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
10年前,兩個從未上過一天學、從未離開過家的輪椅女孩,異想天開地把相約地點定在一場新書發(fā)布會上。為此,她們通過網(wǎng)絡讀一樣的書,寫一樣的心得體會,一起向外界投稿……殘疾女孩龔瑩和王丹說:“每個人都有一把輪椅,而我們要努力打破綁在身上的輪椅?!?/p>
網(wǎng)絡邂逅,彼此的命運如此雷同
1987年出生的龔瑩是湖南長沙市寧鄉(xiāng)縣雙江口鎮(zhèn)月星村人,身患先天性下肢殘疾,從小就不能走路,只能呆在一間10平米的小房子里。她沒上過學,只有在妹妹復習功課時,她才跟著妹妹念拼音認字。
龔瑩的媽媽是一位要強的女人,每天忙完農(nóng)活后,還得細心照顧殘疾的女兒,時間一長,身心俱疲的她有時難免會生氣、抱怨。龔瑩十分敏感,對媽媽產(chǎn)生了誤解。有一天她不敢去叫干活的媽媽,把憋了很久的小便尿到了褲子里?!澳阍趺床蝗ニ绬眩 眿寢屢贿吜R一邊強硬地給她換褲子。龔瑩大氣都不敢出,她明白,是自己的殘疾讓媽媽這么辛苦。
從那以后,“死”這個念頭在龔瑩的腦海里一直盤旋。一個初夏的傍晚,因和家人爭吵,家人無意間一句“你這一世怎么得了”的話,摧毀了她的意志。16歲的龔瑩偷偷喝下了半瓶放在墻角的烈性農(nóng)藥。很快,她的胃開始燒灼。她用殘存的力氣,大聲呼喊媽媽……醒來后,從媽媽布滿血絲的眼睛里,龔瑩知道,她不能也無法選擇去死。
從那以后,媽媽對龔瑩的態(tài)度溫和了。與此同時,龔瑩開始瘋狂地看書。一天,她讀到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里“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這句話時,深受震撼。她每天努力學習,漸漸地,能寫出短文章了。媽媽用半年賣稻谷的5000元,為女兒買了一臺電腦。
18歲那年的秋天,龔瑩在網(wǎng)上認識了王丹。當時,她在一個殘疾人論壇里瀏覽,無意間邂逅了王丹的文字。王丹的文章總是會給她很多共鳴和啟發(fā):《童年的學步車》《人性本善》《每一天快樂的生活》《寫作隨感》……龔瑩從中看到了王丹的成長,讀到了她的熱情、快樂和理想。
龔瑩與論壇版主進行聯(lián)系后,得知王丹家住廣西,是桂林市作協(xié)會員。龔瑩在QQ上加了王丹的號碼:“王丹姐姐,我叫龔瑩,我和你一樣坐輪椅,但你是我學習的榜樣?!?/p>
第二天上午,王丹主動聯(lián)系了龔瑩,介紹自己——她來自廣西全州一個干部家庭,從小患有腦癱,生活基本無法自理,有時連靠坐椅子都難以平衡。幸運的是,她的雙手靈活一些,可以洗漱、打字甚至織毛衣。因為重度殘疾,她也沒有邁入校園。
龔瑩非常興奮,跟王丹說了很多話,王丹成了她的知心姐姐。王丹耐心傾聽,盡力解決龔瑩的困惑。有一次,龔瑩好幾天沒上QQ,王丹擔心她出什么事了,就一直給她留言。其實,龔瑩突然失蹤并不是“出事”了,而是因為她住在農(nóng)村,網(wǎng)絡斷掉是常事??吹酵醯こ錆M關心的留言時,孤獨的龔瑩淚流滿面。
2006年冬天,和王丹一起長大的一個好妹妹因先天性心臟病導致心衰,永遠地離開了她。龔瑩看到了王丹發(fā)在論壇上的悼念文章,那飽含深情的文字,讓她心疼落淚。龔瑩在QQ上給王丹留了許多心里話,安慰王丹。這份純真的情感,溫暖著王丹,也一點點撫平王丹內心的傷痛。
一次,龔瑩提到自己缺少勵志類的書籍,王丹告訴她:“網(wǎng)絡上可以買書,而且什么書都可以買到。”按照王丹提供的網(wǎng)址,龔瑩興奮地搜索起來。不過,網(wǎng)上的書雖然相對便宜些,但買的數(shù)目多了之后,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王丹這才知道龔瑩的家境實在太差了,她有心資助龔瑩,又怕傷害對方的自尊心。王丹找到一個折衷的方法——教會龔瑩如何刷單與頂帖,這樣可以賺取一些網(wǎng)幣,然后再兌換成現(xiàn)金。此后,龔瑩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刷一個單或是頂一次帖最多能掙兩毛錢,半個月后,她居然賺了一百多元。
龔瑩對王丹說:“這是我人生之中,第一次可以自由支配的一筆‘巨款。它是屬于咱倆的,全部用來買書。書目由咱倆共同商定,一次買兩本。閱讀完后,咱們再一起寫札記交流學習?!?/p>
