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
1952年7月29日中午,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郊區(qū),伴隨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五星紅旗緩緩升起,參加第15屆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舉行了開團儀式。本屆奧運會7月19日就已開幕,為何中國代表團10天后才匆匆趕到?
芬蘭邀請新中國參加奧運會
1947年6月,芬蘭赫爾辛基獲得第15屆奧運會主辦權。舉國上下馬上行動起來,以赫爾辛基市副市長佛倫凱為主席的組委會開始了精心的籌備。
1951年2月15日,芬蘭首任駐華公使瓦爾萬尼到北京上任,并拜會我國外交部副部長章漢夫。行前他接到國內(nèi)指示:到京后盡快探詢新中國出席芬蘭奧運會的可能性。
由于目的明確,兩人的談話很快便由寒暄轉到了體育:“運動會明年將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不知中國會派代表團參加否?我對這點很感興趣?!?“有關機關還沒有考慮?!?/p>
當時,外交部將芬方的意思轉告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以下簡稱“體總”)。然而,中國有自己的難處。新中國成立伊始,又正值抗美援朝期間,參加奧運會的事很難被提上日程。1952年1月,蘇聯(lián)駐華大使羅申告知中方:蘇聯(lián)將組團參加芬蘭奧運會,建議中國也派選手參加。蘇聯(lián)的意見起了關鍵作用,“體總”開始積極準備參加奧運會事宜。
國際奧委會態(tài)度曖昧
引起我方強烈反彈
不料,3月初,“體總”卻接到了國際奧委會的復電,稱“體總”只能作為新會員入會,而不能取代原有的中華全國體育協(xié)進會,因為“中國奧委會”早已“存在”了。
團中央、外交部、體總的幾位負責人反復商量,認為不能重新入會,必須堅持“體總”是舊體協(xié)改組而來,理應取得原體協(xié)在國際奧委會及各國際單項運動聯(lián)合會中的地位。
6月4日,在沒有奧委會回復的情況下,“體總”主任馮文彬和國際奧委會委員董守義聯(lián)名,電告赫爾辛基奧運會組委會:中國決定派出游泳、籃球、足球運動員參加本屆奧運會。
然而,6月17日,“體總”收到國際奧委會主席艾德斯特隆本人的電報:“任何中國運動員不得參加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運動會。你們的奧林匹克委員會尚未獲承認,去赫爾辛基是徒勞的。”
這項公告引起了強烈的反應。董守義親筆簽名發(fā)電報,電告國際奧委會:“依據(jù)奧林匹克憲章,你們是無權阻止中國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痹诒姸鄧H朋友的支持和聲援下,7月18日晚,北京終于收到了一封發(fā)自赫爾辛基的電報:“根據(jù)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7月17日會議,我們很榮幸邀請中華全國體育總會運動員,參加赫爾辛基第15屆奧林匹克運動會?!?/p>
但國際奧委會同時也邀請臺灣方面的運動員出席。去,還是不去?奧運會還有幾個小時就要開幕了。
此事關系重大,“體總”立即寫報告提交給周總理。7月19日,總理的指示終于傳達下來,批示:要去!
五星紅旗第一次在
奧林匹克會場升起
7月25日凌晨,中國參加第15屆奧運會的體育代表團,從首都西郊機場乘飛機趕赴賽場。
據(jù)時任代表團干事的郝克強回憶:臨行前夕,24日深夜,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接見了代表團領導,特別說明了新中國參加奧運會的意義。他指出:“重要的不在于是否取得獎牌,此去把五星紅旗插到奧運會就是勝利。正式比賽趕不上,可多與芬蘭的運動員進行比賽,積極參加友好活動?!?/p>
當時的交通沒有今天這樣便捷,29日上午11點,在本屆奧運會已進行了10天之后,中國代表團終于到達目的地。所有人心里只惦記著一件事:升旗。足球選手張邦倫和陳成達分別擔任旗手和護旗手。國旗徐徐升起,伴著國歌樂曲聲,代表新中國和五億中國人民的五星紅旗,終于在奧運村上空冉冉升起。
不過,這時比賽已近尾聲,足球、籃球都錯過了參加預賽的時機,只有游泳選手吳傳玉能夠趕上將于30日進行的100米仰泳預賽。
由于旅途勞累,加之當時芬蘭正值北極白夜時節(jié),吳傳玉沒有休息好,雖竭盡全力,游出了1分12秒3的成績,但僅名列小組第五,未能進入決賽(每組取前三名)。然而,這卻是新中國的選手在奧運會歷史上留下的第一個比賽成績。
這次奧運會是新中國參加的第一次奧運會,一路上代表團受到熱烈歡迎和熱情接待,新舊對比,使代表團中在舊中國有著痛苦經(jīng)歷的運動員、體育工作者感觸頗深?;貒螅绑w總”副主席榮高棠代表全團向中央提出加強政府對體育工作的領導,促進高水平競技體育發(fā)展的建議,新中國的體育事業(yè)由此開始了國家規(guī)劃。
1958年8月5日,為強烈抗議國際奧委會分裂中國的做法,中國奧委會斷絕了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直到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經(jīng)全體委員表決,恢復了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合法地位。
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代表團再次出現(xiàn)在奧運賽場,此時距離新中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已過去32年。
(摘自《檔案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