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免不了要對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評價是指什么呢?教學中的學習評價又指什么?
評價常指對事物進行價值高低的判斷,包括質與量兩個層面,將評價引入課堂教學,就是所謂的教學評價。一般來說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的測量、分析和評定,把參與教學活動的雙方及教學任務等作為評價對象,對整個教學活動所做出的總體評價。學生如果能夠參與到教學評價中來,即能夠參與教學評價中的學習評價對自己學習的狀況就會有所了解,也能幫助以后的學習。
教學評價有多種方式,按照不同評價參照標準有相對評價、絕對評價和個體差異評價。根據不同功能為標準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我們這里主要是指對學生學習的一個評價,綜合了形成性和總結性的評價。
在具體實施中,評價的組織形式至關重要。一般分為“他評”和“自評”。他評又可以分為“教師評”“學生評”和“家長評”,只有這幾種評價相互結合才能使學生充分自由地發(fā)展。然而在通常情況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卻占據了主導地位,導致學生評價的缺失。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講,學生應該成為評價的主人,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有全面的了解,就需要參與到學習評價中去。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參與評價,樹立起評價的責任。怎樣才能讓學生參與到自己學習的評價中去呢?
1.評價的標準要簡潔易行
只有標準簡潔了,學生才可能把握標準,從而對進行評價,對學習有客觀認識。
2.評價的內容要全面具體
評價的內容應該涵蓋學習語文的主要內容。小學階段的語文主要分成了四大塊:語文基礎知識,包括字詞的讀音、書寫、運用等;語文知識積累,主要是詩詞和優(yōu)美文章的背誦;閱讀,包括讀懂文章內容、理解明白寫作順序、明白文章表達方式、明白作者表達的情感等;作文則是能寫清楚一件事,沒有錯別字,能夠運用一定的修辭等。
3.學習評價范例
下面就是筆者根據班上學生的實況做出的五年級的學生評價表格,主要是針對作文方面的。學生在復習時可以通過這個表格對自己的學習有深入全面的了解,明白自己掌握了哪些內容,哪些方面的內容需要“溫故而知新”,哪些方面的內容根本就沒有掌握。
學生實際運用這個表格時,可以把每篇課文都加入到相應的單元中去,這樣就可以把整學期學習的內容全面整理一下。
學生參與學習評價能夠很好地認識到自己學習的不足和優(yōu)勢,但學生畢竟能力有限,評價不會太過公正和客觀,尤其是對作文的評價。如果家長也能參與到評價中來,對學生的成長更為有利。因為這樣家長也可以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去,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和幫助孩子。
不過不管是教師評價還是學生自己評價或者是家長評價都要強調客觀性。對學生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充滿信心和活力,就算學生在某個階段有暫時的退步,也要把它變成一個新的起點,這樣的評價才給學生帶來上進的勇氣和力量,才是評價最終的目的。在學生互相評價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fā)現同學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