姐妹倆在書籍的滋潤下共同成長著,她們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對方的空間、博客,看對方是不是又貼出了新文章,然后自己也趕緊寫一篇……4年的時間,她倆讀完了100本書。
讀到第101本書時,她們突然萌發(fā)了和對方見一面的愿望。
泥濘坎坷,攜手相扶一路前行
“姐姐,要是我們共同寫書,然后一起出版,你說我們有可能見面嗎?”龔瑩問王丹。王丹很快就同意了這個想法,而且她覺得,如果作品能夠出版、得到大家的認可,對她和龔瑩來說更是意義非凡的事情。
要寫書,就要確定主題。為此,兩人考慮了許久。這么多年來,輪椅一直伴隨著她們,而親情也時時縈繞在她們身邊。經(jīng)過多次商討,兩人決定從親情入手,龔瑩寫自己的媽媽,王丹則寫她的爸爸。
寫作對兩個坐著都困難的女孩來說,是精神與體力的極限考驗——她倆雙手能動,其余的身體部位并不協(xié)調。坐的時間久了,身體重心會偏移,而她們自己又不能調整,栽倒摔得頭破血流是常有的事情。
有一次,看到母親要到地里干活,龔瑩指了指身邊的一個書包,示意她將里面的東西拿出來。母親略感不解,伸手一掏,原來是一根長長的布帶。龔瑩說:“用這條布帶把我牢牢地綁在椅子上,這樣我就不會東倒西歪了?!蹦赣H照辦后,龔瑩又指指書包側面的小兜,讓母親從里面拿出一根鞋帶?!坝眯瑤О盐业氖种咐p在鼠標上,這樣即便長時間操作,手臂打滑也沒事。”女兒的頑強,讓母親心里五味雜陳。
王丹在寫作的過程之中,同樣實行“捆綁式坐姿”。身體更加虛弱的她,由于長時間體重壓迫,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感冒時有發(fā)生。一次,因為體溫過高引發(fā)肺炎,她竟然在電腦前昏迷過去,打了三天吊瓶情況才緩解。
寫作的過程需要博覽群書,她們就如饑似渴地汲取書里的甘霖。她們首先把書安置好,旁邊放著各種工具支架,然后調整好合適的坐姿開始閱讀。翻頁時,由于雙手長時間使用而僵硬,她們會把特制的筷子含在嘴里,筷子的一頭纏著針尖,她們就用針尖挑動著紙張翻閱。
2010年,龔瑩跟隨外出打工的父母離開農(nóng)村老家,住進狹窄黑暗的工棚。龔瑩極不適應這種環(huán)境,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中。王丹一次次地鼓勵龔瑩,讓她自我調整……兩個在泥濘中的人,互相攙扶著,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跋涉。
經(jīng)歷三年半的堅持,龔瑩和王丹的書稿相繼完成。為了出版,她倆又等了三年。她們找過很多家出版社,都被退稿。兩人鼓勵彼此,規(guī)劃新的學習計劃,不希望因為受到打擊而放棄夢想。她們或失落或調侃地說:“我們干脆別管書稿了,去寫別的,做別的……”但是,她們都知道,寫作與閱讀,是她倆放不下的夢。
2012年3月,北京的一家出版社同意出版龔瑩14萬字的自傳體小說《淺淺痛,深深愛》。了解到出版社只愿跟她一個人簽約出書,龔瑩放棄了這次機會。王丹罵她傻:“我的書稿即使寫完了,也可能達不到出版商的要求,那豈不是耽誤了你?”龔瑩說:“姐姐,我心里只有一個念想,那就是10年前,我們彼此許下的那個約定?!蓖醯さ难劬︻D時濕潤了。
2013年年初,王丹所寫的《爸爸陪我一起長大》順利完成。一家大型出版社打來電話約談,王丹表態(tài)說:“要是你們不出龔瑩的書,我的書也不出?!眱蓚€輪椅女孩的書稿,就這樣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2015年12月,中國盲文出版社表示——兩本書均已通過編輯審核,將在國家公益金的資助下出版。
2016年3月25日,在多方志愿者的幫助下,龔瑩與王丹來到長沙,在湖南女子學院舉辦了新書發(fā)布會,上千名大學生見證了這場“10年約定”夢想成真的喜悅。
兩姐妹說:“人海中意外相逢,讓我倆互相鼓勵、互相鞭策,努力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我們發(fā)現(xiàn),殘疾與不幸沒有那么糟糕。心靈與手指間的交匯,消除了所有的不幸……”
編輯 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