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a寫意
編輯大人讓寫超能力,隨口把問題拋給在一旁玩耍的3歲女兒,同時在心里猜測著她的答案——是想像機器貓一樣飛翔嗎?還是想像六娃一樣隱身?又或者,讓媽媽永不對她生氣?沒想到,女兒眨巴眨巴大眼睛,用許愿的語氣鄭重其事地說:“我希望,能從嘴里不停吐出小白兔。”
嗷嗚。這算什么答案。我問了每個大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問的問題:“從嘴里不停吐出小白兔干什么?有什么用?!”
女兒悠然答道:“這樣,所有看到的人都會很開心啊?!?/p>
和女兒至今相處了三年(肚子里的40周不算),我教給她的東西,也許還沒有她教給我的多。印象最深的是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帶她去一個室內(nèi)游樂場,她手上的玩具被另一個孩子劈手奪去。出于維護公平的原則,坦白說也確實有點生氣,我將玩具從那個孩子的手里拉出,還給了女兒。
讓我意外的是,接過玩具的女兒毫不猶豫地將它重新遞給了那個孩子,然后,坐在對方身邊,兩人一起玩耍。
那是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孩子可以教給我的很多。譬如這個玩具事件,讓我想起了曾經(jīng)看過的關(guān)于“情商”的注解:高情商,就是無論在什么樣的情勢下,都能找到令雙方共贏的方法。
三十多歲的人的情商,照理不會比一歲多的娃娃的低。那么,是什么遮住了我思維的眼睛呢?答案呼之欲出:戾氣。
說一句如今也算出現(xiàn)率太高的廢話:當今社會上的戾氣,真的很重。夫妻之間,用疲憊互相傷害;親人之間,用金錢互相傷害;親子之間,用以愛為名的霸道互相傷害;甚至陌生人之間,我們發(fā)明了一個新鮮玩意兒來互相傷害:鄙視鏈。人人爭著爬上鄙視鏈的上游,然后,用最尖銳的鄙視之劍刺傷下游的人。
所以雞湯大賣,我想也和這種現(xiàn)實有一定的關(guān)系。我們把對愛對溫暖的渴求放到二維世界里,在那里滋潤自己依舊善良的部分,然后轉(zhuǎn)過頭來,帶一身戾氣闖蕩江湖,以暴制暴。
總結(jié)了這些,并不是因為自己可以幸免。恰恰相反,往往在“贈人戾氣,心有余惡”之后,才驚覺自己在那幾分鐘,又做了一件不可愛的事,當了一個不可愛的人。
這幾年來,也許是因為步入中年,也許是因為當了母親,我越來越喜歡一個詞:如沐春風。
如沐春風這四個字,說來簡單,可真的貫徹,其實是件有大境界的事。絕大多數(shù)人,如我,都注定不可能成為推動人類進步的偉大人物,來這人世間走一趟,如果能夠在自己小小的范圍內(nèi),讓與自己有緣的人都如沐春風,也就是無憾的一生。
寫到這里,也就有了我最想擁有的超能力:我希望自己能夠像春風一樣,讓每一個遇到我的人都變得平和、善良、愉悅。
這,其實和女兒想要口吐小白兔的超能力異曲同工。你看,你又教了我一課,小小的你的超能力。在我們每一個人很小很善良的時候,都擁有的超能力,只是走著走著,我們將它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