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婭 周燕 韋慶清
摘要:針對“Web編程與設計”課程的特點,該文從多年實際教學經(jīng)驗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一種微課與傳統(tǒng)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兩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既有助于學生短時間內(nèi)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又可以節(jié)省教師課堂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Web編程與設計;微課;傳統(tǒng)教學;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8-0124-02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Web programming and design”
LI Ya, ZHOU Yan, WEI Qing-Qing
(The Computer Department of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5280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Web programming and design",from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students, A kind of teaching mode which combines the micro class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adopted.The mode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wo kinds of teaching modes, both helps the students form the complet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system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can save teachers time in the classroom, enhanc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Key words: Web programming and design;micro lesson;traditional teaching;fuse
1 《Web編程與設計》課程簡介
目前,Internet已經(jīng)普及到全世界,Web應用已經(jīng)成為Internet上最受歡迎的應用,由于它的出現(xiàn),Internet普及和推廣的速度大大提高。Web技術已經(jīng)成為Internet上最重要的技術之一?!禬eb編程與設計》課程正是在此背景下產(chǎn)生,該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網(wǎng)絡工程專業(yè)在高年級所開設的一門專業(yè)課,也是一門實用性強、應用廣泛、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該課程主要介紹了應用Java語言開發(fā)Web應用的相關技術及編程方法,具體內(nèi)容包括Servlet技術、JSP技術。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理論學習與動手實踐,形成Web應用項目的實際開發(fā)能力。該課程具有以下特點:
1)課程內(nèi)容多、學時少
課程選用沈澤剛、秦玉平主編的《Java Web編程技術》作為教材。該教材內(nèi)容豐富,全面介紹了servlet技術模型、JSP技術模型、表達式語言、JSP標簽、JDBC數(shù)據(jù)庫訪問、servlet高級應用、Web安全性入門、AJAX技術基礎、Hibernate框架基礎、Struts 2框架基礎。隨著大學課時的壓縮,本課程縮減到32課時,結合學生普遍編程基礎較薄弱和動手能力不強的特點,本課程很難在有限時間內(nèi)讓學生面面俱到全部掌握該課程的所有知識點。因此,本課程只能選取網(wǎng)絡開發(fā)中基礎和關鍵的技術進行介紹,重點圍繞servlet和JSP技術,幫助學生掌握Web技術的基本原理,體系結構和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
2)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
本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需要具備java語言基礎、計算機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HTML語言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其中java語言基礎、計算機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等課程分別是學生在大學不同時期所學課程,學生普遍存在知識點記憶不清,重點難點掌握不牢靠的現(xiàn)象,同時HTML語言課程在大學期間并沒有專門開設,這些都給本課程的授課帶來一定的難度。
3)實踐上機環(huán)節(jié)不足
由于本課程課時比較少,沒有專門開設實踐上機環(huán)節(jié),學生只能通過課下完成教師所布置的編程任務鍛煉動手能力。而本課程上機環(huán)境的搭建比較復雜,需要安裝Tomcat服務器、JAVA的JDK、編譯器,配置環(huán)境變量,設置配置文件等,在缺乏老師具體指導的情況下,學生獨立安裝上機環(huán)境存在一定的難度。同時,大部分學生程序設計基礎較薄弱,對程序的編制和調(diào)試缺乏經(jīng)驗和技巧,一部分同學跟不上學習進度,失去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不好。
2 《Web編程與設計》傳統(tǒng)教學特點
《Web編程與設計》課程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主要采用教師口頭講解和幻燈演示來進行教學,注重傳授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有助于學生短時間內(nèi)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體系。教師在課堂上占據(jù)主導地位,負責組織監(jiān)控整個教學活動的進程,如基礎知識和基本語法的講解和程序實例的講解。教師可根據(jù)課堂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課下與學生的交流情況靈活的調(diào)整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特別是針對不同專業(yè)、不同班級學生的情況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沒有學過java課程的學生需要補充java的基本語法知識,以保證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但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尤其是對實踐和動手能力性要求很強的程序設計類課程。課堂上單一的教師講授很容易導致學生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 《Web編程與設計》微課特點
《Web編程與設計》微課是以該課程相關的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該課程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它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xiàn)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具有以下特點:
