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 丁雪 石馨成
【摘要】近年來,足球運動在中國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在高校也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提高學生運動技能,使學生學會掌握一項體育鍛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以后的體育鍛煉打基礎,陶冶學生情操和意志,為校j系、班培養(yǎng)足球運動骨干。因此,我們對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的組織與教學應有一個新的認識。
【關鍵詞】大學體育足球;教學方法
著名足球教練紹恩曾說過“足球運動最重要的決定性部分是技術”,高校學生多屬于足球初學者或低水平運動員,他們技術水平較低,運用技術能力較弱。怎樣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技術又是最為重要的。通過教師對技戰(zhàn)術等反復教學,使學生對足球技術有了理性和感性的認識,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方法按照體育教學方法的外部形態(tài)(信息傳遞途徑)和這種形態(tài)下的學生認知活動對體育教學方法進行分類,我們可以把中國學校體育教學中比較常用的體育教學方法分為:(1)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講解法、問答法、討論法);(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示范法、演示法、保護與幫助法);(3)以身體練習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4)以比賽活動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游戲法、比賽法、情景法);(5)以探究性活動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法、問題探究法、小群體學習法)。針對學生的特點,加強技術教學的研究高校學生足球運動基礎較差,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上要抓難點重點,推行新教法。以踢球動作為例,踢球動作是由+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學生不易掌握的可列為教學重點。以足球技術中較常見的腳背外側運球教學為例,教學分以下幾步:(1)動作講解;(2)教學方法;(3)易犯錯誤;(4)糾正方法;(5)練習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足球有較高的興趣,才能調動學生訓練的積極性。相反,則會讓學生的訓練情緒不集中、缺乏主動性等,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訓練效果。因此,在實施球感訓練時,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應懂得如何去贊美學生、表揚學生,要盡量避免對學生的批評教育,無論學生訓練成果怎樣都要給予一定的肯定,如果訓練中存在不足的話,在肯定之后再提出相應的建議,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訓練信心,同時也能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其次,合理運用訓練球感的方法。傳統(tǒng)足球訓練中,由于學生過度專注足球的動向,缺乏與自身的結合,不利于提升球技。因此,教師應多指導學生用正眼、眼睛的余光、手、腳等相互進行配合,將球的運行狀態(tài)與自身結合,不僅要隨時掌握球的動態(tài)情況,同時要對身體運動器官的支配性進行全面了解,以實現(xiàn)與球的運行一致,從而有效提高球感和足球技術水平。
二、加強運動器官敏銳性的訓練
腳是足球訓練的根本,要想提升學生運動器官的敏銳性,應該從腳開始。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學生采取多樣化的練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腳的敏銳性。很多高職高專體育足球課程教學中,過度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卻忽視了腳的敏銳性訓練,在實際的學生足球比賽中,正是由于學生腳部的敏銳性不高,而導致丟球、失誤等現(xiàn)象。因此,在進行運動器官敏銳性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能及時作出反應,這樣在實際的比賽中,學生也可以在不同情況下對球的運行狀態(tài)做出相應靈敏性的動作,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球感。
三、培養(yǎng)學生對足球訓練的積極情緒
如果學生在足球訓練的過程中存在消極情緒的話,訓練就會變得消極,不利于學生足球球感的提高。因此,在球感訓練方法實施的過程中,應重視學生訓練積極情緒的培養(yǎng)。要想讓學生在足球訓練中有著較好的積極性,就必須要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因此,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足球的熱情,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能夠建立積極的情緒。教師可以利用世界杯足球比賽激發(fā)學生對足球的熱衷,提高學生對足球球感訓練的積極性。另外,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極為迅速,對學生進行球感訓練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利用一些足球明星的鍛煉事跡、觀看足球比賽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對足球的熱愛,學生處在亢奮狀態(tài)下進行球感的練習,訓練效果事半功倍,對提升球感訓練效果也有著很大的作用。普通高校的足球課教學目標應在于對大學生足球能力、鍛煉習慣與方法、終身足球意識的培養(yǎng),而不僅是足球技術、技能的掌握。這就要求把足球課教學盡快從單純的競技式教學向素質教育、人文教育轉變,要更加注重讓學生學會鍛煉、學會評價、學會調整自我健身能力以及對學生進行足球鍛煉習慣和終身足球意識的培養(yǎng)。
四、構建人性化、合理化足球課考評體系
應革新目前以足球技術、學習效果為主的考評體系,建立符合《綱要》精神的人性化的高校足球課考評體系,使考核結果既能反映學生足球課學習效果,又能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tài)度,還能反映學生的個體差異,即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根據(jù)《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要求,學校體育要為學生打好終身教育的基礎,足球技術教學法并不是主張完全以技術為本,而是要求教師通過技術的理論與實踐的講授,促進大學生體育運動觀念生活化,將足球培養(yǎng)成自己終身體育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羅達勇, 汪海燕.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現(xiàn)狀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3(03).
[2] 李敏卿. 體育教學俱樂部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 體育學刊, 2003(05).
[3] 毛振明. 體育教學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37.
[4] 蘭 政, 祁 麗. 對中小學校創(chuàng)建足球俱樂部的初步研究[J]. 體育科技, 2006(03).