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利平
據(jù)美國《華盛頓郵報》8月15日報道,有關(guān)奧巴馬政府正在探討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傳達了反對意見,稱對朝鮮的威懾力將因此減弱,地區(qū)紛爭的風險將上升。
其實東京表不表態(tài),奧巴馬的愿望都難以推進。據(jù)悉,奧巴馬政府內(nèi)部的國防部長卡特及國務卿克里等人均對此持反對意見,此外,還有美國議員們的這一關(guān),以及其他盟友的反對。
多數(shù)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實際進行這項關(guān)鍵改變的可能性很低。奧巴馬只是要讓外界了解他有這樣的愿望,以對他提出的“無核世界”有個交代,使他能以一個“充滿善意的美國總統(tǒng)”形象離開白宮。而他之后的美國仍將作為第一核大國我行我素。
既然如此,那么安倍這個時候跳出來,還是蠻讓人驚訝的。
原因很簡單,日本是唯一遭到過原子彈實際攻擊的國家,它的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因此留下了至今揮之不去的噩夢。廣島、長崎一直要求日本政府推動美國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無核三原則”是日本長期的官方政策,從倫理上說,日本本應是最堅決支持美國做此改變的國家。安倍政府這種南轅北轍的態(tài)度恐怕無法面對廣島、長崎兩市當年的死難者。
日本處于美國的核保護傘之下,安倍政府大概是擔心美一旦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該保護傘的威懾力將會降低。這當中的一個邏輯是,威脅日本的國家都應面對美國對其進行先發(fā)制人核打擊的風險,也就是說,日本雖無核武,但它同時應是具有主動對其敵對國家調(diào)動核打擊的一支力量。
挨過兩顆核彈,被和平憲法管了幾十年,以“和平國家”長期自我標榜的日本難道應該有這樣的“里子”嗎?
目前的核大國中只有中國從首次核爆第二天就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歷盡國際風云變幻不改初衷,堅持到了今天。然而中國在這方面是孤獨的,現(xiàn)在奧巴馬有了點想“學中國”的意思,但他在這件事上很像是只能動動嘴的“光桿司令”。
連安倍這個美國最乖順的盟國領(lǐng)導人都能教訓奧巴馬一通,看來白宮主人要干一件有益于世界、但在保守勢力看來離經(jīng)叛道的事,還真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