1)時間短
微課的“微”主要體現(xiàn)在時間方面,對學習者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的研究結果表明,普通人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時間大約為10分鐘。因此,該課程微課的時長通常控制在15分鐘以內(nèi)。
2)內(nèi)容精
《Web編程與設計》課程是一門程序設計類的課程,授課的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相關語法知識的介紹和具體應用。該課程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nèi)容)而設計的教學,教師可根據(jù)教材章節(jié)的安排,將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分類,精簡,針對各知識點設計微課視頻,如基本知識點的講解,演示與該知識點相關的具體程序的運行效果,對關鍵代碼的講解與說明,討論程序的優(yōu)點或不足以及可能的改進方法。
3)方便易操作
在沒有采用微課授課時,教師在講授具體程序應用時,通常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如在授課教室事先搭建上機環(huán)境,安裝相應的軟件,配置環(huán)境變量,部署相關程序,如果授課教室不止一間,這樣的工作要重復多次進行。同時,在課堂授課時,教師需要現(xiàn)場演示程序,在瀏覽器發(fā)送請求命令,有時會因為一些意外和手誤導致服務器出現(xiàn)異?;蛘邲]有得到正確的響應。這無形中給教師增加了極大的負擔和壓力,也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采用微課模式后,教師可利用錄屏軟件在自己的電腦上事先準備好所有的視頻內(nèi)容,授課時只需要播放相關視頻即可。該方式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分配時間,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堂的教學中去。同時,微課視頻本身的容量比較小,可非常方便的被學生保存下載到終端設備中,學生可在課后通過重復觀看微課視頻加強學習。
4微課與傳統(tǒng)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模式
由于本課程屬于程序設計類課程,該類課程語法內(nèi)容非常瑣碎和枯燥,再加上該課程的知識點眾多,考慮到普通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時間在10分鐘左右,如果在課堂上采用單一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聽不懂、跟不上、記不住的厭倦情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微課與傳統(tǒng)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學的形式和內(nèi)容的轉換中,保持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提高學習的效率。
首先,教師可在講授課程前合理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將整堂課的內(nèi)容按照知識點分解成幾個模塊,每個模塊又分成理論講解和實踐操作兩個部分。理論講解部分選取重點難點的內(nèi)容錄制成10分鐘以內(nèi)的視頻資源,預先上傳給學生,要求學生在授課前進行預習。同時根據(jù)學生的預習情況決定課堂講解部分的側重點。例如在講述第2章Servlet技術模型分析請求那一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可按照知識點,預先錄制有關檢索請求參數(shù),檢索客戶端信息,檢索HTTP請求頭等內(nèi)容的講解視頻并要求學生預習。
正式上課時,由教師首先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重復講授預習階段微視頻的內(nèi)容,講授某個知識點的基本理論,重點和難點,以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然后針對這個知識點,結合具體的程序案例放映相關的微課視頻,演示案例程序的執(zhí)行過程和運行效果,通過轉換教學方式,吸引同學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完檢索請求參數(shù)的相關內(nèi)容后,可放映有關用戶登錄程序執(zhí)行過程的微視頻,讓學生對該知識點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接著將教學模式重新調(diào)整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詳細解釋該程序的相關代碼,讓學生針對具體程序對整個知識體系進行全面的了解。隨后,教師可引入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與同學溝通,總結討論程序的關鍵技術和改進方案。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連環(huán)提問的方式引導同學復習程序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尤其在難點處注意進行強調(diào)說明,促進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加強對知識點的掌握。也可以和同學通過互動討論的方式評價該程序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還可以補充哪些功能;可否用另一種方法實現(xiàn)相同的功能;不同的方法各自的特點是什么?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時肯定可取的方案,解釋不可行方案實現(xiàn)不了的原因,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理論知識在實際解決問題中所起的作用,形成民主、平等、開放的課堂氛圍。
5結束語
針對“Web編程與設計”課程的特點,采用微課與傳統(tǒng)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模式能充分發(fā)揮兩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既有助于學生短時間內(nèi)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又可以節(jié)省教師課堂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作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今后,我們將繼續(xù)努力,進一步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沈澤剛, 秦玉平.Java Web編程技術[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
[2] 徐翠風, 郭慶.論微課與傳統(tǒng)教學的有效融合[J].教育教學研究, 2014, 10(1):74-75.
[3] 劉桂花. 微課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 2016(6):122-124.
[4] 楊正群.關于微課的幾點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3, 25(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