼膜時,手不能接觸貼膜下部分,而且只能從下往上撕,發(fā)現(xiàn)導管上粘有輸液膠布時,應先用75%乙醇沾濕膠布,使其與導管分離,防止撕貼膜和膠布時導管被拔出。③消毒:以穿刺點為中心直徑20 cm,螺旋式消毒、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進行,先3遍75%酒精,再3遍碘伏,患者臂下鋪墊無菌治療巾,置管后使用無菌透明膜固定導管,將導管人口與外界環(huán)境隔離,每日觀察導管與穿刺點的狀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定時換藥,注意溶質溶液的相關影響,確保導管通暢,導管通暢是整個PICC治療過程中的關鍵,通過了解藥物的性質和滲透壓,掌握藥液的輸人時間,合理間斷輸人,隨時觀察輸液速度及導管情況,進行有效封管,以保持導管通暢。
2.5家屬的健康教育 ①置管前護士向患者及家屬講解PICC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項,整個置管期間均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活動。②告知帶管仍可從事一般性的日常活動,但應避免帶管手臂反復彎曲手的動作,③告知可以淋浴,但應避免盆浴、泡浴、游泳等會浸泡到無菌區(qū)的活動。淋浴時用保鮮膜在肘彎處纏繞2~3 w,上下邊緣用膠布貼緊即可[3]。告知治療間隙期間,應每隔3~7 d進行導管維護一次,發(fā)現(xiàn)貼膜脫落、穿刺口出血、導管返流血液例如:可以告知患者可以淋浴,但應避免浸泡,淋浴時需用保鮮膜纏繞穿刺點(保護范圍至少10 cm)2~3 w,邊緣用膠布貼緊,淋浴后觀察敷貼是否被淋濕,如果被淋濕則立即更換。④告知治療間隙期間,應每隔3~7 d進行導管維護一次,發(fā)現(xiàn)貼膜脫落、穿刺口出血、導管返流血液及穿刺點周圍有紅、腫、熱、痛或液體滲出等情況時,應及時回醫(yī)院告知保護好導管外露的部分,以免損傷導管或將導管拉出體外。如果導管斷裂或破損,在導管斷裂處上方或靠近穿刺點處將導管折起,并用膠布固定,立即到醫(yī)院進一步處理,并將斷裂部分的導管一同帶回醫(yī)院。⑤出院帶管告知:出院時給患者發(fā)放PICC置管注意事項及導管維護記錄單,告知患者必須按照規(guī)定進行導管維護,也可以到醫(yī)院PICC門診就醫(yī),并在每次導管維護后進行記錄告知患者保護好導管外露的部分,可用彈性絲襪套住,在患者出院期間每周進行電話回訪,詢問有無異常和解答疑問,鼓勵家屬參與患兒整個PICC留置的護理管理。
3 結論
經(jīng)過對患兒PICC置管的全面護理,置管的并發(fā)癥大大減低,患兒家長對PICC置管與維護的認知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有效地提高了患兒父母對PICC置管維護的滿意度,取得了滿意的護理效果。隨著PICC在臨床的廣泛應用,PICC置管后的維護顯得非常重要,重視前期培訓準備工作,維護中強調無菌技術、沖管和封管技術、正確使用貼膜技術,維護后強調健康教育等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對保證導管長期留置進行“一針式”治療,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4-6]。
參考文獻:
[1]李志芳,李紅榮,徐莉,等.兒科改良PICC置管術的維護及加小夾板固定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0,11(25):1989-1990.
[2]黃葉莉,蔡昌蘭,蔡偉萍,等.我院PICC置管規(guī)范維護的管理方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2,4(12):284-285.
[3]吳紅燕,時富芝,郝穎芳,盧瑞存,趙磊,唐蕾.PICC應用于早產(chǎn)兒的護理12例[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4,(21).
[4]樓曉芳,呂華,李忠麗,等.NICU中PICC導管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4,(09).
[5]陸亞紅,呂華,李荷君.惡性腫瘤患兒應用PICC置管的特點及改進方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17).
[6]Pettit J.Assessment of infants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s:Part1.Detecting themost frequently occurring compli-cations[J].AdvNeonatalCare,2002.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