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林
[摘要]目的:探究羅浮山百草油對胃痛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副作用的觀察。方法:隨機選取80名胃痛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止痛藥物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以羅浮山百草油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胃痛癥狀的緩解時間以及面紅、口干等副作用。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療效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優(yōu)勢(P<0.05),且觀察組未見任何副作用,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羅浮山百草油對胃痛患者的療效確切,沒有明顯毒副作用。
[關鍵詞]羅浮山百草油;胃痛;療效
胃痛,又被稱為胃脘痛,其基本病理為脾胃納運升降失常、氣血瘀阻不暢,即所謂的“不通則痛”。治療以理氣、和胃、止痛為主,使其氣血調暢,納運復常,從而達到“通則不痛”的療效。筆者兩年來,采用廣東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羅浮山百草油緩解胃痛,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胃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18-67歲,平均年齡(40.1±4.8)歲,病程6個月12年,平均病程(4.5±0.9)年;觀察組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19-64歲,平均年齡(41.5±5.2)歲,病程7個月13年,平均病程(5.1±03)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礎臨床資料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嗎丁啉加快腸胃蠕動、顛茄合劑解除痙攣和其他的止痛藥進行治療。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以羅浮山百草油治療:把羅浮山百草油滴4~5滴于肚臍的部位,再貼上膠布,并在胃疼不適處涂抹羅浮山百草油,輕輕撫摸至發(fā)熱,再用熱水袋熱敷即可。每間隔15分鐘操作一次,如此反復操作2-3次。
1.3 觀察指標
1.3.1 療效判定標準
①治愈: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或者完全消失;②顯效:胃痛緩解,癥狀明顯好轉;③無效: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以及需要使用其他止痛藥進行治療。
1.3.2 不良反應癥狀
①皮膚出現(xiàn)濕疹或灼傷;②新出現(xiàn)呃逆、暖氣、腹脹、便秘、腹瀉等,以及原有上述癥狀加重;⑧出現(xiàn)面紅、口干、心動過速以及小便不出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A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問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分析,P<0.05為顯著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以羅浮山百草油治療后,有27例臨床治愈,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5%(31/40),兩組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l。
2.2 兩組患者毒副作用對比
在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未見任何明顯毒副作用,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口干、面紅或心動過速等癥狀17例,小便不出癥狀5例。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胃痛,多由憂思郁怒,肝木橫逆犯胃或飲食勞疲,損傷脾胃之氣所致,是以上腹胃脘部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病癥。多有反復發(fā)作病史,發(fā)病前多有明顯的發(fā)病誘因,如天氣變化、惱怒、勞累、饑餓、暴飲暴食等。中醫(yī)治療此病,多采取審癥求因、辨證論治的方法,臨床癥狀改變頗為顯著,不容小覷。中醫(yī)認為胃痛大多是由于過量食用生冷或膏粱厚味、脾胃虛弱、憂思氣郁等長期傷害脾胃所引起的。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口淡喜溫、胃隱痛,常伴有噯氣呃逆、泛吐清水、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神倦乏力等系列癥狀。本研究在傳統(tǒng)止痛藥基礎上突出羅浮山百草油治療的優(yōu)勢,通過實驗證明該驗方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且治療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羅浮山百草油屬于純中藥制劑,由79味原材料經過72道工序制作而成,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方最長、制作工序最多的中藥產品。方中八角茴香油辛、溫,歸肝、腎、脾、胃經,擅長溫陽散寒、理氣和胃止痛;木香辛、苦,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胃消食的功效;砂仁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調中,和胃醒脾的作用;兩面針、雞骨香、畢澄茄均具有理氣止痛。諸藥合用,共奏理氣止痛、和胃醒脾的之功,能快速有效緩解胃痛。
綜上所述,運用羅浮山百草油緩解胃痛與傳統(tǒng)止痛藥相比療效顯著,且無明顯毒副作用,值得臨床大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