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兵
摘 要:教師演示實驗在化學課堂教學中作用重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地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是化學學科教學要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演示實驗;趣味性;生活化;角色轉(zhuǎn)換
我國著名化學家戴安邦先生曾經(jīng)說過:“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進行知識創(chuàng)新的重要手段,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態(tài)度,提高學生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演示實驗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在日常教學中結(jié)合學生特點,對部分課本上的演示實驗作了改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適當增加趣味演示實驗,吸引學生的眼球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它是有目的地使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在特定條件下再現(xiàn),能簡單、明了地突出主要因素,給人以直觀、生動的感受。而適當增加演示實驗的趣味性,能更好地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驅(qū)使他們積極思考,探究其中的奧妙。
例如,把“鐵和硫酸銅反應”的演示實驗改進成“刺刀見紅”的趣味實驗。實驗中把鐵釘換成小刀,用紙把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包裹起來,讓學生看不見,制造一種神秘感。然后把銀光閃閃的小刀在燒杯中攪動幾十秒鐘后取出來,當學生觀察到小刀變紅的現(xiàn)象時發(fā)出一陣歡呼聲,進而對變紅的原因充滿了好奇,更好地進行課堂學習。
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化學課的學習,心態(tài)往往是矛盾的,既充滿了好奇,又多少有些畏難情緒。而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很可能就源自于一個實驗現(xiàn)象、一個教學片斷、一個課堂細節(jié),適當增加演示實驗的趣味性,可以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引導他們更好地學習化學。
二、改進演示實驗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內(nèi)心
課堂演示實驗過程中,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規(guī)范、分析表達準確簡練的同時,對某些演示實驗進行生活化的改進,使其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拉近化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例如,在進“行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演示實驗時,可作如下改進,取一瓶可樂,倒出一半分給幾個同學品嘗,然后將剩下的半瓶塞上帶導管的橡皮塞,搖晃汽水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來進行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的相關實驗。這樣可以更好地貼近學生生活,增加學生對演示實驗的關注度,加深學生對二氧化碳相關性質(zhì)的印象。同時,也自然地引出科學探究的問題,如何證明汽水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確是二氧化碳,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又如,在進行“水的凈化”演示實驗的時候,請學生從附近池塘取水,作為實驗用水,然后對水樣進行沉淀、過濾、吸附、消毒等凈化流程。由于是學生自己準備的水樣,他們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得特別認真,在一步一步的凈化流程中,看到水樣一點一點變得潔凈。通過實驗,他們既加深了對水的凈化方法的理解,又認識到保護身邊水資源的重要性。
建構(gòu)主義教學觀認為:“學習者不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而是知識的主動建構(gòu)者。而建構(gòu)過程總是在一定的社會情境中,通過新舊經(jīng)驗的相互作用實現(xiàn)的?!痹谘菔緦嶒炛凶⒅貜膶W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把一些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zhì)或者喜聞樂見的事件引入演示實驗中來,顯然能更好地縮短學生與化學學科的距離,體現(xiàn)化學為生活的本質(zhì),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
三、演示實驗角色互換,鍛煉學生的雙手
通常的演示實驗是教師做示范操作的,當教師演示實驗成為課堂常態(tài),學生的參與熱情不高,就會影響實驗效果。面對這種狀況,可將某些演示實驗,采用讓學生操作,教師輔助的方式進行。
如,在“水的凈化”一課中,學生在“一貼二低三靠”操作要領的提示下略顯笨拙地進行實驗操作,當他滿頭大汗地將渾濁的污水凈化成澄清透明的水后,興奮得面龐通紅。而下面的同學也沒閑著,他們一邊認真地觀察著實驗過程,一邊指指點點,小聲交流,指出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實驗結(jié)束后,在充分肯定了參與演示實驗的同學的同時,引導學生把剛才發(fā)現(xiàn)的不足也列舉出來,熱烈地討論后,歸納出該實驗的操作要點,取得了滿意的學習效果。
現(xiàn)在的初中生,自我意識強,他們更愿意課堂成為他們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而且,當他們中的一員參與到實驗中時,下面的學生就能更加平等地對參加演示學生的實驗中的得失進行評價,既能很好地提升課堂的參與度,又能及時發(fā)現(xiàn)實驗中存在的問題,當然課堂效果會更好。
化學演示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搞好課堂演示實驗,直接關系到化學教學效果的好壞和學習效率的高低。如何采用更加多元的方式,盡可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zhì),是我們化學教師的職責所在。
參考文獻:
[1]戴安邦.全面的化學教育和實驗室教學[J].大學化學,1989(1).
[2]郭卓群.初中化學教學參考書[M].福建:人民出版社,1957.
[3]袁哲誠.中國初中生物理化學實驗大全[M1].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
[4]胡美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下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