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猛
【摘要】培養(yǎng)閱讀與鑒賞教學能力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讓學生能獲得豐富的人生和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就得愛好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和善于鑒賞的習慣。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鑒賞能力,才能提高語文的學習效率。
【關(guān)鍵詞】閱讀能力;鑒賞水平
英國哲學家培根有這樣一句幾乎眾所周知的名言,“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張才”。它把書對人的影響力,對人的心靈的塑造說得形象而深刻。讀書能使人目視萬里,通曉古今;讀書能使人曉事明理,化解面臨的各種矛盾和焦慮;讀書能使人接過前人之棒,讀書能讓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從某個角度上講,書籍與人生可以說是同一概念,要想讓學生能獲得豐富的人生和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就得愛好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和善于鑒賞的習慣。
培養(yǎng)閱讀與鑒賞教學能力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的語文教學工作,使筆者深深地感受到課外閱讀是學生得分的關(guān)鍵,課外閱讀題做得好不好,直接影響著學生分數(shù)的高低。我們常??吹揭恍W生整天寫呀,做呀,學習非常刻苦非常認真,可最終的考試成績卻與之付出大相徑庭,學生灰心、嘆氣,老師著急,頭痛!那么,怎樣才能啃動這塊“硬骨頭”呢?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鑒賞能力,才能提高語文的學習效率。下面筆者就中學語文閱讀與鑒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與鑒賞水平,談?wù)勛约簬c粗淺的認識。
一、創(chuàng)造閱讀條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水平與鑒賞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我們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學問家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讀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閱讀的效率。所以,我們語文老師要先轉(zhuǎn)變學生的閱讀觀念,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規(guī)劃好學生的課內(nèi)學習,也要規(guī)劃好學生課外學習,布置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的任務(wù),并做好家長和學校的工作。加強家校的聯(lián)系,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好的閱讀環(huán)境。杜甫有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意思是說知識要廣泛涉獵,努力拓寬閱讀面,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學到的一點點東西是絕對不夠的。因此,我在學校專門為學生訂閱了一些專業(yè)性強、閱讀品味高,能切實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書籍和刊物,比如《語文報》、《青年博覽》、《散文選刊》、《意林》等等。同時,我每周也利用課時開展課外閱讀訓練,讓學生多看多積累,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感化和熏陶,讓學生徜徉于語文的世界中,放開眼界進行閱讀,遨游于語文的天地里,真正實現(xiàn)閱讀鑒賞教學在我們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取向。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學生對課外文章閱讀興趣不濃,閱讀題得分低,與教師教學方法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我們教師出于種種原因,重視比較多的是基礎(chǔ)知識、文言文與寫作的教學。而往往忽略了閱讀和鑒賞教學,即使講了學生也不一定馬上提高鑒賞能力,就越發(fā)輕視,造成嚴重的后果,學生也越發(fā)討厭,害怕和恐懼閱讀題的出現(xiàn),特別是越長的文章,有些學生深感頭痛,根本就沒有讀懂文章便開始答題,憑借印象答題,結(jié)果可想而知。因而,我們教師必須重視閱讀教學,教學中改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梁啟超認為:“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chǔ)?!彼?,要寫好作文,先要教會學生閱讀,我們可以將閱讀和寫作結(jié)合起來教學,也可以選擇一些同類或不同類的文章,讓學生作比較閱讀,從內(nèi)容、形式、語言或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上進行揣摩和鑒賞,給學生熏陶和啟迪,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一本摘抄本,摘抄精美文句,寫好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靈活運用“范讀──精讀──研讀”,由淺入深、由易而難的循序漸進的閱讀過程,先從對文章整體的“感知”,發(fā)展到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進而“運用”已掌握的信息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
三、傳授解題技巧,增強閱讀與鑒賞的自信
考試中課外閱讀分值占有很大的比重,課外閱讀難度大,失分率高,嚴重打擊學生們學習和閱讀的自信心,因此,向?qū)W生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傳授一些考卷中的解題技巧是有必要的,筆者略談幾種。一是縱觀全文,先理清文章的思路。一篇文章到手中,我們不要急著去做題,在進入題目之前,先讀兩遍文章。第一遍速讀,快速瀏覽,攝取各大概意思,建立對文章整體認識和初步感知,第二遍精讀,仔仔細細讀每句話,感悟一些重要句子,對文章的主旨產(chǎn)生一定的認識。然后找出關(guān)鍵的語句,歸納文章主旨。畫出文章中起過渡,連接作用的詞語、句子,畫出各段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這些詞句往往就是回答問題時需要重點研讀的,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三是認真審題,找到答題的訣竅。課外閱讀的審題,要仔細分析題干,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干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guān)的個中信息。命題者為了讓考生不至于茫然無緒,往往在題干中提示答題內(nèi)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在某段某句中,我們可根據(jù)提示,鎖定答題區(qū)間,準確抓住關(guān)鍵詞語,準確把握答案的相關(guān)信息。四是準確篩選、表述答案。問什么,就答什么,答題要完整、充分、準確、有條理。寫字要工整、清晰,讓人一目了然。總之,做到了這幾點的話,課外閱讀的鑒賞水平和學習能力能有所提高,成績的提高增強了學生閱讀與鑒賞的自信心。
四、加強文學名著閱讀訓練,讓閱讀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初中必讀文學名著篇目外,每周的閱覽課我都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自己喜歡的篇目,充分調(diào)動他們閱讀的主動性,創(chuàng)設(shè)生動活潑的閱讀氣氛,教給他們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鑒賞能力。課堂教學時引領(lǐng)他們搖頭晃腦,神游四海,細嚼慢咽地品味原文,陶醉在中華民族燦爛的五千年文化精髓當中,與作者心靈會通,穿越時空,感受作者經(jīng)歷過的一切一切……紛至沓來,映入眼簾,揮之不去,在頭腦中繪出一副副多姿多彩的畫面,讓閱讀插上想象的翅膀,引領(lǐng)學生遨游在語文的神幻世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