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明 張淼 隋方宇 袁潁超 王科軍
·教育實踐·
開放式課堂教學在中醫(yī)診斷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周雪明張淼隋方宇袁潁超王科軍
目的 探索開放式課堂教學在中醫(yī)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對2015級國際教育學院中西醫(yī)臨床醫(yī)學專業(yè)50人和臨床醫(yī)學院中西醫(yī)臨床醫(yī)學二班60人,進行開放式課堂教學實踐,并由學生填寫教學評價表和學習效果評價表。結果 通過調查問卷顯示,兩個班級對中醫(yī)診斷學課程開展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達90%以上,學生學習效果評價滿意度達到80%以上。結論 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辨證思維和臨床應用能力。
開放式課堂教學;中醫(yī)診斷學;教學實踐
開放式教學模式是在教師指導下,在一定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探究活動[1]。這種探究活動打破了以往的以課堂為主、書本為主、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2]。在中醫(yī)診斷學的教學中,應將開放式課堂教學法引入到教學中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醫(yī)診斷學的課堂教學實際出發(fā),結合中醫(yī)診斷學課程教學大綱、教學時限、學生知識基礎,將開放式課堂教學法引入到教學中來,通過精心設計,已經(jīng)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3]。
1.1教學對象
2015級國際教育學院中西醫(yī)臨床醫(yī)學專業(yè)50人(組1),2015級臨床醫(yī)學院中西醫(yī)臨床醫(yī)學二班60人(組2)。每班學生分為8組,每組6~8人。
1.2教學目的
培養(yǎng)學生將中醫(yī)診斷學內容應用到臨床實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團隊協(xié)作等綜合能力。
1.3教學內容
開放式教學模式包括發(fā)現(xiàn)式教學、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和合作式教學等開放式課堂教學法,應將這些教學方法應用到授課的整個過程中。同時,根據(jù)教學進程的要求,在授課第4周設置舌診圖片分組討論,第6周設置問診訓練,第8周設置脈診訓練、第10周設置八綱病例討論,第12、14周分別設置臟腑病病例討論,每次授課50 min。
1.4教學過程和設計
1.4.1提出問題和要求 所有課堂討論和訓練內容均在各相應章節(jié)的學習之后,結合課堂所學習內容合理設定8組不同的開放性問題,提前1周將問題告知學生。每組同學從所提供的問題中抽取一組題目,根據(jù)所提出的具體問題查閱相關資料,然后組內討論,最后制作出匯報幻燈片。
具體要求:(1)幻燈片制作要求:穿插視頻和音頻、動畫、旁白、圖片等,形式應豐富多彩;(2)相關資料查詢方法:可以在中國知網(wǎng)、百度、新聞報紙、醫(yī)學專著等進行查找;(3)時間要求:同學們利用一周的課余時間進行查找資料,小組同學分工合作,討論研究,形成幻燈片。由組內推選出一名同學匯報本組制作的幻燈片,每位同學5 min,且每次推選的同學不能重復。
1.4.2課前修訂 每組同學將討論形成的幻燈片在匯報前兩天通過網(wǎng)絡發(fā)給教師,并附有在查找資料時所遇到的問題。教師觀看后,提出意見和建議,再由學生討論后修訂。
1.4.3課堂匯報和點評 分別在4周、6周、8周、10周、12周、14周的最后一節(jié)課,利用50 min,由每組所推選同學根據(jù)相應討論和訓練內容分別匯報幻燈片,教師和其他組同學共同討論點評。
1.5教學效果評價
每次授課之后均由學生填寫中醫(yī)診斷學課程開展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評價表和學習效果評價表[4]。
表1 中醫(yī)診斷學開展開放式課堂教學評價表 [n(%)]
表2 學生學習效果評價表 [n(%)]
2.1中醫(yī)診斷學開展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評價表
對2015級國際教育學院中西醫(yī)臨床醫(yī)學專業(yè)50人,2015級臨床醫(yī)學院中西醫(yī)臨床醫(yī)學二班60人展開開放式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結果顯示學生滿意率達到90%以上。
2.2學生學習效果評價
對2015級國際教育學院中西醫(yī)臨床醫(yī)學專業(yè)50人,2015級臨床醫(yī)學院中西醫(yī)臨床醫(yī)學二班60人展開學習效果評價,結果顯示開放式課堂教學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等多方面,均獲得學生的認可,認可率均達到80%以上。
開放式課堂教學已經(jīng)在各課程教學中廣泛應用和推廣[5-7],本研究將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中醫(yī)診斷學教學中,通過學生填寫的調查問卷顯示,在中醫(yī)診斷學課堂教學中開展開放式課堂教學受到廣大同學的歡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多方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開放式課堂教學符合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客觀要求,有利于推進課程改革,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形式、教學方法、師生關系、學習方式等多反面與傳統(tǒng)教學發(fā)生沖擊。開放式教學更符合現(xiàn)代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不僅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也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師素質,促進研究型教師的培養(yǎng)[8]。開放式課堂教學有利于教學系統(tǒng)的優(yōu)化。采用開放式課堂教學,授課資料更加豐富多樣,教育教學效果評價的標準,更強調全面素質的評價,不再以分數(shù)作為主要標準。
