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君
血清C反應蛋白在小兒肺炎診斷中的臨床效果分析
●周智君
目的:分析小兒肺炎診斷中血清C反應蛋白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10月~2016年4月之間的120例肺炎患兒,按照患兒疾病類型不同將其分成細菌性肺炎組、支原體肺炎組,比較兩組CRP陽性率、CRP水平變化。結果:入院時、治療以后細菌組與支原體組CRP陽性率、CRP水平變化均有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小于0.05。結論:通過血清C-反應蛋白可以對小兒肺炎進行診斷,從而提升細菌性肺炎的準確率,值得在臨床上進行進一步推廣。
血清C反應蛋白;小兒肺炎診斷;臨床效果
小兒肺炎在兒童群體中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通常分成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兩種類型,相關資料顯示,支原體肺炎在兒童群體中的感染率為10%~40%。血清C反應蛋白廣泛應用于區(qū)別診斷病毒感染、細菌感染中,但是并不能將細菌性感染與支原體肺炎很好的區(qū)分開[1],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血清C反應蛋白在小兒肺炎診斷中的臨床效果,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120例患兒,他們都是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4月之間收治的肺炎患兒,根據(jù)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胸部X線檢查及血常規(guī)等結果,按照《實用兒科學》做出最終診斷。按照患兒疾病類型不同將其分成細菌性肺炎組60例,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別為35例、25例,其年齡分布在1.1~6.2歲不等,該組的平均年齡是(2.8±0.5)歲,病程在2~6天不等,該組的平均病程為(2.4±0.8)天;支原體肺炎組60例,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別為38例、22例,其年齡分布在1.0~6.1歲不等,該組的平均年齡是(2.4±0.3)歲,病程在1~6天不等,該組的平均病程為(2.2±0.6)天。對比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患兒靜脈血3m L,進行離心分離血清CRP水平檢測,血清CRP檢測利用日立7600-02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西班牙BioSvstems試劑盒,利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測定,檢測兩組患兒入院時及治療兩周后的CRP水平。糾正患兒電解質平衡,使患兒體內環(huán)境維持穩(wěn)定,細菌性肺炎患兒利用根據(jù)細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治療,口服,一次0.2g,一日4-6次,支原體肺炎患兒利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12mg/kg/d,連續(xù)治療天數(shù)為15天。
1.3 統(tǒng)計分析
統(tǒng)計學軟件版本為SPSS19.0,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分別利用(s)和(%)表示,分別利用t、卡方檢驗,以P小于0.05為差異具統(tǒng)計意義。
2.1 比較入院時兩組患者CRP陽性率
從CRP范圍來看,細菌組患兒與支原體組患兒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細菌組與支原體組入院時CRP陽性率比較[例(%)]
2.2 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CRP含量對比
經(jīng)過兩周治療以后,細菌組與支原體組血清CRP含量降低明顯,其中細菌組下降更加明顯,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細菌組與支原體組治療前后CRP水平變化比較(±s )
表2 細菌組與支原體組治療前后CRP水平變化比較(±s )
組別 n 入院時CRP 治療后CRP P支原體組 60 7.55±1.59 4.89±1.21 P>0.05細菌組 60 38.29±8.55 5.78±1.33 P<0.05
小兒肺炎是一種全球性的兒童疾病,它具有流行性和普發(fā)性兩種特征[2],在多數(shù)國家中小兒肺炎成了兒童誘發(fā)死亡的重要原因。不同肺炎類型的治病原因和發(fā)病機制都有不同,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我們應該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護理與治療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滿足患兒的生命安全,以提升治療效果,所以前期診斷非常重要,這是小兒肺炎患兒臨床治療與護理的重要條件。
CRP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和細菌胞壁磷酸膽堿相機和,會引起C3b的微生物沉著,這時細菌被會表達C3b受體吞噬細胞所吞噬,細胞內會大量繁殖病毒,而磷脂不能在細胞膜上暴露[3],因此CRP的產(chǎn)生與結合根本得不到觸發(fā),通常細菌感染在細胞外發(fā)生,兩邊細胞膜逐漸分離,由暴露磷酸膽堿分子提供CRP附著點,利用IL-6將其傳遞給肝臟,對CRP產(chǎn)生產(chǎn)生刺激。CRP可以將急性感染指標充分反映出來,進而及時的將機體感染情況反映出來,疾病發(fā)作時CRP可以在WBC之前上升,并快速恢復,因此敏感性較高。CRP不會受到放療、化療等治療的影響,所以比其他急性期反應物質會更優(yōu)秀。發(fā)生急癥炎癥的過程中,在4~6天內會迅速增加CRP,其后8h會加倍增加,進而陽性率達到96%。受到細菌感染時CRP明顯增高,可以達到150~350mg/L,大部分病毒感染患兒的CRP值會降低或略有升高的趨勢,因此,炎癥反應早期CRP可以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入院時、治療以后細菌組與支原體組CRP陽性率、CRP水平變化均有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小于0.05??傊?,通過血清C-反應蛋白可以對小兒肺炎進行診斷,從而提升細菌性肺炎的準確率,同時,在小兒肺炎治療過程中,可以利用CRP含量檢測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檢測,因此,值得在臨床上進行進一步推廣。
(作者單位: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九師醫(yī)院)
[1]王琴,方昕,何成龍. 血清C-反應蛋白檢測在小兒肺炎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6:59-60.
[2]王霞,田麗霞,馬寶紅,高志光,白永霞. 血清sTREM-1、C反應蛋白水平與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臨床效果的相關性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31:74-75.
[3]朱洪學,童濤. 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在小兒肺炎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 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0,12:3509-3510.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diagnosis of infantile pneumonia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to analysis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diagnosis of infantile pneumonia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choose 2015 between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12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in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types will be divided into bacterial pneumonia group, the mycoplasma pneumonia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RP positive change, CRP level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on adm ission, bacteria and mycoplasma group CRP positive change, CRP levels all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serum C - reactive protein can undertake diagnosis of infantile pneumonia, so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bacterial pneumonia,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for further.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Diagnosis of infantile pneumonia; Clinical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