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堯
據韓聯社8月17日報道,韓國海軍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署了為新一代宙斯盾驅逐艦裝備彈道導彈攔截系統的合約。韓美兩國軍方還將商討為新一代宙斯盾艦引進并配備“標準”-3型防空導彈的方案。
目前,韓國軍隊在“世宗大王”號、“栗谷李珥”號和“西厓柳成龍”號三艘驅逐艦上裝備了“宙斯盾”作戰(zhàn)系統,并配備“標準”-2 Block IIIB型防空導彈。但是,這三艘軍艦的“宙斯盾”系統仍為基線7.1型,并不具備攔截彈道導彈的功能。
“宙斯盾”戰(zhàn)斗系統是美國海軍現役最重要的整合式水面艦艇作戰(zhàn)系統。它集傳感器搜集、通信、武器、對抗和計算設備于一身,具有很強的海上作戰(zhàn)能力,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向世界任何地方前沿部署。“宙斯盾”基線9作戰(zhàn)系統也被稱為“先進能力建造12”系統,是“宙斯盾”作戰(zhàn)系統的最新升級型。
筆者認為,韓國在此時商討為新一代宙斯盾艦引進并配備“標準”-3型防空導彈的方案有以下考慮:
一是加強與美國的合作。自從韓國同意美國在星州郡部署薩德系統以來,就標志著韓國在地緣政治領域完全倒向美國,這也是中韓關系跌入低谷的深層次原因。由于薩德系統對中俄兩個洲際型大國的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韓國將直接面對中俄的軍事壓力。而以韓軍可憐的戰(zhàn)斗力,根本無法與解放軍與俄軍對壘。這時候,韓國的“事大主義”光榮傳統再一次得以發(fā)揚:通過引進彈道導彈攔截系統將自身更緊密地與美國綁定在一起,企圖借美國的保護傘來保證自身安全。而對美國來說,這樁交易可謂油水豐厚,既可以增加就業(yè)機會,又能強化對韓國的控制,何樂而不為。
二是加強韓國的海權力量。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新興工業(yè)國,韓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海外的市場、原材料,隨著海外投資的不斷增加,其海外利益也得到不斷增長。與此同時,韓國在海洋權益方面與日本和中國有不同程度的爭端。因此,發(fā)展海權成為韓國的戰(zhàn)略目標,其核心就是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目前,韓國KDX-3型驅逐艦的排水量超過1萬噸,位居世界第一(戰(zhàn)斗力則未必)。而在下一代驅逐艦裝備基線9系統和“標準-3”防空導彈并使其具備攔截彈道導彈的能力充分顯示出韓國建設大洋海軍的意圖。
然而,對于韓國來說,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首先,該系統的裝備并不能改變韓國日趨惡化的安全環(huán)境——區(qū)區(qū)3艘驅逐艦根本無法抵擋朝鮮數量巨大的戰(zhàn)術導彈的攻擊,遑論中俄可以與美國保持戰(zhàn)略平衡的遠程打擊力量。何況,美國的?;鶑椀缹棓r截技術并不成熟,抗超飽和攻擊的能力存疑。
而更致命的因素是,韓國海軍能否玩得轉如此精密復雜的系統、實在讓人懷疑。且讓我們看看韓軍以及韓國軍工的“光輝業(yè)績”:K-21步兵戰(zhàn)車在泅渡試驗時沉沒;仿造德國209級潛艇的“張保皋”級潛艇螺絲屢屢斷裂;K-9自行火炮在試驗時出現炸膛事故,把炮管炸成了君子蘭狀,在延坪島炮戰(zhàn)中,參戰(zhàn)的5門K-9中有3門出現故障,被朝鮮老掉牙的M-47火箭炮打得滿地找牙;“尹永夏”級導彈快艇在船塢中沉沒;KDX-II型驅逐艦“忠武公李舜臣”號曾在海上發(fā)生停電事故,并與基地失聯達8個小時之久。
就在前幾天,韓國海軍一艘“海豚”級微型潛艇發(fā)生爆炸,原因讓人瞠目:鉛酸電池遇水產生有毒氣體,導致3人喪命。這實在是低級的潛艇事故。以韓國海軍的訓練及保障水平要想使宙斯盾基線9型作戰(zhàn)系統能正常運行大概需要靠很多運氣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