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鵬, 吳 鐸
(江蘇省興化市人民醫(yī)院, 江蘇 興化 225700)
新輔助化療對進展期胃癌根治術的影響及臨床療效
陳 鵬, 吳 鐸
(江蘇省興化市人民醫(yī)院, 江蘇 興化 225700)
目的:研究進展期胃癌根治術結合新輔助化療的影響和臨床療效。方法:資料選取2012 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進展期胃癌60例患者予回顧性分析,按治療方案分成兩組,對照組行胃癌根治術治療,觀察組行胃癌根治術結合新輔助化療,對比兩組影響和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根治切除手術率和三年生存率均比對照組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總并發(fā)癥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進展期胃癌根治手術結合新輔助化療效果顯著。
胃 癌; 進展期; 根治術; 新輔助化療; 療 效
本研究對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已選定的進展期胃癌60例患者分別行不同治療方案效果予以回顧性地分析,現(xiàn)將詳細內容作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資料選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進展期胃癌60例患者予以回顧性地分析,按照治療時所用不同治療方案分成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17:13,年齡30~75歲,平均(50.35±2.24)歲,腫瘤分期系統(tǒng)(TNM)Ⅱ期、Ⅲa期與Ⅲb期分別有4例、15例與11例;觀察組男女比例18:12,年齡30~76歲,平均(50.37±2.26)歲,TNMⅡ期、Ⅲa期與Ⅲb期分別有5例、14例與11例;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通過臨床病理、CT、超聲與胃鏡等檢查確診,且均和進展期胃癌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合[1]。
1.3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且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者;②于治療前患者心肺功能手術、化療評估耐受良好者。排除標準:①患嚴重腎、肝功能不全者;②發(fā)生肺、肝、腦部位轉移者;③未采取化放療與未通過抗腫瘤醫(yī)治初始者。
2.1 化療與手術方法:對照組行單純胃癌根治術治療: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和常規(guī)開腹根治手術相同,術中采取氣管插管類全麻方式,行仰臥、右傾與分腿體位,腳低頭高20度-30度,手術醫(yī)師立在患者左側方向,兩名助手立于患者雙腿間和右側,于臍下緣將CO2氣腹建立,12mmHg氣腹壓力,將10mm trocar置入并當作觀察孔,以左肋緣的下腋前線處12mm trocar當作主孔,且將右肋緣下腋前線與鎖骨中線處5mm、10mm處分別當作把持孔與輔操作孔,將把持鉗、超聲刀置入,完成手術。觀察組行胃癌根治術結合新輔助化療:于手術治療前進行兩個周期新輔助化療,化療藥物:氟尿嘧啶(安徽國森藥業(yè)有限公司,H34023446,50mg/片)、鉑類與紫杉醇類,為防止過敏和其它不良反應發(fā)生,服用3mg/次地塞米松(廣東三才石岐制藥有限公司,H44024276,0.75mg/片),2次/d,持續(xù)服用3d,同時行貧血糾正與保肝等治療,然后再行胃癌根治手術治療,方法同對照組。
2.2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手術切除狀況(姑息切除手術、根治切除手術、探查術)、生存率(一年、兩年、三年)及并發(fā)癥(腸梗阻、腹腔感染、吻合口瘺)情況。
2.3 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用SPSS22.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兩組手術切除狀況對比:經(jīng)治療,觀察組姑息切除手術與探查術所占比例均較對照組低,且根治切除手術所占比例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切除狀況對比n(%)
3.2 兩組生存率對比:經(jīng)治療,觀察組三年、兩年、一年的生存率和對照組相比均較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存率對比n(%)
3.3 兩組并發(fā)癥對比:經(jīng)治療,兩組總并發(fā)癥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306),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fā)癥對比n(%)
胃癌為臨床常見消化道腫瘤,具有較高死亡率;近年來,其發(fā)生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加之其特異性臨床體征、癥狀缺乏,增加早期確診難度,易演變?yōu)檫M展期胃癌,主要是指癌組織侵入深達胃壁肌層、漿膜層位置,錯失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且手術后向遠處轉移發(fā)生率與復發(fā)率較高,需積極采取有效治療方法[2]。新輔助化療指于手術前行化療藥物治療,以便達到腫瘤縮小和幫助手術切除腫瘤目的,提高患者生存率。為尋求進展期胃癌臨床有效治療方法,本研究對行單純胃癌根治術治療對照組和行胃癌根治術結合新輔助化療觀察組手術切除方式、生存率和并發(fā)癥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新輔助化療能夠于胃癌根治手術治療前將患者機體腫瘤體積縮小或者加以控制,使胃癌分期降低和將腫瘤與臟器侵犯及鄰近組織范圍縮小,降低機體腫瘤和組織反應水腫,且使術前的微轉移灶腫瘤負荷降低,不僅可爭取根治術的醫(yī)治機會,而且可降低治療難度,使手術前評定為較難切除病灶得到根治切除,有利于疾病根治,提高根治切除手術所占概率[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姑息切除手術與探查術所占比例13.33%與6.67%均較對照組46.67%與23.33%低,且根治切除手術所占比例90.00%較照組43.33%高,表明進展期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手術結合新輔助化療可取得顯著效果,能夠為根治切除手術提供良好環(huán)境,有利于疾病根治,促進患者預后改善。
觀察組于胃癌根治手術治療前行新輔助化療對手術前的微小癌起到控制與滅殺作用,能夠降低手術后復發(fā)腫瘤風險,且可預防腫瘤血供被手術切除后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達到理想根治目的,有效提高患者手術后生存率。紫杉醇具有獨特抗癌藥理與強效抗癌活性及廣譜類抗癌性,鉑類藥物中鉑原子是以DNA為靶點,和其交叉連接,對腫瘤細胞的DNA復制與轉錄過程具有阻斷作用,與其他新輔助化療藥物聯(lián)合化療能夠對術后腫瘤擴散起到有效預防作用,使根治手術后復發(fā)率與轉移率降低,且患者臨床癥狀將取得不同程度地緩解,多數(shù)患者體重和食欲增加,有利于改善其身體狀況,為胃癌根治手術創(chuàng)造優(yōu)異內環(huán)境,從而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改善預后,促進患者手術后生存率提高。通過分析兩組治療后三年生存率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三年、兩年、一年的生存率63. 33%、86.67%、96.67%均比對照組33.33%、40.00%、73. 33%高,表明進展期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手術結合新輔助化療效果滿意,能夠提高患者生存率,顯著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1] 申屠偉慧,黃品同,鄢曹鑫,等.超聲雙重造影與多層螺旋CT對進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診斷價值的比較[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5,24(1):44~49.
[2] 黃林飛,盧玉娟,潘晟,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質金屬蛋白酶-2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與胃癌侵襲性的關系[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4,31(8):1816~1818.
[3] 唐磊,孫應實,李子禹,等.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表觀擴散系數(shù)值與局部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預后的關系[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5,9(3):221~226.
1006-6233(2016)09-1507-03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9.042
江蘇省衛(wèi)生廳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2-FJ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