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 迪
辭舊迎新 智能耳機要來了
文|馬 迪
等了這么久,iPhone7終于發(fā)布了,也一如傳言中所說的取消了3.5mm耳機接口。最初這個小道消息剛出來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iPhone7發(fā)布前,有超過30萬人在一家網站上聯名抗議,媒體批評也不絕于耳。
對于一般廠商來說,放棄使用已經成為行業(yè)標準的成熟技術無異于自尋死路,偏偏蘋果經常這樣做。我們看看這些年來它帶頭淘汰了些什么:軟盤、光驅、手機實體鍵盤、有線網絡接口、標準SIM卡……蘋果“瘋”起來,連自己使用多年的30Pin接口都能毫不猶豫地放棄。這次,終于輪到了3.5mm耳機接口……
3.5mm耳機接口的“前輩”—6.35mm接口據說出現于1878年。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運用此種形式的插頭和插孔已經有一百多年,最早用于老式電話轉接臺。如今6.35mm標準仍然健在,主要用于大尺寸耳機,專業(yè)或發(fā)燒級音頻器材、耳機放大器上。
20世紀50年代起,3.5mm接口隨著小型耳塞、收音機和Walkman隨身聽流行開來,半個多世紀來已經成為毫無爭議的主流標準。尤其是當手機等智能設備完全取代了各種隨身播放器之后,小小的3.5mm耳機插孔更是成為了“標配”—智能手機雖然千差萬別,但耳機接口卻是天下大同,從路邊攤的山寨耳機到成千上萬元的高檔耳機……每個人手上的耳機沒有十來副也有三五副,即使混用也沒太大問題,接口的高度一致為人們帶來了極大方便,但它的缺陷也逐漸顯露出來。
首先是占地方。正如蘋果CEO庫克解釋的:“iPhone7集成了太多的功能,內部的空間也變得寸土寸金,取消了3.5mm接口我們換來了更多功能和更好的無線體驗,這樣沒什么不好。”從工程師的角度看,3.5mm耳機口一直在同攝像頭、處理器芯片以及電池爭奪設備的使用空間。取消耳機接口,可以為已經幾乎逼近極限的手機設計帶來更多的自由。
其次是封閉性差。照蘋果公司硬件工程負責人的說法就是“一個內部充滿了空氣的洞”,體積大行程深,有它在,防水防塵很難做。
其實以上都還只是小事。3.5mm接口最大的缺陷是功能單一,這大概是蘋果放棄它的最主要原因。
蘋果硬件負責人丹·瑞希爾說:“老實說,當出現了更加優(yōu)秀、現代化的耳機連接解決方案后,我們已經很難繼續(xù)對3.5mm接口保持克制。”Lightning接口發(fā)布于2012年9月,全面取代蘋果自身已經使用9年的30Pin接口。隨后,2014年蘋果公布了Lightning接口音頻模塊并提供測試單元,允許第三方耳機廠商開發(fā)使用 Lighting 接口的耳機。那時就有業(yè)內人士預測蘋果肯定會取消3.5mm接口,直到2016年塵埃落定,可見這條路,蘋果走得是相當地步步為營。
以Lightning作為耳機接口的確將帶來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其明顯的優(yōu)勢就在于開放和自由。
要知道,3.5mm接口輸出的是模擬信號(即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這就意味著需要靠手機內置芯片,將數字信號轉為模擬信號,耳機只是個發(fā)聲工具。而Lightning接口輸出的是數字信號,數模轉換過程將在耳機上完成。這就要求耳機也具備數據處理能力,也意味著耳機廠商獲得了更大的自由—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風格進行音頻解碼、調整高頻低頻,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輸出音色,甚至還可以將調節(jié)開關開放給耳機用戶,由用戶自主調節(jié)。如果耳機本身的解碼出色,會有比以往更加優(yōu)質的聲音表現。
另一方面,Lightning也擁有更廣泛的擴展能力。3.5mm耳機電流微弱,幾乎沒有輸出功率,帶不動外接設備,這就限制了諸如降噪耳機的發(fā)展,而Lightning接口則完全沒有供電上的障礙,曾經高高在上的主動降噪功能將變得平民化。如果結合加速計等一系列的傳感器,用耳機追蹤用戶的頭部運動并將數據傳回,Lightning耳機未來將有機會在AR/VR領域實現應用。
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受關注的單一機型,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整個產業(yè)鏈。
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受關注的單一機型,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整個產業(yè)鏈。這次3.5mm接口的取消,實際上是給耳機產業(yè)和使用者帶來了機會。
傳統(tǒng)耳機絕不會這樣“輕易地狗帶”,畢竟我們手上還有許多鐘愛(或者昂貴)的耳機,短時間內,Lightning和USB-C轉接器會成為“剛需”。
長期而言,我相信未來一定是數字的。各大手機廠商一定會像iPhone 7一樣紛紛拋棄3.5mm接口,整體步入數字化音頻的時代。就像蘋果副總裁席勒說的:“在某個時候,我們或許會回想起當時圍繞取消3.5mm耳機接口所產生的爭論,并心想‘這究竟有什么大不了的’。”最令人期待的是,以Lightning接口的雙向數字傳輸、供電、與iOS系統(tǒng)深度整合等為基礎的創(chuàng)新—最終,耳機將不再是簡單的配件,而是發(fā)展為真正的可穿戴設備。
放棄3.5mm接口,換來耳機智能化,這筆買賣劃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