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莎美
中國新一代游客更具有探險精神并渴望體驗異國文化
中國“十一”黃金周結(jié)束之日,也是全世界盤點中國游客戰(zhàn)果之時。
中國國家旅游局近日公布的結(jié)果是,中國游客最新十大出境游目的地為韓國、日本、俄羅斯、泰國、臺灣、澳大利亞、越南、馬來西亞、法國和新加坡。
最近幾年,受益于中國游客最多的國家,非韓國莫屬。
我看到一份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國人在韓國的人均購物金額,是日本游客的6倍、歐美游客的3倍。韓國一家化妝品品牌由于價廉質(zhì)優(yōu),廣受中國人歡迎,其老板因此被中國人強大的購買力推上了韓國富豪榜的前幾位。
一位剛剛從韓國回來的中國同事告訴我,在韓國的機場和熱門商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jīng)相當普及,“跟在上海買東西一樣方便”。
在2016年的榜單上,俄羅斯堪稱“黑馬”,據(jù)說他們“十一”接待的中國游客人數(shù)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這一方面是緣于中國人對“蘇聯(lián)”的特殊情結(jié),另一方面也要歸功于免簽政策帶來的旅行便利。中國朋友還告訴我,G20杭州峰會上普京總統(tǒng)帶來的那箱俄羅斯冰淇淋,也功不可沒。
以前的中國人出境游大熱門泰國則跌出了前三,據(jù)說是因為“十一”前宣布對中國游客增加落地簽證費的原因。但細看數(shù)據(jù),2016年赴泰的中國游客還是增加了不少,只不過是輸給了增長更快的目的地而已。
2015年中國出境游為1.2億人次,境外消費額為1.5萬億元人民幣,是全球出境游人次和消費額的“雙料冠軍”。
一年1.2億人次出境游,相當于歐洲數(shù)個國家的人口傾巢出動。據(jù)說,中國擁有護照的人數(shù)還不到1億。也就是說,中國人的海外旅行和消費力量才開發(fā)了不到十分之一。未來,這股力量對于中國和世界的改變,難以估量。
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出門只為“買買買”的時代已經(jīng)漸漸過去。中國人正進入“全球探險時代”。
一位中國80后年輕朋友告訴我,斐濟、毛里求斯、大溪地、塞舌爾,這些地方在她小時候都是傳說中“西方貴族和富豪”的度假地,“可望而不可即”。現(xiàn)在,隨著免簽政策的推行,這些地方已經(jīng)充滿了像她一樣的中國普通游客。
在“朋友圈攝影大賽”中勝出,也越來越難了。這位朋友說,以前去個美國、歐洲,就足以驚艷朋友圈了。2016年呢,她看來看去,覺得只有復活節(jié)島才讓她特別向往。
如路透社所評論的那樣,對中國的免簽政策甚至給摩洛哥、湯加、突尼斯等小眾目的地帶去了大量人流,假日期間中國游客同比增長400%,“中國新一代游客更具有探險精神并渴望體驗異國文化,不像上一代人那樣墨守成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