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夢潔,張?zhí)K俊,俞君寶
(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既有古建木構件糾偏加固方法探討
呼夢潔,張?zhí)K俊,俞君寶
(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古建筑木構件的糾偏加固工作勢在必行。文章介紹了古建木構件糾偏加固方法的研究現(xiàn)狀、施工過程應遵循的原則及注意事項,敘述了幾種適用于糾偏加固的技術方案,并以蘇州玄妙觀三清殿搶修工程為例,闡述了糾偏加固方法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進步,新的施工工藝、新材料將更經濟有效地為古建木構保護工作服務。
古建木構;糾偏加固;修舊如舊;加固原則
木結構古建筑以其獨特的結構形式和內在的文化底蘊,歷經千錘百煉,不斷地從外形結構、施工技巧、文藝價值上開拓創(chuàng)新,形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建筑體系和獨特風格,最具代表的有應縣木塔、南禪寺大殿、北京故宮建筑群、北京天壇等,它們是印證和了解歷史的證據,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文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由于現(xiàn)存的古建筑木結構年代久遠,外形結構、地基均遭受自然災害及人為破壞等不同程度的損壞,特別是地下水位的不斷下降,易造成古建筑傾斜,影響木結構的安全性能。筆者根據木材易老化、低彈性模量、徐變大等缺點,討論木結構易產生的多種破壞形式,例如節(jié)點拔榫、歪閃變形、梁柱開裂、梁架變形等,針對木構件結合中國古建筑維護和加固的基本原則,介紹幾種糾偏加固修復技術,為后續(xù)古建筑木結構糾偏加固提供技術指導。
糾偏修繕加固方法是為了保證受損壞的古建木構件的安全使用,延長其壽命,使其文物價值得到更好的保存。包括落架大修、修整加固、打牮撥正三種方法。現(xiàn)階段的糾偏修繕加固方法已得到許多國家級和省級古建木結構修繕加固工程的應用,并取得較好的效果,如三清殿搶修工程、張掖大佛寺維修工程、飛來殿落架維修等項目,這些工程的實施方案都較好的運用了糾偏修繕加固技術。
此外,我國頒布了多部古建筑修繕保護法規(guī),有《保護文物建筑及歷史地段的國際憲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古建筑木結構維護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還有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制定的《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為古建木構件修繕工程提供保障。其中,《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規(guī)定,對文物古跡的修繕包括日常保養(yǎng)、防護加固、現(xiàn)狀修整、重點修復四類工程;其中的現(xiàn)狀修整主要工程有:歸整歪閃、坍塌、錯亂的構件,修補少量殘損的部分,清除無價值的近代添加物等,并保留詳細記錄。主要強調的是修繕保護的力度而非具體的修繕技術措施,故對破損的木結構古建筑進行修繕維護,按照不同破壞類型、不同工種分部位,選取具體的維修保護技術措施。
我國古建筑保護一直遵循梁思成提出的“修舊如舊”加固原則,對于古建木構件糾偏修繕加固工程,《古建筑木結構維護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以古建木構件殘損程度選擇糾偏修繕加固方法,并遵守以下加固原則[1]。
①選擇的加固方案不得改變古建的原狀,對古建原有的材料、工藝盡最大可能的保存。每一處文物都是當時勞動人民智慧有的代表,政治、宗教等歷史文化價值是無法替代的。
②糾偏修繕加固過程中,不得改變原來的受力體系。
③對文物價值較高的應拆換的粱枋、柱構件,可另加易于識別的支柱。
④糾偏修繕施工中,木構架中原有的椽檁和構架間的連接件應全部保留,若出現(xiàn)短缺應重新補齊。
對歪閃的古建木構件進行修繕,秉著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使其歷史文化價值能夠更好的延存下去。除遵循上述修繕加固原則外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①不得改變古建的原狀,包括原來的格局、造型、風格等。
