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潤語
動物媽媽們的訓練妙招
文|潤語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小獅子就必須接受殘酷的訓練。從來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起,獅子就要品嘗生活的艱辛。獅子媽媽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家伙,不會把孩子擁在懷里,也不會用舌頭輕輕地舔舐孩子,而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爬到自己的懷里。大家是不是覺得獅子媽媽很殘忍呢?這種母愛看起來的確有些殘忍,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3個月之后,獅子媽媽還會對小獅子進行更殘酷的訓練。
第一階段,獅子媽媽會訓練孩子們的獨立能力,把小獅子帶到陌生的地方,讓它們自己找到回家的路。第二階段,獅子媽媽會訓練孩子們的野外捕食和作戰(zhàn)能力。等到小獅子6個月大的時候,獅子媽媽會教它們野外捕食的方法,讓它們和鬣狗、野狗等猛獸作戰(zhàn)。這期間,獅子媽媽會一直在旁邊默默地觀看,不到萬不得已它們是不會站出來幫助小獅子的。
老鷹對孩子進行的訓練有時候也很殘忍。小鷹成長到一定階段之后,鷹媽媽就不再把食物直接送給孩子,它們會故意飛到高空中把食物扔下去,讓孩子憑自己的本事接住食物。這時候,鷹寶寶們的飛行技術(shù)還不成熟,所以飛行的時候總是搖搖晃晃,不是撞在巖壁上就是掛在了樹枝上,經(jīng)常是傷痕累累。
通過這種殘酷的訓練,小鷹的翅膀會變得強健有力。小鷹學會了捕食的技能、在高空中俯視的技巧以及對下降高度的判斷等等。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小鷹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它們的翅膀和腿會經(jīng)常受傷。也許孩子們會覺得媽媽很無情,但是要想讓孩子變成天之驕子、飛行健將,鷹媽媽們別無選擇。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動物媽媽都像獅子和老鷹那樣用殘酷的訓練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些動物媽媽很開明,會讓孩子們邊玩邊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動物就是獵豹。
獵豹媽媽很溫柔,它們給孩子們上課的時候一點都不嚴厲,你完全看不出它們是在訓練孩子,倒像是在跟它們玩。獵豹媽媽會經(jīng)常陪孩子們玩翻滾、騎馬、啃咬等游戲,一直到寶寶長到3個月大的時候為止。獵豹最喜歡玩的游戲是“格斗游戲”,主要是兄弟姊妹之間互相啃咬。但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頭破血流的格斗,只不過是孩子們輕輕地啃咬對方的皮毛,從中掌握啃咬的技巧而已。
出生3個月以后,小獵豹就會跟著媽媽學習捕獵技術(shù),7個月以后小獵豹就要獨自去打獵了。
為了提高捕獵的成功率,獵豹在實際作戰(zhàn)之前會對孩子們進行全方位的訓練。獵豹媽媽會把獵物活捉回來,當孩子們的實驗品,讓孩子們練習。簡單的訓練之后,獵豹媽媽再咬死獵物分給孩子們吃。
位于日本南部宮崎縣的幸島是短尾猴的故鄉(xiāng)。日本科學家對幸島短尾猴的研究已有半個世紀之久,研究過程中最著名的發(fā)現(xiàn)是猴子也會清洗紅薯??茖W家將這種行為看作是非人類種群表現(xiàn)出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
1952年,日本京都大學的一位教授帶著幾名學生對短尾猴進行了觀察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他們在沙土里種植了一些紅薯,走的時候就把這些紅薯留下了。后來,猴子發(fā)現(xiàn)了紅薯,就開始作為食物來吃。由于是在沙土里生長的,紅薯上經(jīng)常粘著一些沙子,比較硌牙。后來,聰明的猴王發(fā)現(xiàn),把紅薯放到水里洗一下,然后再吃,就不會硌牙了,于是他高興地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了身邊的小猴子,這些猴子也開始用水洗紅薯吃。再后來,這些猴子又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其他的猴子,甚至告訴了其他島上的猴子。于是,在某一個夜晚,一個令人震撼的場景出現(xiàn)了,在皎潔的月光下,100多只猴子排著隊在水里洗紅薯。
老鼠是一種既聰明伶俐又勤奮的動物。老鼠的種類很多,如田鼠、沙鼠、跳鼠、家鼠等。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大腦都非常發(fā)達。曾經(jīng)有很多學者用迷宮實驗來研究老鼠的學習能力,其中有兩個實驗很經(jīng)典。第一個實驗是,在迷宮的出口和入口處各放上一個裝有食物的白箱子和黑箱子。老鼠經(jīng)過多次嘗試之后,成功地找到了白箱子和黑箱子。訓練時間長了以后,老鼠基本上每次都能很快找到白箱子和黑箱子。第二個實驗是,把老鼠放在另一個同樣放著白箱子和黑箱子的迷宮里,不同的是,如果老鼠往黑箱子的方向走的話就打它一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第二天它就只往白箱子的方向走了。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動物們也會動腦筋想問題,能用最優(yōu)的方法找到食物,也懂得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找到另一條出路。你看,有時候,動物們也會在生活中自學,而且很有成效。
下次要是在學習中偷懶,小心動物們鄙視你哦!
泰國人尤其是南部的泰國人善種椰子。從前,每當收獲時,矮些的樹用長桿即可捅下成熟的椰子,十幾米高的樹只好由椰農(nóng)爬到樹上去采摘,效率低又有一定的危險性。于是,他們就訓練猴子摘椰子,效率竟比人工高4~5倍。
泰國南部素叻府是有名的椰子之鄉(xiāng),20世紀80年代這里創(chuàng)辦了一所猴子學校。從這里“畢業(yè)”的猴子都有工作?,F(xiàn)在,泰國南部已有一支由數(shù)千只猴子組成的“勞動大軍”,而且數(shù)量還在增加。有的農(nóng)村,幾乎家家養(yǎng)一只猴子,把它租給椰子園,每月可掙12美元。
猴子種類很多,能入學參加訓練的是工猴。工猴入學也有規(guī)定:一、要純種的公猴,無混血成份;二、要手大腳長,掌紋明顯,手足長滿猴毛;三、要以掌抵地,手背不隆起;四、要身短而毛密,臂大而寬;五、站立時后肢直豎;六、眉毛稀疏,頭大嘴大。入學年齡以7~8歲最為適宜,學期一般是4~8周。學習內(nèi)容是:教會“學員”聽懂6種以上的指令,以及如何判斷成熟的椰子和如何采摘。學習期間,表現(xiàn)較好的有獎勵,表現(xiàn)很差的則給以懲罰。猴子一旦畢了業(yè),尤其當被雇用能掙錢時,生活水平會得到提高。主人會對它們進行精心打扮,給它們洗澡,一日三餐喂美食,如雞蛋、糧食、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