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ia
參觀中國各博物館
全國各省市分布著各種類型的博物館。綜合歷史類,如北京故宮博物院;遺址類,如西安秦始皇兵馬俑;藝術類,如蘇州戲曲博物館;民俗類,如洛陽民俗博物館。博物館較為完整地保存了這些中國符號,可以幫助我們較為系統(tǒng)地了解它們。
閱讀有關中國文化的書籍
有關中國文化的書籍有很多,這里推薦兩類:一類是現(xiàn)代人思考中華文化的書,如佘秋雨的《文化苦旅》。這些文化名人往往能博古通今,表達他們獨到的見解。另一類是客觀述說文化史的書,比如想了解中國古建筑,可以讀梁思成的《中國建筑史》;想了解中國旗袍,可以讀劉瑜的《中國旗袍文化史》。
參加傳統(tǒng)文化體驗館的活動
該類體驗館是通過接觸和感受漢服、禮儀、茶道、古琴、曲藝等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我們內在的品性和喜好,經(jīng)過深入而系統(tǒng)的學習,體悟古禮中立身行道的智慧,并將其注入待人接物中,化為智慧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有別于以往的走馬觀花式學習,通過親身體會,感受會更深刻。
參加國學課程
湖南圖書館開設的“百姓課堂”是公益性質的,課程包括趣味漢字、國畫、剪紙、湘繡、圍棋、象棋、古箏、書法、篆刻等。山東淄博張店區(qū)少兒圖書館開辦的暑期國學公益課堂曾開展過圍繞“琴”“棋”“書”“畫”的課程,深入淺出,精彩紛呈。
各地的圖書館大多會開設類似的國學課程,大家可以關注各圖書館的活動,按要求申請即可參加其課程。
此外,社會人士也開辦過類似的公益課堂,如80后企業(yè)家張陽創(chuàng)辦的天津市青少年國學公益課堂,已面向社會開設千佘堂國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