②不得改變古建的原有結構,不同朝代的古建木結構都有其政治、宗教、文化、區(qū)域的特點,也是時代進步的標志。
③修繕施工中,利用現(xiàn)代化的設備按照原有的施工工藝進行復古維修,恢復其原有的形狀和尺寸大小,盡可能地保存原有的建筑材料,需要使用建筑材料時采用與原材料相同的材料。
對發(fā)生傾斜、歪閃現(xiàn)象的古建木結構糾偏修繕加固,如同中醫(yī)治病,先了解損傷所在,結合古建筑所在場地、結構體系的特點、結構安全及現(xiàn)有的施工設備,在遵循“修舊如舊”原則的基礎上選取適合的糾偏修繕技術措施。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糾偏修繕加固方法。
落架大修,就是在古建木構架中一些重要的承重構件殘損,有待整修或更換時,將木構架全部或局部拆落,重新修配后按原狀安裝的維修加固方法,且安裝時需對整體進行加固。適用于出現(xiàn)彎曲、拔榫、劈裂、腐朽較嚴重的梁架構件,在維修加固中必須采取替換木構件或將榫卯歸位的一種加固方法。此種修繕方法施工工藝相對簡單,未涉及較為復雜的結構問題;缺點是工程造價高,施工時場地易受阻限,損壞的木構件需按原狀重新修配后安裝,并對整體進行加固,損耗的木材量大,施工工期較長,被替換的木構件喪失了一些文物信息,這些文物價值是無法替代的,且相關國家級文物修繕時材料替換量要低于7%。
修整加固是在不拆動構架和不揭除瓦頂的前提下,對古建木構架中主要承重構件直接進行修整加固、補強、更換的方法。適用于木構件位移小、變形不大、無需打牮撥正的維修加固工程。此種加固方法施工工藝相對較為成熟,未涉及較為復雜的結構問題。
打牮撥正,是在不拆落木構架情況下,應用杠桿原理,使傾斜、扭轉、拔榫或下沉的木構件復位的一種維修方法?!按蜿稹奔蠢酶軛U原理借助千斤頂和支桿等工具將下沉的構件抬平后,采用合適的加固方法予以固定?!皳苷眲t是使傾斜、拔榫的梁柱木構件借助繩索等工具的牽引重新歸位的方法,在撥正前需在木構件上選出牽引點即受力點。該法適用于古建木構件歪閃嚴重,但主要構件尚完好無需替換或僅更換個別構件的糾偏加固工程。該技術方法屬于古建木構件防護性的保護工程,能較好的遵循文物古跡保護原則,文物信息遺失相對較小。缺點是破壞性較大,在施工中采取強拉硬頂的措施,涉及的結構問題相對復雜,施工前、中、后期需要做哪些準備、施工步驟及施工設備均無明確規(guī)定,糾偏復位的精確度無法有效的控制和監(jiān)測,僅憑借經驗進行施工操作。
相關糾偏復位實踐證明[2-5],以下幾種情況應根據古建木結構類型及木構架構造特點謹慎施用“打牮撥正”:①大體量古建筑,其梁架體系結構復雜,打牮撥正力度和尺度較難把控,易損傷木梁架的榫卯;②上層檐構架采用童柱構造的重檐建筑;③樓閣和多層建筑,由于閣樓和多層建筑的梁柱層層疊落,承受水平作用力薄弱,難以實施打牮撥正措施,易采用局部“修整加固”和“扶正”結合的維修方法;④施用出踩較多斗栱的建筑,斗栱在實施打牮撥正過程中受力過程相當復雜,易對斗栱造成損傷,易采用局部“落架”和“扶正”結合的維修方法;⑤部分梁架損傷較嚴重的建筑,易采用局部“落架”和“打牮撥正”結合的維修方法;⑥間架結構復雜的建筑,即各種組合式建筑,其結構受力復雜,木構件間的依賴和制約性較強,“打牮撥正”難度系數較大。
對古建木構件糾偏修繕實踐中體會到,某一木構件發(fā)生損傷均需多個工種配合,多部位診治才能修繕完善,如同中醫(yī)藥方由多味藥劑組合而成。如三清殿搶修工程:①若采用“修整加固”方法僅能對古建常規(guī)性修繕,無法用于三清殿糾偏復位工程;②若采用“打牮撥正”方法,三清殿屬于大體量木構古建,所涉及結構問題較為復雜,節(jié)點脆弱,屋蓋結構自重較大,施工安全系數很低,無法對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對突發(fā)情況難以應對,后果無法挽回;③“落架大修”易造成文物信息的損失且工程造價偏高。最終結合三種方法,采用“屋蓋卸載,落架不落地”方案[6],即對次要構件及屋蓋體系卸載,減輕結構自重,后采用糾偏索具和手動葫蘆等工具進行整體糾偏并逐個進行調整的方法完成柱網的糾偏,次要構件用牮正手段扶正,最后對整體木構架加固并完成復原修繕工作,糾偏方案如圖1。
TU746.3
B
1007-7359(2016)05-0160-02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5.054
呼夢潔(1987-),女,安徽亳州人,教師,主要從事古建筑的防災減災及防護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