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海
師生作文評改交流現(xiàn)場
同學:老師,近期寫作文總感覺在表達上沒有什么特點,很多時候僅僅滿足于對問題進行分析,自己讀著都不生動。
教師:語言表達是服務于寫作內容的,表達上不去,內容就會受到影響。你應該多讀一些在這方面成功的作品,反復體會。
同學:嗯,我也讀了一些,感覺哪一種風格都很好,但自己就是學不來。
教師:學習語言風格不能太雜,應該精選幾類能夠展示風采、自己又能學得來的風格,不斷品味,才能有所收獲。
英雄者,或以壯而見其精神,或以平而顯其風骨。姬元奎和駱開素夫婦,皆凡人也。然心之所至,情之所感,則為英雄本色。那是一次突然發(fā)生的事故,墻體裂縫,聲響連連,整棟樓在警示,而駱開素夫婦則以真誠之心一家一家提醒。68個人的生命,因為他們的呼喚而安全。夫婦,幸哉!試問:何謂英雄?能救人性命于危難者,皆為英雄。時人以利為重,唯見利而逐之,見難而避之,是謂之自私也。視夫婦二人之大義,與自掃門前雪者比,天地之別也。希望駱開素夫婦的英雄之光能夠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此國之幸也。 (習作《平凡英雄》)
[范文解析]
分析“英雄”這一話題,作者以一對夫婦救人的事跡為論據(jù),運用文白相間的表達方式,展示出意蘊之美。
文言,體現(xiàn)著語言的精華,可在古韻十足的氛圍中體會寫作中心;白話,可形成一種流暢自如的行文風格。文言可以使表達增加文化底蘊,白話可以使文章突出生活氣息。在寫作實踐中,讓這兩種方式交錯出現(xiàn),就會在展示社會生活面貌的同時產生一種詩情畫意的美感。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是辛棄疾駐足欣賞時的風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曹孟德靜心吟詠時的情懷。在詩意的世界里,萬物皆美。離自然最近的時候,聽風是一種精神享受,賞草是一份心靈陶冶。奧地利的一位中國商人喜歡草坪,希望在夜里也能夠看到小草的明艷和青蔥。不過,小草可不高興了,誰愿意自己的生活沒有了規(guī)律???別害怕,政府是不會委屈每一個生靈的。東量量,西測測,嗬,白天光照足夠了,晚上還是讓小草歇歇吧。幸福,在這一刻降臨在小草身上。 (習作《尊重生命》)
[范文解析]
表達對生命的尊重,寫奧地利的小草時,作者以雅俗共賞的語言風格,展示出清新自然的意境氛圍,讀起來美感頓生。雅有雅致的風格,清有灑脫的韻味。雅,可以營造一種淡雅灑脫的寫作氛圍;清,可以通過小清新的風格表現(xiàn)一種真實自然的感覺。在表達素材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將雅、清融合起來,雅中見清,或者清中融雅,便可以營造出一種清雅和諧的意蘊,從而提升文章的表現(xiàn)力。
美德,需要傳承,而不能封存。傳承美德,不能只供茶余飯后陶冶身心,而應該落實到行動之上。那一年,愛因斯坦來了,帶著對中國的仰慕,帶著對文明的崇敬。他的腳步停留在著名畫家王一亭的晚宴上,細數(shù)著一桌豐盛的飯菜,欣賞著當時文化名人臉上的陶醉,他在日記中留下了兩個字:悖德。堂堂禮儀之邦,謙謙文化名流,竟然給異國來客留下此等印象,讓國人情何以堪!豐盈的內心,看著每一粒米都感覺疼痛;干癟的面子,從來沒有想過什么是可惜。 (習作《面子與美德》)
[范文解析]
片段從美德的角度進行分析,以王一亭招待愛因斯坦的事實為論據(jù)。表達上,作者在句式方面進行了恰當調整,實現(xiàn)了整句與的散句巧妙融合。這樣,有分析的氣勢,有調整的靈活,整個內容渾然一體。整句,能夠以整齊的表達方式形成表達的氣勢;散句,能夠以靈活的風格調整內容的美感。如果能夠將整句與散句巧妙融合,便可以展示出生動而充滿詩意的寫作氛圍。
寂寞的海邊,靜靜地讀書,好享受喲。面朝大海,世界在那頭,知識在這頭,大海這么一連,嗯,這風景,獨好。圖書館,敞開了知識的胸懷,看你來不來。在這里,誰來了都會受到款待。為你準備一杯茶,品一口,翻一頁,與文明對話原來是這么親切,與古人交流竟然如此傾心,好好溫馨耶。哪兒還有什么喧囂浮躁?哪兒還有什么人情世故?能夠在這樣一處充滿詩意的環(huán)境中坐下來,與智者交談,心中充滿的是愛,是真,是感動。不來,你可別后悔喲。 (習作《靜態(tài)人生》)
[范文解析]
習作片段在分析海邊圖書館這一素材時,巧妙地將素材進行了賣萌式的解讀。每介紹圖書館的一處優(yōu)點,都會給人以親切可感的萌態(tài)。一句句帶有萌意味的表達,營造出一種溫暖感人的情境,有效地表現(xiàn)了寫作中心。萌,已成時尚。在全民皆萌的日子里,我們的考場為什么不用這種時尚點綴一下。不需要過多描述,不需要刻意模仿,只需語氣一變,嚴肅的素材可以變得活潑,單調的素材可以變得生動。不論選取哪種形式的“萌”,不論“萌”到什么程度,只要能夠讓文章變得輕松,就可以達到拉近考生與閱卷者的距離,就可以讓閱卷者欣賞到一種輕松表情。
[類文生成]
寫作,考查的是語言運用能力,語言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考場作文的命運。運用生動流暢的語言,表達豐富深刻的思想,是考場作文取得高分的一種很實用的方式。
雕琢傳神的動詞
語有動詞自精彩,文有動詞自生輝。當你憂心于筆下的語言干癟蒼白、文字缺乏表現(xiàn)力之時,不妨認真琢磨如何選準每一個動詞。用好每一個動詞,讓動詞契合于你的思想,洋溢出你的情思,這樣,就可以增強文章的藝術力和感染力,拓寬想象空間。
調整靈活的句式
語言的華麗,固然會使文章增色,然而,真正的美是不受形式約束的。每一種形式都會有其特定的意蘊,每一種意蘊又都適合相應的內容。因此,精心地雕琢句式,會讓我們的文章擺脫單調與枯燥,在論述的過程中展示出錯落有致的意蘊美。
展示和諧的音韻
音韻和諧,是我們在語言上追求的一種方向,而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首先,我們在平時要多積累一些形象生動的詞語,并理解其常用的語言環(huán)境;其次,在具體表達的過程中,要關注句式的整齊,節(jié)奏的均衡。
點綴生動修辭
修辭是作文的“魔水”。若能將這些“魔水”恰當?shù)貫⒃谧魑纳?,就可點石成金,能讓文章的語言熠熠生輝。每一種修辭,都能夠讓語言變得生動。只要能夠恰當運用一些常見修辭,便會提升文章的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