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波+黎耕+范毅+李建良
【摘 要】針對內燃機排氣溫度高、妨礙熱效率提高的問題,以及齒輪傳動往返活塞內燃機的活塞行程任意設計、齒輪傳動機械效率高、進氣無閥門的特點,用電子計算機進行運動學配氣仿真分析和排氣凸輪動力模型的模擬、處理,可使齒輪傳動往返活塞內燃機排氣溫度比曲柄內燃機低一半,提高內燃機的有效熱效率,在技術上支持齒輪傳動往返活塞內燃機的實施。
【關鍵詞】排氣凸輪 熱效率 排氣溫度 內冷 齒輪傳動往返活塞內燃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9C-0189-02
由此可見,降低廢氣溫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內燃機有效熱效率。曲柄機的活塞行程有限,排氣時的曲柄連桿機械效率很低,難以解決降低排氣溫度的問題。但是,齒傳機的活塞行程可任意設計,一對齒輪傳動,包括軸承損失,機械效率約為0.92-0.985,燃氣驅動活塞的齒輪傳動機械效率始終高于70%,有條件把尾氣的推力高效地轉化為機軸扭矩,提高功率,降低廢氣溫度,提高熱機有效熱效率。
一、模型建立
(一)往復活塞轉動內燃機的機構選型
為了得到往復活塞轉矩直接轉化為機軸定向轉矩的效果,選二缸二沖程的齒輪傳動往返活塞動力機做模型。以不完全齒輪與齒輪組合為傳動機構。圖1為齒輪傳動與活塞、氣缸做功配合示意圖。圖2為圖1A-A剖面的齒輪配置示意圖。在圖中,z2、z3的模數(shù)、齒數(shù)、轉速和轉矩相同,1—— 不完全齒輪z1,2—— 不完全齒輪z2(粗實線),3—— 齒輪z3(細實線),4—— 氣缸,5—— 氣門塞,6—— 排氣凸輪,7—— 噴油器,8—— 活塞,9—— 活塞桿,同時表示活塞轉動半徑R,10—— 機軸,P1—— 壓縮空氣z1 扭力,P2—— 燃氣z1 扭力。P3—— 機軸z2扭力,r—— 活塞半徑,二倍粗實線箭頭表示z2轉動方向扭力,粗實線箭頭表示壓縮空氣的z1扭力,特大箭頭表示燃氣的z1扭力,虛線箭頭表示氣體流動方向。
(二)模型尺寸選擇
以圖1、圖2的二缸二沖程齒傳機結構進行運動學配氣仿真的尺寸選擇如下:
首先擬定氣缸4的直徑為D,氣缸長度L=3.1D;活塞8完成一個往返行程工作循環(huán),凸輪6轉動度數(shù)為360°;活塞壓縮空氣的行程為0.75D;燃氣推動活塞做功的行程為3D。
調整活塞轉動半徑R,使活塞離開氣缸底的最遠距離s=4.5D。則活塞完成一個往返的總行程S=9D,做功行程sG=3D,sG/S=3D/9D=1/3。
確定凸輪6近停角的度數(shù)β:活塞一個往返行程,凸輪轉動360°。近停角是氣門關閉的凸輪轉動角度,為活塞壓縮行程0.75D和做功行程3D的凸輪轉動角之和。所以,凸輪的近停角β=360°×(0.75D+3D)/9D=150°,凸輪的輪凸角α=推程角+遠停角+回程角=360°-150°=210°。
二、模型運動仿真分析
進行運動學配氣仿真分析:
凸輪轉動一周的活塞行程順序為:(壓縮行程0.75D→做功行程3D)150°→(氣缸內排氣行程0.1D→氣缸外排氣行程1.4D→氣缸外排氣回程1.4D→氣缸內排氣回程2.25D)210°。所以,氣缸壁接觸壓縮空氣高溫的行程比例約為0.3D/9D=0.03,接觸燃氣高溫的行程比例為3D/9D=0.33,接觸壓縮空氣和燃氣高溫的行程比例約為0.03+0.33=0.36,接觸冷空氣的行程比例約為2/3,氣缸內壁冷卻的時間約是受熱時間的一倍,齒傳機的氣缸有足夠時間的內風冷,氣缸壁的溫度不至于很高,起到內風冷的效果,可以省略氣缸冷卻裝置。
另外,一組齒傳機有兩個活塞交替做功,一個活塞完成一個往返行程工作循環(huán),排氣凸輪轉動360°,兩個活塞各做功一次,氣缸內壓力p和凸輪轉角β的關系如圖2的二缸二沖程齒傳機p-β圖。圖中,粗實線A為氣缸A的p-β圖,雙點劃線B為氣缸B的p-β圖,虛線a、b為另一組氣缸a、b的p-β圖。示功圖如圖3的P-V圖。兩個活塞做功之間僅有(9D-2×3D)÷2=1.5D的行程沒有氣缸做功。
從圖2可以看出,兩組二缸二沖程齒傳機四個氣缸由同軸凸輪控制,90°交替做功,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氣缸A、a的做功壓力圖線在A的做功行程重疊,氣缸B、b的做功壓力圖線在A的換氣行程重疊。說明兩組二缸二沖程齒傳機的四個氣缸配合,能夠使內燃機的氣缸做功不間斷。
指示功是活塞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所得到的有用功。指示功的大小由p-V圖中閉合曲線的面積表示。從圖3可以看出,用兩組二缸二沖程齒傳機四個氣缸配合可以連續(xù)輸出有用功。
壓縮沖程為0.75D,做功沖程為 3D,假如由被壓縮0.75D的空氣在做功沖程中膨脹3D,則3D/0.75D=4,空氣膨脹到原來的4倍才排出氣缸。按照曲柄機的活塞到達排氣止點時,未排凈的廢氣溫度仍有700K~900K估計,齒傳機活塞做功行程到達0.75D時,燃油溫度約為700K-900K,根據(jù)絕熱方程Vγ-1T=常量,參考干燥大氣γ=1.405,齒傳機排氣門排出的廢氣溫度約可降低一半,即廢氣溫度可降低到200℃以下。因此,大大提高了齒傳機的有效熱效率,同時減少熱機的熱污染和噪聲污染。
三、結論
利用齒傳機的活塞行程任意設計,齒輪傳動機械效率高、無0點,無進氣閥門的特點,以電子計算機對其活塞轉動半徑、氣缸長度、凸輪近停角等進行研究,擬定:氣缸的直徑為D,氣缸長度L=3.1D;活塞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的凸輪轉動度數(shù)為360°;空氣壓縮行程為0.75D;燃氣推動活塞做功的行程為3D;調整活塞轉動半徑R,使活塞離開氣缸底的最遠距離s=4.5D;凸輪近停角β=150°,凸輪輪凸角α=210°,進行排氣凸輪動力模型的模擬和運動學配氣仿真分析,齒傳機廢氣溫度約比曲柄機降低一半,能提高內燃機的有效熱效率,降低熱污染和噪聲污染,在技術上支持齒傳機的實施。
【參考文獻】
[1]林加讓.汽車發(fā)動機簡明教學圖解(第二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
[2]馬文蔚.物理學教程: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周龍保.內燃機學(第二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4]上海機器制造學校.理論力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6
[5]李波波,黎耕.往復力矩轉化為單向力矩的齒輪機構研究[J].機械傳動,2015(10)
【基金項目】2013年廣西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研究成果(20130333A)
【作者簡介】李波波(1970— ),女,廣西玉林人,研究生,南寧學院副教授;黎 耕(1943— ),男,廣西南寧人,南寧市能量環(huán)保研究室高級工程師。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