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曉霞 張煥然
2015年上饒市第二屆全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xiàn)中國夢”小學科學“教學能手”比賽在風光秀麗的三清山腳下的玉山縣逸夫小學舉行。
“白天與黑夜”是粵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教師從觀察日常生活現(xiàn)象入手,通過學生模擬晝夜交替游戲,使學生認識到晝夜變化現(xiàn)象是由于地球自轉造成的,再通過閱讀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道路的艱辛,潛移默化滲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xiàn)中國夢”。
【教學片段1】創(chuàng)設情景,觀察現(xiàn)象
【自制教具】教師展示自己繪制的日出、日落彩圖。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片的內容。
生:“旭日東升”“夕陽西下”……
師:我們每天都看到這種現(xiàn)象,同學們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生:因為太陽、地球在運動。
師:同學們想要解開其中的奧秘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師板書:白天與黑夜)
【賞析】教師在黑板上掛出日出日落彩圖,以此來引入課題,目的是引導學生從觀察日常生活現(xiàn)象入手,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白天與黑夜的交替現(xiàn)象,從而激發(fā)學生去探究科學的興趣。
【教學片段2】知識儲備,引導點撥
師:同學們,之前我們對地球、太陽有過一些認識,請同學們討論一下:你所知道的地球和太陽。
生:我們居住的星球叫“地球”,它的形狀是球形。地球表面有海洋和陸地。
師:同學們知識儲備真豐厚?。±蠋熀芘宸銈兡?!下面老師給同學們播放一段視頻,它給我們詮釋了地球與太陽的關系,大家想不想了解呢?
(教師播放視頻)
(學生說發(fā)現(xiàn))
生: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轉的一顆行星,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轉的同時,地球也在自轉。
生:太陽給地球帶來光和熱,萬物生長靠太陽。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現(xiàn),出示幻燈片,歸納地球和太陽的有關知識)
【賞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始終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通過觀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充分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能提出問題,并闡述知識性困惑,教師始終認真傾聽,適度點撥,并歸納總結。這種采用動畫效果來代替?zhèn)鹘y(tǒng)枯燥無味的講授,更能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學生有了好奇心就可以更好地參與,積極思考,變被動為主動,變客體為主體,體現(xiàn)了課堂還原給學生。
【教學片段3】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師:下面按小組做游戲:一人扮演太陽神,一人扮演地球王子,兩名記錄員,兩名觀察員。
(游戲開始,教師巡視)
師:同學們都很開心,不知你們收獲到什么?各小組匯報收獲與感悟。
生:地球自轉時,面向太陽看到光明,背向太陽感覺黑暗。
生: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球還在不停地自轉。
師:請三位同學上臺演示“晝夜交替是怎樣產生的?”模擬實驗。
【實驗器材】手電筒(表示太陽),地球儀(表示地球)。
【實驗要求】一人手持手電筒,一人慢慢轉動地球儀,一人觀察記錄。(教師拉上窗簾,教室光線變暗,效果明顯)
師:實驗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生:打開電筒,正對著地球儀。
生:慢慢不停地轉動地球儀,轉動方向自西向東。
師:請觀察員說說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
生:地球儀表面有明暗分布的變化。
師:同學們還有什么感受和發(fā)現(xiàn)?
生:面對太陽的一面是白天,背對太陽的一面是黑夜。
【問題拓展】
師:現(xiàn)在中國是白天,有哪些國家現(xiàn)在是夜晚呢?在地球儀上找一找。
生:美國、墨西哥、古巴、阿根廷……
【賞析】小學科學新課標指出: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賴于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活動,必須緊密結合科學知識的學習,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而不能簡單地通過講授教給學生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重難點設計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和本堂課的內容特點,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設科學探究的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探究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他們的探究過程。
(作者單位:江西省弋陽縣中畈中心小學 江西省弋陽縣教研室)
責任編輯 程 璐
E-mail:24480963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