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艷香
【摘要】小學班主任是小學教學、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扮演著多重角色,需要確保學校課程任務順利完成,高效管理整個班級,促進是學生學習、身心全面發(fā)展。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已被提出新的要求,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管理水平。為此,在日常教學工作開展中,班主任要綜合分析各種主客觀影響因素,通過不同途徑,采取適宜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藝術,提高自身管理整體水平。
【關鍵詞】班主任 管理 方法 藝術
就班主任而言,扮演著小學班級的管理者、活動組織者,也扮演著小學生思想素質的啟蒙者。同時,一個班級有著怎樣的精神風貌、學習風氣、行為習慣等,和班主任有著莫大的關系。就班主任而言,必須具備必要的職業(yè)素養(yǎng),要有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要把教學事業(yè)作為自身終身為之奮斗的事業(yè),還要具備專業(yè)化的組織管理學生的能力、藝術,具備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多關心班級中每位學生的生命發(fā)展、生命力量,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新的教育,促使他們最大限度展現(xiàn)自身個性與才能,感受到獲取成功的喜悅。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
一、選拔、培養(yǎng)合格的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級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好幫手。為此,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全方位分析班級學生各方面特點,選拔出優(yōu)秀的班干部,要全面深入調(diào)查了解,考察實際情況,要選拔出具有較高組織管理能力,能夠團結同學、關心集體好、樂于服務的學生來擔任班干部。在選出之后,班主任還要積極引導,用心指導,以班干部各自的特點為媒介,合理分工,明確他們自身的職責,避免權和責混淆,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和班主任共同管理好班集體。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不具備豐富生活經(jīng)驗,具備的能力也比較有限,遇到問題不喜歡開動腦筋獨立解決,總喜歡問教師。針對這方面,班主任要多鼓勵、多引導他們積極鍛煉自己,要樹立信心,大膽做好相關工作,還要具備較強的責任心,不斷培養(yǎng)自身的班級榮譽感,培養(yǎng)自己獨立、自主的個性,遇到問題要多思考、多利用自身的力量去解決,不要一味地依賴班主任。此外,班主任還要不斷強化班干部的榜樣意識,要樹立他們在全班同學中的威信,班干部自身也要到起到表率作用,要管好自己、班內(nèi)同學,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團結班上的每位同學,認真做好班級工作維護好班集體的榮譽。
二、樹立良好的班風,制定合理化的規(guī)章制度
在小學生心中,班主任有著較高的地位和威望,對班主任的話總是言聽計從。班主任必須做到以身作則,注意言談舉止,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為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好鋪墊,提高自身的影響力、說服力,做好表率作用,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榜樣。在此基礎上,班主任要定期對學生進行德育行為規(guī)范教育,不斷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使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班主任要多觀察班級中每位學生,一旦發(fā)現(xiàn)他們有不良的思想、行為,要采用適宜的方法,進行必要的批評教育,要讓班級學生兩兩一組,相互監(jiān)督、提醒,共同成長和進步。在此過程中,班主任要定期召開主題班會,組織學生相互討論,選取學生熟悉的素材,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扮演好組織者、參與者等角色,不斷增加師生、生生互動,增進彼此間的友誼,更好地了解班級中每位學生,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平等對待班級中每位學生,要多引導他們互幫互助,學會關心他人,學會理解、尊重別人,不要以自我為中心,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會客觀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種社會現(xiàn)象。班主任可以讓班級學生寫日記,記錄生活、學習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并以此進行自我反思,開展自我批評,明確努力的方向,促使班集體形成正確的輿論,具備良好的班風。
此外,班主任還要根據(jù)班級學生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制定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制度,要具備必要的嚴格性,也有要有人情味。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班級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觀點,一旦管理制度形成,每位學生都必須嚴格遵守,人人平等,設置合理化的獎勵機制,盡可能少采用懲治手段,要多寬容、理解學生,允許他們犯錯,但要及時進行正確地引導,不要一味地指責、懲罰學生,避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借助班級管理制度,注重管理的藝術,針對學生不同特點,采用適宜的管理方法,充分挖掘學生各方面潛能,不斷培養(yǎng)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促使班級中每位學生都能有所進步。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是最敏感的時期,班主任必須注重管理手段的藝術性,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不能再采用滿堂灌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開展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引導他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開展“學習紅軍長征精神,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主題活動,班主任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播放相關的視頻,還可以讓班級學生說說自己對此的看法,使其受感染,逐漸改掉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認真學習,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有著堅定的信念。此外,好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尤其是新鮮事物。如果長時間讓他們學習,會失去對學習的熱情,逐漸產(chǎn)生厭學情緒。為此,班主任要從不同角度入手,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積極引導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多關注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否被激發(fā),優(yōu)化教學方法,使其多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班級管理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組成要素,是確保各項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一個好的班集體能夠凝聚班級中所有學生的力量,促使他們團結一心,具備較強的競爭意識、集體榮譽感,形成良好的班風,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扮演好自身的多重角色,要熱愛教學事業(yè),多關心班級學生,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管理藝術,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紅.淺議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藝術[J].學周刊,2013,36:108.
[2]吐尼沙罕·熱西提.探究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赤子(中旬),2014,04:277.
[3]李艷梅.小學班主任管理方法管窺[J].學周刊,2013,23:8-9.
[4]馮麗娟.專業(yè)化角度探索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3,S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