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慧
要不要“手寫之美”
文/張慧
“你上一次用紙和筆‘寫’信是什么時候?”英國《衛(wèi)報》的專欄作家西蒙·詹金斯問道。他至今仍然手寫所有感謝信和悼念信?!拔覀兌际怯∷r代的奴隸,只有手寫才能傳達真正的美麗?!?/p>
但他也表示,自己的速記能力幾乎已經消失了,他無法想象自己用紙筆完成一篇論文--持續(xù)的手寫看起來像一場災難。
從2016年秋天起,芬蘭的學生不必學習手寫體和連體字,而是學習打字。芬蘭教育部門的理由是,孩子們只需要熟悉印刷體的字母,并且將注意力集中在“發(fā)展數字時代的技能”。
從2010年起,美國45個州采用了教學核心標準,不再對手寫體做強制要求。
在手寫的問題上,法國采取了和美國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從新世紀初起,法國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從小學生入學開始教授手寫體。
事實上,美國的心理學家和神經學家表示,現在就宣布“手寫已經過時了”為時過早?!都~約時報》引用新的證據稱,手寫與教育發(fā)展之間有很深的聯系。
法國??怂?馬賽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的兩位研究人員對76名3~5歲的兒童進行了研究,發(fā)現通過手寫認字的孩子,比通過敲擊鍵盤學字的孩子學得更快。
當孩子學會手寫之后,不僅閱讀的速度會加快,他們獲取信息和掌握核心信息的能力也在提升?!爱斘覀儠鴮懙臅r候,獨特的神經回路會被激活,”法蘭西學院的心理學家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納表示,“這種回路以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方式發(fā)生作用,讓學習變得更容易?!?/p>
兩名美國學者也在《心理科學》雜志上發(fā)表文章稱,對300多名普林斯頓大學學生的研究發(fā)現,用筆做筆記的學生比用電腦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好。研究者的解釋是,學生用紙筆做筆記時,對信息進行了初步的整理和理解;相比之下,那些用電腦記筆記的學生傾向于不分詳略,把老師說的全記下來,規(guī)避了初步消化和理解的過程。
《洛杉磯時報》認為,面對鍵盤,孩子們只需按對按鈕,因此可以學得更快。但專家認為鍵盤不能比擬手寫?!笆謱懯巧眢w協調運動的結果,敲鍵盤不是?!狈▏t(yī)生羅蘭說。
很多美國人都在討論將印刷體和手寫體結合的可能性。
人們討論的焦點在于,從印刷體到手寫體是有一個過渡期,還是一刀切的突然轉變--就像瑞
典1967年強勢推行右手書寫法一樣。
東方的文化更強調書寫的藝術。在中國,能夠寫一手好字曾是一個人受過教育、有文化的象征。
英文也不例外。看著人們寫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字符,就如同看一場藝術表演。2014年世界手寫大賽冠軍阿莫勒能夠將整篇丑陋的英文字符,幻化出令人震驚的美麗。
不管怎么說,手寫體是人類從前人那里繼承的書寫方法。手寫體對小學生來說,可能和代數、元素周期表一樣無用,卻能夠在一個動作中將手和腦結合起來,被認為是一種蘊含美學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
手寫體也能傳達情感。情書上的手寫體能通過字跡傳情,通過字母的彎曲和圓圈、字跡的大小和娟秀、疏落有致的布局、長長的停頓和筆走游龍的痕跡傳情。詹金斯認為,任何手寫的內容轉換為印刷版后,都會喪失一部分情致。
詹金斯堅信,印刷體的勝利只是暫時的?!耙苍S紙張和郵局會被淘汰。人們能在屏幕上書寫。到時候,為了書寫的速度,分開的字母也許能夠重新連寫到一起,新的拼寫方法和字母會被創(chuàng)造出來。手寫和語言一樣會發(fā)生變化,變得更加符合潮流,更加方便?!?/p>
詹金斯呼吁“無論如何,請保留手寫之美”。
摘自《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