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麗
(黑龍江省綏濱農(nóng)場醫(yī)院,黑龍江 鶴崗 156203)
綜合康復治療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研究
胡秀麗
(黑龍江省綏濱農(nóng)場醫(yī)院,黑龍江 鶴崗 156203)
目的 評價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采取綜合康復治療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96例納入本次研究,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藥物進行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康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療效。結果 在治療總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5.83%,明顯要高于對照組的68.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實施綜合康復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值得采納應用。
綜合康復治療;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
腦卒中是神經(jīng)內科中一種較為常見的腦血管意外疾病,該類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包括頭痛、頭暈、惡心、嘔吐以及意識障礙等。此外,多數(shù)學者表明,大部分腦卒中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礙[1]。因此,在醫(yī)治期間有必要針對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礙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本次將吞咽功能障礙患者96例納入研究,其目的是評價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采取綜合康復治療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96例納入本次研究,均符合我國第4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有關“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的診斷標準,且均經(jīng)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2]。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8例。觀察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41~78歲,平均年齡(42.6±2.3)歲;吞咽障礙嚴重程度:輕度28例、重度12例、重度8例。對照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42.9±2.4)歲;吞咽障礙嚴重程度:輕度29例、重度11例、重度8例。在基本資料上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藥物進行治療,即使用腦蛋白水解物、血塞通、包二磷膽堿等藥物,進行靜脈滴注,1次/d,以此使患者腦循環(huán)得到有效改善。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采取綜合康復療法,治療內容如下:
1.2.1 吞咽訓練的實施
在吞咽訓練過程中,一方面需采取有效方法冷刺激患者的空咽與咽部,即采取冰凍的棉棒對患者的軟腭、舌根以及咽后壁進行輕微刺激,并指導患者做吞咽動作。另一方面,指導患者進行舌肌訓練,首先進行被動牽拉舌向前、左、右進行反復伸展,進一步進行主動用力向前或者兩側伸舌,然后再用力縮舌。此外,需指導患者進行頰肌訓練,最大限度行鼓腮、咬合動作,并進行反復訓練。
1.2.2 發(fā)聲練習
指導患者在軟墊或軟椅上坐,并指導患者把雙手支在墊面或者椅面上,以緩慢的速度推壓,并將呼吸屏住,然后將雙手放開,朝外呼氣,然后將聲音發(fā)出。
1.2.3 攝食訓練指導
在進食過程中,需幫助患者取不容易發(fā)生誤咽的體位,一般取坐位或者頭頸前屈位,從而使食物吞咽得到有效促進。首先可讓患者進食密度均已以及具備黏性,且不易誤咽的食物;倘若需對患者進食果凍或蒸雞蛋羹,有必要逐漸過渡至進食糊狀食物,包括芝麻糊與稠粥等,然后過渡至流質類食物;對于進食的食團,不可偏大,通常一勺為宜;上述攝食訓練3次/d。
1.2.4 低頻電刺激訓練
使用吞咽語言語治療儀,將峰值電壓設置在40~60 V,將頻率設置在60~100 Hz,1~2次/d,時間控制在30 min/d左右;根據(jù)患者喉部運動及耐受情況,對電流強度進行合理調整[3]。
1.2.5 心理治療的實施
對于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通常伴有肢體癱瘓及失語狀況;同時,由于吞咽障礙本身會對患者帶來痛苦,所以患者容易引發(fā)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因此,有必要加強心理治療。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并實施有效心理疏導方法,進一步使患者以健康、積極的態(tài)度配合康復訓練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將療效分為:①顯效:經(jīng)積極治療,患者神經(jīng)功能狀態(tài)表現(xiàn)為良好,吞咽功能明顯恢復,不存在誤吸情況[4];②有效:神經(jīng)功能狀態(tài)有所改善,吞咽功能有所恢復;③無效:神經(jīng)功能狀態(tài)及吞咽功能無恢復,存在明顯的誤吸狀況;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在治療總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5.83%,明顯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n(%)]
吞咽功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合并癥,該合并癥在未能及時有效處理的情況下,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針對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本次重點提到綜合康復治療,包括吞咽訓練的實施、發(fā)聲練習、攝食訓練指導、低頻電刺激訓練以及心理治療的實施,旨在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進一步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有學者經(jīng)研究表明:對患者實施綜合康復治療效果顯著,可縮短住院時間,改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狀態(tài)及吞咽功能障礙,并降低肺炎感染、營養(yǎng)不良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此次得出了與該學者較為相似的研究成果[5]。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實施綜合康復治療的觀察組,在治療總有效率上為95.83%,明顯要比實施常規(guī)治療方法的對照組的68.75%高。由此可得:對于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實施綜合康復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值得采納應用。
[1] 孫 俊,管文娟.卒中單元護理模式對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康復的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3,01(12):27-29.
[2] 秦煒婧,單 濤.針灸及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研究進展[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2,05(09):369-372.
[3] 張愛蓮.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礙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05(12):38-39.
[4] 鄭嬋娟.夏文廣.華 強.張陽普.周元強.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后不同程度吞咽障礙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2,06(11):420-422.
[5] 駱 莉,王淑秀.綜合康復訓練聯(lián)合酸刺激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吞咽功能及營養(yǎng)狀況的改善作用[J].現(xiàn)代醫(yī)學,2014,08(09):895-898.
本文編輯:吳宏艷
R743.3
B
ISSN.2095-6681.2016.16.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