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貞
摘 要:在小學語文小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全班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還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語文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組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并選拔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擔任合作學習小組的組長,這樣的教學適合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交流,適合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學習進行把握以及掌控,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教師的關注。
一、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全班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小學語文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方式,被廣泛地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以及課下教學過程中。但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是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小組合作,還要指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如何配合才能讓整個小組作為一個團隊,使語文成績獲得整體的提高。首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按照同組異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每組以4~6人為宜。如在6年級的教學中,教師在剛接班的時候首先就要把握學生的學習能力,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以每一組都具備好、中、差3個層次的學生為標準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并讓合作能力、學習能力都比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教師不僅要指導小組長在每一次學習任務公布后調動每一個組員的積極性,還要引導學生開展組間的競爭以及組內之間的競爭。學生的積極性只有被調動起來,語文的學習能力才會逐步得到提升。
二、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設置問題,當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不僅要對學生進行表揚,還要針對學生回答的程度以及參與的深度和廣度為小組加分。學生看到自己的努力不僅獲得了老師的認可,還能為小組爭得榮譽,就會更好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如在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第15課《艾滋病小斗士》的教學中,要緊扣本單元“無私的奉獻”這一主題,讓學生了解南非黑人兒童恩科西身患艾滋病,但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與他一樣的艾滋病病人的動人故事,讓學生感知到本文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描寫具體,用詞準確生動,融科學知識、語言積累、思想啟迪于一體的寫作特點。在課堂伊始,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哪一個小組的課文朗讀比較好,就可以在小組評價中為這一小組加上1分,同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啟發(fā)提問法”“點撥法”“扣讀導悟法”等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而在理解“恩科西被稱為艾滋病小斗士的原因”這個難點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小組討論,然后進行小組比賽發(fā)言,提升每個小組參與的深度和廣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三、采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每一個合作學習小組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要讓學生確定自己在合作小組中的學習地位,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但是根據(jù)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不相同的特點,教師要采取不同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并不能保證組內每個學生都能夠聽清教師的口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讓學生能夠從多媒體展示的問題中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多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但能夠讓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還能讓學生的課堂學習思路更加清晰,教師采用多媒體展示每一堂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更好地將思維集中在重點和難點的突破上。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12課《桂花雨》的教學中,針對4年級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的特點,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能夠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的內容,讓學生體會作者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xiāng)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的情感。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教師基本采用全放的方式,以一個學習伙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中去,適當進行點撥,讓學生通過動口說、動手表演以及各種形式的讀訓練語言、積累語言、感悟快樂,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而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的進程適時出示多媒體課件,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合作討論、想象、交流”的學習方式來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自己讀懂的那部分內容進行重點閱讀和探究。
總之,在小學語文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教師要在適當?shù)臅r候布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讓每一個小組的組內同學都能夠參與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最后教師要強化小組評價,充分開展組內的競爭以及組間的競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李武平.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四條途徑[J].甘肅教育,2010(14).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