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覺得自己挺偉大的,從來沒有想象過堅持這么久,但是自己正因為有這個夢想才會去堅持,才會去努力。
——在里約熱內(nèi)盧奧運會上,吳敏霞取得職業(yè)生涯的第五枚奧運會跳水金牌,她因此成為歷史上拿到奧運會金牌數(shù)最多的跳水運動員。賽后,她在接受采訪時如此“自評”
我們欣賞名畫,歸根結(jié)底是在欣賞美,欣賞歷史,欣賞真理。從一幅畫延伸出來的東西,就是如此地讓我們一寸一寸緩慢地前進著,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胡適教你怎么看懂西方名畫
說話時聲音比語言更能說服別人。
——美國的心理學家艾德華·霍爾對此做了專門的研究,并得出結(jié)論:1條信息的表達=7%的語言+38%的聲音+55%的人體動作。這說明只要根據(jù)人的肢體語言和聲音就可以大概地判斷出一個人的性格和修養(yǎng)
近日,一個面向460位大學生的調(diào)查顯示,三成受訪者聚會頻率達每周兩次以上,近四成聚會社交的開銷占生活費比例超過30%,竟有人一個月有20多個飯局。班級聚、舍友聚、社團聚、老鄉(xiāng)聚、獲獎聚,甚至領到貧困助學金也要聚……近六成的學生雖然心里不情愿,但接到聚餐邀請還是會去,一是想多認識人,二是擔心被人說另類。
——少些飯局,讓“校園社交”更健康
西班牙的青年失業(yè)率是40%,法國的青年失業(yè)率是24%,放在一個更大的光譜里看,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全世界最苦最茫然的人。你的苦悶有一部分是原生社會固有的問題,是全球性共有的痛,所以不必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上。
——龍應臺對充滿焦慮感的香港年青一代如是鼓勵
如果你才二十多歲,別忙著過穩(wěn)定的生活。收入動蕩一點沒關系,失戀幾次也不怕。能力是一種壓力下的應激反應,如果你在二十多歲就習慣了安逸,接下來的一生都很難有大出息。
——蘇芩寄語年輕人
詩意不在巴黎和拉薩,也不是一張PS過的照片。詩意是當下扎扎實實的生活細節(jié)。發(fā)現(xiàn)并且抓住這些細節(jié),也就有了詩,它們由瑣屑、無聊變得豐滿,并發(fā)出光澤,然后構成人生的記憶。
——馮唐的詩意人生
如果你常常只是看心靈雞湯類的書籍,用一些偽文藝的句式發(fā)微信,這不叫文藝青年。我所理解的文藝青年比較老派:你要很懂“裝”,必須抱一本《尤利西斯》去搭地鐵,必須看貝拉塔爾的電影,就算是睡著了,也因你戴墨鏡而沒人知道。這才叫文藝青年。
——梁文道眼中的“文藝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