[1]司銀梅,向楠,王小琴,等. 中醫(yī)內科學開放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 時珍國醫(yī)國藥,2014,25(6):1486-1487.
[2]李運姣,馬進財,王志興,等. 開放式課堂教學改革探索——以中南大學開放式精品示范課堂“傳遞過程原理”為例[J]. 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2014,5(4):30-32.
[3]周雪明,趙歆,劉玥蕓,等. 開放式課堂教學在中醫(yī)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醫(yī)教育,2016,35(2):30-32.
[4]李鑫輝,何宜榮,蘇麗清,等. 開放式研究性教學在溫病學課程中的實踐[J].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12(4):76-77.
[5]李鑫輝,李彩云,蘇麗清,等. 中醫(yī)經(jīng)典開放式探究性教育模式構建及啟示[J]. 科教文匯,2016(10):66-67.
[6]李衛(wèi)強,朱西杰,徐建虎. 開放式教學法在《金匱要略》課程中的應用和體會[J]. 山西中醫(yī),2013,29(6):54-55.
[7]閆忠紅,左軍. 高水平中醫(yī)藥大學開放式辦學模式的探索[J].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12(16):142-143.
[8]徐曉放,夏春德. 論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基本框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25(11):158-160.
如何撰寫論文的“討論”
討論是論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務是探討“結果”的意義。討論的主要內容包括:⑴主要的原理和概念;⑵實驗條件的優(yōu)缺點;⑶本人結果與他人結果的異同,突出新發(fā)現(xiàn)、新發(fā)明;⑷解釋因果關系,說明偶然性與必然性;⑸尚未定論之處,相反的理論;⑹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坝懻摗钡膬热菀惨跃啚樵瓌t,要能講清楚主要的論點,已經(jīng)談過的不宜在這一節(jié)里予以重復,不要僅羅列國外文獻資料,或僅羅列與本文無關的綜述材料。在結論的問題中避免以假設來“證明”假設,以未知來說明未知,并依次循環(huán)推論。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Open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Diagnostics of TCM
ZHOU Xueming ZHANG Miao SUI Fangyu YUAN Yingchao WANG Kejun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China
Ob 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open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he diagnosis of TCM. Methods Teaching practice of diagnostics of TCM for 50 students from the major of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and 60 students from the major of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f clinical medicine college of of 2015. Students filled out the form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s, the satisfaction was more than 90% of the two classes. The satisfaction reached more than 80% of students learning ef ect. Conclusion Open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benef cial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syndrome dif erenti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pen classroom teaching, Diagnostics of TCM, Teaching practice
G642
A
1674-9308(2016)29-001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9.007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青年專項課題(GJD1215042)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王科軍,E-mail:wkj777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