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榕
中國,這頭沉睡后又覺醒的雄獅,在這片幅員遼闊的土地上,感受過多少愛國將士沸騰的熱血,接受過多少文人墨客毫不吝嗇的贊美。
橫平豎直是方塊字獨(dú)有的魅力;“舌”“唇”“齒”“喉”的發(fā)音令人嘖嘖稱奇;長城、圓明園的雄渾壯麗令人嘆為觀止……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它究竟積攢了多少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我僅從一頓年夜飯中就領(lǐng)略到了它深邃的魅力。
冬日的晚霞偷偷涂抹了太陽的腮紅,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渲染出濃濃的年味。打開門,前腳剛要進(jìn)入,就被媽媽一把拉?。骸伴L輩先進(jìn),晚輩隨后。”我吐吐舌頭,想到魯迅筆下的封建禮教,似乎是《社戲》這篇課文中講過的。
我尾隨進(jìn)入,看到爺爺坐在酒桌里側(cè)最中央,奶奶伴在身側(cè),爸爸坐在爺爺對面,小叔小嬸坐在右側(cè)。“我想坐爺爺那個位置。”大家一聽全笑了,爸爸耐心地講解:“爺爺坐的地方叫‘主賓,一般是請客的人坐的位置,怎么,想請客呀?”我連忙擺手坐在媽媽旁邊。爸爸接著說:“我坐在你爺爺正對面,是‘副陪,專帶你們喝酒,來,你先去給‘主賓這個大財主滿上!”
我雙手接過酒瓶,走到爺爺身旁,“酒要滿茶要緩,”“倒酒不能瞞過人,要繞到身邊去倒?!卑?!酒桌上處處是禮儀呀!
當(dāng)新年的第十聲鐘聲響起,我的肚子也隨聲附和,“主食何時光臨寒舍?”小叔忍俊不禁:“這還得問主賓呢,主賓宣布開飯,副陪邀請大家,‘全家福才可以開吃?!毕氲綄W(xué)過的課文中老舍筆下北京的春節(jié),民以食為天呀!
熱鬧的鞭炮聲隨著十二點(diǎn)的鐘聲再次劃破了寂靜的夜空,清脆的干杯聲完成了十全十美的“全家?!保瑹狎v騰的餃子上桌了。
這象征團(tuán)圓的餃子皮薄餡大,玲瓏剔透,像極了和田玉雕琢而成的元寶,我想到孔融讓梨、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禮節(jié),把這“寶物”首先遞給了同樣虎視眈眈、垂涎三尺的長輩們,最后拿到餃子的我狼吞虎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嘛,我算體會到李白的心境了。
一頓年夜飯,竟吃出這么多學(xué)問。想到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就推崇禮,推行周禮制度,戰(zhàn)國荀子,也提倡“禮教為主”,相比西方上層社會的繁文縟節(jié),中國的禮儀更是一種得體的禮貌與規(guī)矩。
俗話總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身為炎黃子孫,我們的血脈里流淌著龍的血液,讓我們懂禮儀,講禮貌,把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綿延不絕地傳承下去。
(指導(dǎo)教師:滕欣儉 評委:王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